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请旁观者入局[快穿](193)

作者: 红萝卜白菜 阅读记录

他等摄政王否认,香线一点点燃着,却没有声音再响起。

……群臣无不惊愕。

堂堂摄政王,他若喜欢,在尘埃落定前抢了都成,此情此局,更像辱没。

一时不知道辱没的到底是谁。

台上萧钰却久久没有动静。

一侧大监倏得跪地,“陛下,如今错已酿成,您务必保重身体,切勿忧思,崔大人既承认辱闻灯姑娘清誉,不如为二人赐婚,也算全了姑娘名声。”

户部尚书斥道:“区区暗卫,怎堪为大人妻子,带回府里当个侍妾都是她的……”

福分二字还未说出,崔景辞已洋洋拱手,“凭陛下安排。”

“……”

尚书惊骇,脸皮剧烈抖动。

这样拙劣的技俩,摄政王就这么成全了?

若那暗卫真成了摄政王妃,他刚刚说了什么?

眼看事已定局,方才还当鹌鹑的臣子纷纷出声。

“此言差矣,人之出身乃天定,怎可菲薄。”

“她当得我萧王朝的皇后,也当得崔大人的妻子。”

“看来我有幸要喝大人喜酒了。”

“礼部得精心择个日子。”

“何必新择?立后大典的日子不就很好,且近在眼前,大人也可早日抱得美人归。”

……

聊至最后谄媚揶揄,分明帝王还未下旨,崔景辞落话后,众人已恭贺起来。

一片喜气中,他们听到萧钰干涩的声音。

“闻灯,你怎么想?”

大家不约而同静了一息,昏昏然的崔景辞也看向她,目色一片坦然。

闻灯从房中出来脑袋便乱哄哄的,她无比确定自己丢了一段记忆,却不知道到底丢了哪些内容。虽屡屡被提及,但毕竟只是于别人口中的一件摆设,她乐得轻松自在,正想趁此缕清状况。

众人视线却都聚过来。

她不适地掐紧指尖,尽可能快地抽丝剥茧。

她衣裙都在身上,皇帝身边的太监却已为她判了刑,且未曾听她辩白一句,后又主动提及要皇帝为她和崔景辞赐婚。

高位之上,定定瞧着她的萧钰的意思,已然被大监体现得很明白。

闻灯看不清那张脸,记忆里也没有他。

然她天然想遂帝王的意。

于是她伸手,抓住了崔景辞的衣袖。

见眼前人蹙了下眉心,她手松了些,拘谨避开视线。

耳侧却传来重重脚步声,萧钰飞速近至身前,他小心翼翼道:“闻灯,你是不是在生气?不是我的主……”

“陛下!”大监嗓音低却凄厉,“闻灯姑娘受您恩惠已久,如今做了错事,您不责备反要保全她名声,她会明白您的良苦用心的。”

崔景辞眼看这群人还有戏要唱,他是真有些惫了。

半阖着眼,“还请陛下写圣旨吧。”

内阁适时接声:“大人,圣旨今天就会拟好。”

自萧钰即位,萧王朝的圣旨,向来是内阁拟定,皇帝抄誉,摄政王落章。

崔景辞点点头,转身即要离开,袖口的力度把他牵住。

他复又偏头看向闻灯,盯着她思忖。这一趟进宫多了个妻子,婚前要怎么安置她?

不待他把麻烦抛出去叫人解决,萧钰已急声,“崔大人,闻灯胆小,婚前你们不宜多有牵扯,还请留她于宫中待嫁。”

也不错。

省得他还得给她找个新爹娘。

崔景辞想回府睡觉,点了下头算同意,把袖子拽走,迈步前又折回,“婚后记得换个熏香,吹的人头疼。”

摄政王讲话无意在乎合适与否,满朝文武左右看看,一副什么都没听到的模样。

闻灯反应了下,才确定是和她说的。那不是她的熏香,她想要解释,又不愿再生波折,憋屈地没有否定。

崔景辞又看向身边的随从,“你在宫里陪着。”

而后心无旁骛地被扶着离开了。

被留下的随从:“……”

大人,你是不是忘了他和皇帝身边这位暗卫交过手,没打过。

让他陪什么?

陪打吗?

第099章 失忆的小结巴2

摄政王大婚与原先的封后大典在同一日。

这段时间可谓热闹非凡, 不少宗亲想要闻灯从自家出嫁,美其名曰认其为女,尽数铩羽而归。礼部斟酌良久, 萧氏闻灯以公主之礼出嫁,钦天监日日观星,担心天公不作美。

出嫁前夕雨淅淅沥沥往下落,传闻小皇帝一夜未眠, 祈求大雨,不知真假。

天蒙蒙亮时,雨过天晴。众人皆松了口气。

闻灯从宫内出嫁,她按部就班随议程行动,凡事都有人搀扶指引, 她好奇地想从红盖头底下往出望, 又不敢。

萧钰亲自送亲,大监宣布祝贺旨意,闻灯该要离开。她正要转身, 手腕被捉住。

“闻灯。”

萧钰眼底青黑, 嘴唇颤动,挽留的话就要出口, 变成一声:“保重。”

闻灯想不起皇帝的脸, 脑海中也没有关于他的记忆,可这样的时刻, 她莫名涌出巨大的酸楚。

酸涩不及蔓延,大监提醒:“陛下, 吉时已到, 闻灯姑娘该离开了。”

腕上力道松开,宫门殿宇, 皆至脑后。

红妆十里,贺词遍野,无人不欢喜。

王府喜气洋洋,闻灯在卧房等候,嬷嬷侍女殷勤伺候,她不会讲话都不影响她们的热情。

怎么有人可以自言自语这么多的话?

闻灯稀奇,想把盖头摘掉,来了陌生地方,又不敢放肆。

她要等崔景辞多久?

刚想完,门被推开,闻灯顿时正襟危坐。

清一色的“大人”唤在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