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汉]家父汉武帝/大汉第一太子(247)

卫不疑抬眸:“是这样吗?”

“当然是。而且若按舅舅所言,照规矩来,君臣在父子之前。那你也该先听我的,再听他的。”

刘据朝卫不疑肩头豪爽一拍,“走吧。你想当就当,不想当就不当,顺心而为即可,何必如此扭捏。你可以慢慢想,不急这一时,咱们玩去。”

一转身,两人身形同时顿住。

言语中谈论的正主卫青就在身后,旁边还站着刘彻。

卫不疑整个人都懵了。

刘据:……尴尬地脚趾抠地。

刘彻挑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刘据轻咳一声,机灵回答:“父皇教诲自然都是精华!”

刘彻眸中满是狡黠:“那据儿可觉得朕也老了?”

“才没有呢,父皇正值壮年!”

刘彻含笑指指卫青:“可你说你舅舅老了,你舅舅比朕年岁要小。”

刘据:……父皇,求别说了,能不能放过我。

他硬着头皮回答:“那个……舅舅……我……我不是故意说你老。你年纪不老,可你某些方面……嗯……你懂得吧?”

刘据摸摸鼻子,一脸尴尬地讪笑,然后赶紧转移话题:“那个,我们跟其他人约定蹴鞠的时候到了。父皇,舅舅,我们先走一步。”

及时遁逃,还不忘义气地拉上卫不疑。

身后,刘彻爽朗的笑声传来,刘据一张脸瞬间垮下。

啊啊啊啊,被抓包什么的简直太讨厌了。

淦!

这一段插曲并没有引起什么波动,过去也就过去了。刘据与卫青的关系依旧,反倒是卫不疑仿佛想通了,与刘据相处更自然更亲近。刘据颇为高兴。

太子伴读并无名额限定,但刘据最终只选了两个——霍光与卫不疑。与此同时,霍嬗正式被记入霍去病名下,成为霍去病儿子。

京中许多不知内情的只以为是霍去病亲生,议论纷纷,尤其对此子生母的揣测更是甚嚣尘上。但霍去病半点不在意,也没有要解释的意思。

宫中。伴读上任,刘据每日练武习文都有人陪伴,彼此较劲,学起来心情更好,气氛也更欢快。

弹幕似乎比他还高兴。

——据崽好样的,选霍光做伴读,直接将其拉入己方阵营。以后就算卫青老了不在了,据崽只需要保住霍哥不死,就仍旧可以一手霍哥,一手霍光,爽歪歪。

——霍家这两兄弟是真的强。一文一武,据崽现在也算是把军政两大最强辅助拿到手了,再加个军政同样都厉害的卫青。这配置简直豪华得令人羡慕,遭人嫉妒,让人憎恶。

——哈哈,确实。刘据后盾太强了,别说皇子,我估计刘彻都不敢硬刚。更何况这个时空,据崽本身自己的功绩就很卓著。刘彻真要老年发猪瘟,也得掂量掂量发不发得起。

——别说此时空,就是我们熟知的历史,刘据没这么多创造发明,自身监国处理政务的本事也不差。卫青在时,谁敢跳脚?卫青死后,魑魅魍魉才敢冒头。

——哎。每日许愿,希望卫霍长寿。另外也希望据崽好好培养一下卫不疑与霍嬗。人总有一死,不论早死或晚死。所以即便卫霍多撑几年,之后也总要有继承者。历史上卫霍去后,西汉武将青黄不接,太让人遗憾了。

刘据眯起眼睛,再度疑惑。

霍嬗尚小,天赋如何犹未可知,不说也罢。舅舅家几位表兄弟,卫登年岁也小,暂且看不出来。卫伉表哥,能力一般,说不上多突出,却也没有太差劲。

剩下排行居中的卫不疑,现今表现是很不错的,至少刘据觉得他很有希望接棒舅舅,未必能与舅舅比肩,但至少能继承七分吧。

怎么在弹幕的言语里没有呢?

那不疑是怎么回事?后续“伤仲永”了,心性坏了,早死了,还是他这边的情况与弹幕时空的历史不一样?

不管哪种,刘据觉得着重培养这点都很有必要。

于是次日,他就同霍去病商议,在每日课程之外,给卫不疑加了两刻钟的武课,让他拿出当年舅舅训练他的架势,还专门令燕绥藏海等亲卫随时候命喂招。

卫不疑:……突然后悔当这个伴读了怎么办,现在退出还来得及吗?

刘据:来不及了。上了孤的贼船还想退,你做梦呢!

第71章

七月。

在刘据每日与霍光卫不疑两位伴读学习玩耍的同时, 朝堂上,战争的后续也已经基本议定。河西设郡,移民实边政策已经铺排开来;匈奴投降而来之人也都有了安置章程。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张骞又一次提出再使西域的建议。这次刘彻没有驳回, 河西到手,也确实可以提上议程了。

但西行不是简单的事, 使团人员如何选, 随行护卫怎么挑, 尤其此次还额外添加了商贸的任务, 所需指派的人选,携带的东西等等,各项事宜都得更细致。

朝堂再次忙碌起来,两位阿姐更是紧锣密鼓地张罗筹备,刘据也没闲着, 他决定给西行再加点筹码。

坐于案前, 铺开竹简,提起毫笔。

——这架势我熟,是不是又要搞基建了?这次搞什么?据崽, 来个大的吧。

——对。来个大的。我国四大发明, 目前还只改良了指南针呢, 其他仨都可以搞起来。

——士农工商。农有三脚耧曲辕犁水车, 工与商有玻璃。军事方面最屌,做出来的东西更多。现在独缺“士”呢。造纸术动起来,亮瞎天下人的眼睛,给西汉文史来场革命!

——如果造纸术真的动起来, 不说达到现在的标准, 只要达到隋唐,或是魏晋时期的技术水平, 何止西汉文史界,全世界文史界都得来场革命。这会儿西汉好歹有麻纸技术的萌芽,国外关于纸的制造技术,那是半点影子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