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养歪偏执皇子死遁后(200)

作者: 半纸千山 阅读记录

苏遐州抬手摸了摸耳边柔嫩的花瓣,嗔道:“真是孩子话,天下哪有不散的筵席?”

楚凤歌固执道:“当然有,先生,你离开了我多少次?最后兜兜转转,不都还是回到了我身边?”

“只要缘分未尽,这筵席就永远也不会散。”

被他这么一打岔,苏遐州也险些忘了身后还有一群要命的刺客在追,笑道:“六郎一手杀人剑,一手芙蓉花,果然风雅得很。”

楚凤歌贴他更紧了些,轻轻道:“不如先生锦心绣口、眼波潋滟来的让人心动难禁。”

苏遐州听他的表白听得多了,脸皮也日渐坚实,听他肉麻,也若无其事,只是道:“前面有条岔路,走哪边?”

楚凤歌从他肩上微微歪头,看了一眼,道:“都行,反正我们时间紧迫,无暇掩饰行踪,无论走那边都会被追踪。”

苏遐州忧心道:“矮脚马耐力好是不假,可我们是两人共乘一骑,且没有换马,被他们一路追击,迟早是要被追上的。”

刺客们凶悍,单凭楚凤歌一个人,逃跑可以,可就算他有三头六臂,也别想杀光所有对手,一直盲目奔逃绝对是下策中的下策。

他抬起头——眼前是一片连绵不绝的山脉,山坡上树木稀疏,且都还光秃秃的,根本藏不了人。

不过……

苏遐州扭头道:“没看错的话,这一带就是贺兰山脉吧?”

楚凤歌挑眉道:“不错,不过这山是藏不了人了,先生有何高见?”

苏遐州道:“你还记得五年前,我们从我家书房找到的,我爹那封札子么?”

“那札子的最后附了一张小小的地图,后来我凭着记忆画下来研究过,就在贺兰山一带。”

他直视着楚凤歌道:“前提是,这封札子,是确有其事。”

楚凤歌被他审视着,脸色慢慢变了,他道:“先生,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居然还不相信我?!”

他苦笑着垂眸道:“不管你信不信,除了砸碎赏赐和装作没认出你这两次,我再也没有骗过你了,一次都没有。”

“但是地图上那个粮仓,我……不建议先生去。”

苏遐州沉默不语。

楚凤歌看出了他的怀疑,他没露出受伤的神色,只是很平静的解释道:“我不建议去的原因是,其一,我们未必能在追兵之前找到粮仓正确的位置。”

“其二,就算是找到了,也很有可能因为大门封死进不去,如此一来,被刺客堵在粮仓门口,进退维谷,更为不利。”

“但既然先生一定要去,那我……陪你去就是。”

他这是豁出性命相陪。

苏遐州默然一瞬,道:“事关我家的血海深仇,我不得不求证……若真有粮仓,六郎,我不再怀疑你,也不再纠缠从前的事。”

楚凤歌慢慢松开了环住他的手,垂眸道:“……希望先生……这次说的是真的吧……”

苏遐州知道自己的怀疑伤害到了楚凤歌,他张了张嘴,想要安慰或者剖白两句,终究都太苍白,只好缄口不言,策马带着楚凤歌一路朝记忆中地图的位置搜寻过去。

他父亲不愧是巡察御史,为人又甚是严谨,地图画的几乎一丝不错,他们顺着左手边的岔路一路向前,很快就到达了地图的终点。

这是一片山脚下的平地,仰头望去,就是高耸入云的贺兰山脉。

然而在被隆起山峰包围的空地上,并没有任何可以称之为粮仓的建筑!

楚凤歌直起身,四下张望一番,自嘲道:“看来,那封札子,终究是我伪造的了。”

“没关系,在先生眼里,我的罪名够多的了,再多这一项,也没什么所谓。”

苏遐州却道:“不,这封札子是真的!”

他有些激动的翻下马背,险些扭到了脚踝:“那座前朝的粮仓,就在这里!”

第115章 墓室

苏遐州面前是一座幽深的山洞。

山洞的洞口杂草丛生, 攀爬着各色藤蔓,全然是一派野生野长的景象。

楚凤歌见他下马后毫不犹豫,抬脚就往山洞里走, 赶紧翻身下马, 三步并作两步追上苏遐州,问道:“先生所说的粮仓, 就是这里?”

可这怎么看也不像是个粮仓的样子吧?

苏遐州解释道:“这里靠近突厥,从前有时是汉家封地, 有时为突厥占领, 就算是汉人统治,也会经常遇到游牧民族的侵略。因此民风与关中乃至中原地区都有所不同。”

“这粮仓若是修建成中原那样,游民民族前来劫掠就是明晃晃的目标, 要么抢走、要么烧光,因此只能想办法藏, 做不能被一眼发现的伪装, 或是干脆利用天然洞穴储藏。”

“这个洞穴穹顶高阔,干燥阴凉, 就很适合用来储存粮食。”

说完了, 苏遐州才回过神来,一不小心又滔滔不绝吊上书袋了,郝然看了身边的楚凤歌一眼。

就见他与他并肩而行,弯了弯眼睛道:“不愧是先生, 不愧是我喜欢的人。”

我就多余不好意思这一下!

两人把臂而行,这山洞幽深, 越走越是昏暗。

抬起头, 还能看到洞顶和两侧横横竖竖、甚为规整的刻痕——这山洞果非天然形成,而是人工开凿的。

只是……一个粮仓, 走了半天还没看见大门,为何要做的如此曲径通幽?岂非浪费人力?

又行数十步,日光已完全渗漏不进来,两人拔出随身携带的火折子,照亮眼前的方寸之地,只觉眼前一晃,满地金黄一片,粟米流脂,没有脱壳的稻米一堆堆一直堆到洞顶!

仿佛他们忽然误入了一个奇幻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