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了村口,李东便大喊了一声,“安静!陆先生来了!”
一听陆萌萌大名,喧闹的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陆萌萌一看,也是头皮发麻。
我滴个天爷,她这步子是不是迈大了?这得多少人啊?怕起码有上千人了吧?
她忙让人讲祝萱、孙栋等人都喊了过来,又让人搬来桌椅,拿来纸笔后,将一群“知识分子”拉到一边,小声嘀咕了几句后,坐到桌前,喊道:“诸位乡邻,稍安勿躁,小李村搬不走,不会跑了,莫急。来,诸位乡邻,你们按家族分几个队伍,我一个个给你们登记下。”
“那姑娘!”
有人忍不住问道:“我们这多人,您都要吗?”
陆萌萌笑了起来,“自也是要选一选的。不过诸位乡民放心,我们尽量会多选些人。你们有手艺的就先站前面,我们优选要有手艺的人。”
大家听这样安排也没意见。有本事的人自然要先上,这很公平。
孙栋拿着笔,也是有点恍惚。
他考了一辈子的功名,想了一辈子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成想,这梦想竟在边疆一个小小村里实现了。
他看了看陆萌萌,忍不住笑了下。
他这也算当上了老父母官的文书?
摇了摇头,感叹了下命运的戏弄后,他便按陆萌萌的吩咐,问道:“姓名?年龄?哪个村的?有何特长?愿意不愿意认字学本事?愿意不愿意遵守小李村干活规矩?”
乡民们听着这提问也是迷糊。
咋干个活像跟官府盘查似的,要问这多问题?
不过想想,给人干活,守别人规矩也正常,便连连点头,“守,守,只要不是杀人放火,你们小李村让我们干啥就干啥。”
“好。”
孙栋从陆萌萌那儿接过泥印,“这是一份雇佣文书,在这里画个圈再按个手印吧。”
“啥?还要按手印?!”
第59章 第 59 章
“既是做工, 自是要签个雇佣文书的。”
面对乡民们的疑问,陆萌萌解释道:“一天几顿饭,给多少工钱, 这些都要写进文书里。若是我将来赖账, 你们也好拿着文书去官府讨个说法。”
“那哪能啊?”
立刻就有乡民喊道:“陆姑娘, 我们信你,不必搞个签字画押。都乡里乡亲的,哪可能骗我们?”
“老祖宗早把话说那了, 无规矩不成方圆。”
陆萌萌道:“不管是我雇你们, 还是你们给我们做工, 规矩还是先摆好了再说。”
下面一阵议论,但想想人家说的也有道理。人心隔肚皮, 还是做个文书好。
见大家无异议,陆萌萌便当着他们的面起草了一份雇佣合同书, 并细细将各种福利、做工要求讲给乡民们听。
乡民听了务工福利后,心头更火|热了。
按照文书规定, 如果大家跟着陆先生学了本事, 能通过考核, 工钱还能加。
陆先生把这个称作“技工证”。
一到八级,每增加一级,便能加工钱, 逢年过节还有奖励。
最高的八级,最少能拿十二两银子,这还了得?!
而且不分男女,只要通过考试的, 都是一个待遇。
这下好了,大家心思更活跃了。本来昨天还有不少人听到女人跟他们男人拿一样的工钱还有些不舒服, 这会儿却是在盘算着是不是让老婆,女儿都来跟着陆先生学本事了。
而一些本就有手艺的人心思更是活泛。
这改良技术、发明创造起步十两,最多能拿到二百两。自己要是搞个什么发明出来,那岂不是就生发了?
二百两啊!那能去西戍城买好两套房子了!
好家伙,就这条件,别说守规矩了,以后陆先生喊他们往东,他们都不会往西去!
老祖宗保佑,一定要让我们被选上啊。
村里识文断字的人多了,虽然面试乡民有上千人,但真登记起来倒也快。
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将所有人的信息都登记好后,陆萌萌让他们回去等通知,若通过,会让他们再过来,在正式的文书上签字画押。
等人走后,陆萌萌便寻来粘土,用粘土和铁粉捏了几块板后,便在上面进行雕刻。
这种文书用油印手推机是不行的。油印印刷最大的弊病就是油墨会花,这缺点导致了它只能用来印些考卷或不那么正式的东西。
像雇佣合同这种东西最好还是用雕版印刷。当然,要她正儿八经地去弄雕版也不可能,所以思来想去的,还是打算用粘土和铁粉。
之前上山炼铁时,她还剩下一些边角料,这种边角料要比铁矿好粉碎。放在小石磨盘里多弄几次,多筛几次,得到铁粉后和粘土混合,再打个框,将粘土放进去进行整形,刻字,最后放火里稍硬就行了。
油墨用的是古代印刷油墨,让李东去镇上买了些纸后,带着全村人,花了一个白天的时间把文书都印好,这才开始细细审核各乡村民的信息。
在此期间,田坤还带着人去偷偷踩点调查,一些明显行为不端的人得先剔除掉。
许是这些乡民也在意自家祖宗脸面,这些带来报名的人在村里口碑竟都不错,这倒也省了陆萌萌很多事了。
她拿着钱又让李东去买了几口大锅来,待两日后,陆萌萌便把录用名单交给了李来福,让他前去各村通知了。
这次招募录用了三百人,这让一群乡民大失所望。不过听说后期可能还要招后,便又涌起希望,有些要上进的,家里有被选上的,已开始盘算跟着家人先学着认字,晚点再去面试也好有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