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汉]家父汉武帝/大汉第一太子(206)

看着桌上品类丰富,数量良多的吃食,刘彻也很懵。这臭小子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余穗躬身答话:“回陛下,这些吃食是太子考虑到诸位一路车马,待会儿恐也不便野炊做膳,恐误了午食,于身体不好,因而让奴婢备着,可供陛下与诸位垫垫肚子。”

霍去病捻了块糕点扔进嘴里:“太子人呢?怎不见他。”

“太子已经在了,只是还需等一等。”

“等什么?”

“等风来。”

霍去病顿住:“你说什么?等风,什么东西还需……”

话语戛然而止,霍去病与卫青瞬间起身,几乎同时跑向刘彻,一左一右将刘彻护卫在后:“护驾!”

众人一头雾水,不知发生何事,但听一声惊呼:“那是什么!”

循声望去,只见左侧山峰飞来一个庞然大物,宛若巨鹰,又非巨鹰;形似绢鸟,却硕大无比,绢鸟下面横杆上似乎还挂着一个人。

众人面色皆变,瞬间明白了大将军与冠军侯为何突然动作。

卫青霍去病浑身戒备,双眼紧盯这突然冒出来的东西。待得其越飞越近,卫青神色渐松,霍去病嘴巴微张:“那是……燕绥?”

燕绥?太子亲卫队长燕绥?

众人定睛看去,诶,似乎还真是燕绥。

既是太子的人,就不是刺客,那这宛如绢鸟的大家伙莫非就是太子新制的东西?

念头刚刚闪过,就见“绢鸟”之后,一个巨大的“孔明灯”在空中升起,跟着“绢鸟”一起飘过来。

“孔明灯”灯罩下方是一吊篮,吊篮中刘据伸出脑袋朝下方使劲挥手:“嗨!父皇,我在这。”

刘彻&众人:!!!

全场皆惊。刘彻睁大眼睛,一眨不眨看着刘据,比之众人的惊讶,他更惊骇,生怕他掉下来。双手微颤,心尖都在抖,屏住气,连呼吸都忘了。

及至“绢鸟”与“孔明灯”一前一后降落地面,刘彻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下来,却又瞬间升起熊熊怒火。

臭小子胆真够肥的,这么高这么危险也敢自己去。便是要人试验,吊篮里的柏山藏海不行吗?何须他一个太子亲自上!

这若是……若是有个闪失……

光是想想,刘彻心头就猛地一痛,似是中了一箭般。看向刘据,眸光越发凌厉,双手成拳,指间关节咯咯作响。

看来还是上回打得轻了。这才过去多久,竟又犯。可见把他当日的教训与自己的保证忘得一干二净!

刘彻咬紧后牙槽,脸色铁青。

那厢,众人看着眼前两个“庞然大物”,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这……这东西竟能飞天?”

刘据从吊篮跳下来,背着手得意非常:“当然能。绢鸟能上天,孔明灯能上天。木鸢与热气球为何不行?”

“木……木鸢,热气球?是这两者的名字?”

刘据一一指过去:“这个便是木鸢,与绢鸟架构差不多,但用的材料不同。主体为木制结构,羽翼用合适的布料。

“这个叫热气球,沿用孔明灯的方法。只是将其做得更大更结实,下面设置吊篮,可以载人载物。”

“木鸢,木制飞鸢。但这热气球……”有人疑惑看着热气球中还未完全熄灭的火焰,“燃火生热,形似球体?”

刘据顿了一瞬:“你要这么理解也可以。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二者都可载人飞天。”

众人点头如捣蒜。对对对。这才是最重要的!

尤其几个将军,眼睛都直了,纷纷涌上前去,将刘据围得水泄不通。

“殿下,这是怎么做到的?”

“殿下,这东西可以载重多少?”

“殿下,它们能飞多远?”

……

七嘴八舌,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如雨后春笋般往后冒。

刘据好脾气地一一解答:“木鸢靠风滑翔,可根据结构大小,承重一人或两人,载物不是很方便。

“但它不需要燃料,也不需要控制火力,抓住横杆就能自高处飞跃,却也仅限于高处飞跃。别的就不合适了。

“热气球与之相比,载重要大得多,可以多人。譬如刚才,就载有孤、藏海与柏山三人,还可装载货物。不一定非要从高处起势下行,也可以平地升空,再到另一地降落。

“总之二者各有优势,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何使用。”

高处飞跃,平地升空,另一地降落……

这几个字眼钻入耳膜,众人心念百转。若是……若是如此,是不是代表他们可以根据地形,乘此二物,突袭敌营,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眼见将军们眸光越来越亮,也有人察觉到关键:“是否都需借用风力?可能控制方向?”

“对。都需借风力。”刘据一叹,摇头道,“不能控制方向。但可以监测风向,利用风向。木鸢是利用空气阻力,减缓下降的速度,从而让人以能够承受的速度到达地面。

“这东西限制较大,但若峡谷作战,或是敌军营地周边有山峰,就相当合适。热气球的作用相比起来就要广许多。

“我们不能决定方向,却可以通过控制燃料的多寡,火力的大小来升降不同的高度。空中风向也并非全都一样。不同高度的风向是有差别的。

“可以利用这点,选择不同高度,从来借助不同风向,调整方位。”

众将军恍然:“若要降落,也是通过控制燃料与火力?”

“对。”

刘据眼珠转悠一圈,笑道:“热气球还有最妙的一点是,即便下方敌营情况特殊,不适合降落突袭,也可以在空中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