关灯
护眼
字体:

奸臣每天都想弄死我/权臣每日发疯一问:夫人想死吗(204)

作者: 千苒君笑 阅读记录

不然的话,凶手难不成不用脚走路吗?

后来皇帝又审问看守寝院的宫人,宫人回话说,常贵妃经常以寻死觅活相要挟想要见皇上。

如此看来,种种迹象表明,常贵妃还当真是自己畏罪撞柱而亡。

这事跟陆杳沾不了边,何况她今晚和苏槐在一起,皇帝又弄清楚了她和苏槐之间的那点事,她今晚没在暖阁的嫌疑就算解除了。

皇帝沉吟着,吩咐身边的太监道:“常氏畏罪自尽,撞柱而亡,将此案移交到大理寺,让大理寺的人过来处理。”

太监应下,随即连夜就要去往大理寺官员府上传旨意。

长公主道:“皇兄,常贵妃虽然犯下大错,可事关人命,究竟是畏罪自尽还是人为,还是应仔细调查。”

皇帝看长公主一眼,道:“这事自有大理寺调查,宸华,你是不相信大理寺的能力吗?”

长公主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凭以往常贵妃的性子,她应该不会不顾后果而畏罪自尽才是。”

皇帝有些愠怒,道:“常氏淫乱后宫,罪不可恕,她犯下这等丑事天下皆知,朕没处置她,她还有何颜面苟活于世?大理寺办案自有大理寺的章程,你觉得她应该不会,就非得要捏造出个杀人凶手吗?”

长公主容色变了变,忙垂首道:“臣妹不敢。”

皇帝道:“常氏一案关系朝廷,你身为宫中公主,这不是你能置喙的事情。”

长公主道:“是臣妹失言。”

今晚这事不可能这么蹊跷,她的直觉与那侍女脱不了干系,她一心想着找出凶手,却忽略了在皇帝的立场上想这件事。

常贵妃犯了皇帝忌讳,就连淫乱后宫这种罪名都给她安下了,皇帝却只是把她禁足起来,并未进一步处置,还是因为忌惮南淮那边的情况。

现在常贵妃死了,畏罪自尽和受人谋害同样是死,但两种结果却大不相同。

皇帝没让她死,她畏罪自尽那便也是罪,远在南淮的常将军痛失亲妹不说还得请罪;可她若是受人谋害,常将军便有话说了,定还会向皇帝施加压力。

所以不管常贵妃怎么死的,顺理成章说成是畏罪自尽,皇帝便既占了理又除去了眼中钉,还能借机打压常家一番,何不乐见其成。

皇帝声色微冷道:“夜色已深,你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

长公主道:“臣妹告退。”

说着便微微福礼,转身欲退出偏殿。

皇帝看向苏槐和陆杳,适时却又问道:“苏卿,这侍女你打算如何处置?”

第284章 生了嫌隙

长公主背着身子,面上晦然,她知道皇帝是故意问给她听的,她索性就定了定脚步听上一听,回头看向苏槐和陆杳时,神色已恢复如常。

苏槐道:“既是臣未婚妻,臣也不能违背父辈的意思,将她赶到大街上,那就只好先带她回府。”

听他那语气,完全像是陆杳死皮赖脸地缠上了他一般,而他只是迫于无奈才收留她。

陆杳虽然也嫌弃他这副很嫌弃她的样子,但觉得这样总比像最开始他表现得对她情深义重转眼却拿她挡刀要好。

他要是表现得越情深,仇家说不定就越恨屋及乌;他越嫌弃厌恶,仇家才不会盯上她。

现在要跟他回府,回府也是两看两相厌。

但事情都到这一步了,陆杳也只能赶鸭子上架。

陆杳不由得想,先前在小径那边,这狗男人耽误她回暖阁,使得她只能跟紧他才好洗脱嫌疑,现在回想起来,她都怀疑他是不是故意的。

他定然是觉得与其让她留在宫里,不如放她在眼皮子底下更稳妥。

这样她做什么小动作,就都瞒不过他。

反正不管她想做什么,狗男人就是不想让她如愿就是了。

现在她要么跟这狗相死磕到底,你不让我如愿我也不让你好过,最后谁也讨不着好;要么就改变策略,心平气和做交易,互惠互利。

皇帝半玩笑半认真地道:“苏卿你要是不带她回府,朕就要留她在宫里时时为朕弹琴了。朕这皇宫,也算个能遮风避雨的地方吧。”

陆杳赶紧道:“民女即便随相爷回府,只要皇上宣召,民女也定当第一时间来为皇上分忧解乏。”

长公主回过头去,一言不发大步离开了。

长公主回到鎏莹宫后,虽然没发作,但她身边亲近的宫人见着主子形容,全都噤若寒蝉,无一敢吭声。

今日长公主在皇帝面前受了气,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斥责于她,让长公主下不来台,长公主心情怎么能好。

而且不光是今晚,聪明点的人都看得出来,是这一段时间以来,皇帝与长公主的关系就已经不如从前。

想以往,皇帝赐长公主封号“宸华”,光这一“宸”字,便是极尊贵的封号了,可见皇帝对长公主的看重。

可最近接二连三,宫里头发生了太多事,明显皇帝和长公主生了嫌隙。

长公主回来以后,当即去了书房。

她身边的老奴随侍在侧,长公主坐在书桌前铺开信笺,老奴便自主地上前研墨。

见长公主面色异常难看,老奴劝道:“长公主息怒,皇上想必也是在气头上。”

今晚得知常喜宫的事以后,长公主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便是想抓住那纵火杀害常贵妃的凶手,可怎料,最后苏相袒护,皇帝也睁只眼闭只眼。

她就不信,他苏槐当真以为今晚的事只是一场意外。

有他作保,皇帝便不予追究,一个嫌犯就在众人眼皮子底下好好的,却还口口声声说是他的未婚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