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死遁后,我成了疯批暴君的白月光(127)+番外

作者: 姜茶酒 阅读记录

“我看,渺茫啊。”

“小声点,这话可千万别被传到陛下耳朵里去了,否则有你好果子吃的。”

“那之前温大人所提开设女学之事……?”

说到这里,大家忽然都沉默了。

随后一阵面面相觑。

因为没有先例,放在之前,大家可以说是无稽之谈,可现在温鹤绵的事一出,他们便都哑言了。

先不说别的,就说他们当中,有几个是状元?

过人的实力足够镇压一切流言蜚语。

片刻后,有人犹犹豫豫:“也不是不能,试试?”

“我看可以。”

经过这番波折,别说是温鹤绵的下属,就是一些原本中立的人,心中也隐隐有了偏向。

他们不是固步自封之人,心想:怎么就不可以试一试呢?

京中的一举一动,包括官员的谈话,都经过探子的整合,放到了谢琅的桌案上。

他看完,只觉得好笑。

太傅没出事前,怎么不见他们这么说呢?

无非是现在觉得没威胁了,心中又有愧,才在事后想办法弥补罢了。

陛下这几日的状态看上去好多了,至少不再不吃不喝地熬着自己,虽没去朝堂,但重要的事务一直都有在处理,可来喜看得出,他并不开心。

事实上没人能开心得起来。

陛下每次总会一脸期待地打开从俞州传来的消息,又每次都一脸落寞地放下,起起落落,叫旁人看着,也觉得难过极了。

分明那样好的人,怎么上天就非要搞出这事来呢?

来喜端着茶盏上前,嘴唇嗫嚅了几下,大着胆子:“陛下,再过几日,就年夜了,您要不……去王府看看吧?”

出事以来,谢琅最喜欢待着的,就是温鹤绵从前住过的偏殿,只有在这里,才能得到一枕安眠。

倒是王府,反而一次都没有去过。

来喜看得出,那哪里是不想去,而是……不敢。

温大人至今生死不明,扩大范围找了又找,所有人都知道,生还的机会微乎其微。

陛下是怕,触景伤情啊。

“王府……”

谢琅像是猛然回过神来般,喃喃:“消息应当已传至边关,太傅的爹娘,今年也不准备回来看看吗?”

这话来喜就接不上了,毕竟他对那二位也知之甚少。

只好像隐约听人提过,温鹤绵选择留在京城,是和自己爹娘闹翻了的。

说出来怕陛下更难受。

这么一看,温大人可是为了陛下才留在京中的。

来喜叹气。

好在很快有人进来打破了沉默。

是周廷。

他如今算是混出头来了,担任京卫指挥使,和霍平一起统领京城布防的同时,负责调查满天飞的传言。

“回陛下,微臣顺着线索探查,发现最初传出温大人身份的,是位来自异族的游商,叫慕容跃,微臣已将他暂时收押,陛下是否……”

“你说那人,叫什么?”

话音未落,就被帝王突然打断。

那双眼犹如深不见底的寒潭,让周廷几乎控制不住地打了个寒颤:“叫慕容跃。”

谢琅闭了闭眼,脑子又开始抽痛起来。

慕容跃……

这人分明和太傅有关,又为何要在那种时候散播传言,火上浇油?

仿佛隐约触摸到了什么边缘,谢琅一字一顿:“审问过了?”

“是,”周廷咬牙,赶紧将还没说完的话说出来,“他手中有温大人的信物,微臣不敢动手。”

慕容跃是个圆滑的,心思活络,说一句留三句,偏偏他手中的东西又不敢让人严刑拷问,周廷只能一并报上来。

“先关着。”

谢琅冷冷丢下一句。

然后在来喜的惊呼声中,也没披上外衫,快步往外走去,驾了马,很快消失在茫茫大雪中。

第114章 “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

马儿一路疾驰,踏着雪花出了宫道,直奔王府的方向去。

在不断的纷争中,王府却反而成了最安静的地方,主人不在,也没人敢来叨扰,而是不约而同的避开了这里,因此见有人来时,守门的护卫们都吓了一跳。

他们在惊慌中看清来者面容,而后纷纷下跪:“参见陛下!”

谢琅没理他们,拍了拍身上的积雪,径直往里走去。

从前就没人敢拦他,现在更没人敢,路叔和青云对视一眼,无奈退到旁边去,眼睁睁看着谢琅的背影消失在眼前。

匆忙随行而来的霍平见状也是直叹气,他不能多说,只敢稍微提点几句:“陛下最近心情不太好,劳烦你们在外守着,切勿让别人靠近。”

王府护卫心领神会:“是。”

即便许久没来,王府的模样依旧熟悉,院中那棵新栽的枇杷树扎了根,枝头覆雪,清清冷冷。

谢琅一眼扫过,头也不回地进了书房。

他从宫中溜出来时,就会被温鹤绵叫到书房中,或练字或讨论事务,有时是温鹤绵看着他,有时是他看着温鹤绵,静谧而安宁。

这里承载了太多,是除太极殿以外,对他而言最特殊的地方。

而现在,因为已经许久没人在里面待过,尽管依旧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但显得格外凄冷,寒风拍打着窗子,发出呼呼的声音。

开门带来的风席卷进屋里,把摆放在桌面上的书籍吹得呼啦作响。

方才从雪中骑马而来,谢琅浑身都快冻僵,他站在门口缓了许久,才去点上蜡烛,接着视线从桌上轻轻扫过,然后慢慢走过去,活动僵冷的手指开始翻找上面的东西。

片刻后,视线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