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河西(176)
闵先生和纪先生一直担心着,七爷一身的反骨,就没有他不敢做的,惹恼了他,就算羽翼未丰他也敢对上齐王和袁家。
袁家经营了多少年,手里足有二十五万兵马,七爷手底下的兵马再悍不可挡,这样大的差数下对上,纵算不败也会胶着进去不得脱身。
到时撒尔人再趁墟而入,撒尔又和七爷有前仇,必会勾结袁家一起夹击七爷,那样的境况下七爷不死也很会被打落到泥土里。
现在最紧要的是先稳住齐王和袁家,后面就可从容布置了。
闵先生道,“增到十万兵就停了吧?”
“兵马贵精不贵多,十万也够了。再多了,夫人挣钱就累了。”七爷应了,复又笑,“若不是有夫人和阿眠,我还管那么些,早杀过去找袁家的晦气了,等将来算账的时候,我得叫他们先了谢夫人。”
这边说好了要继续瞒着冯妙嫦,闵先生也担保了会说服纪先生不往外说。
可临出门的时候闵先生还是和和西岭一样犯了怂,“将来夫人计较起来,七爷可要给我们在夫人面前解释清楚,我们是为着不委屈她和阿眠才瞒下的……”
见西岭在一边跟着不住点头,七爷虽应得轻松,心里也是犯怵的。
晚上回了松风院,哄阿眠的时候,七爷状似不经意地问,“夫人,晋王的事你都听西岭说了?”
“嗯。”冯妙嫦随口应道,“果然天家无父子无兄弟,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子也能叫他们拿出来作这些文章。”
“何止是天家呢。”
“你这话里有话啊?像感同身受似的。”
说者无心,可落在心里有鬼的人耳里,是解释还是不解释呢?
第102章 七爷真不容易
102章
“我还没和你说家里事吧?”七爷略犹豫后, 还是说道,“不是不想和你说,是有些难以启齿, 就一直拖着了。”
冯妙嫦当然不好说那会儿她也不想知道。
“我以为你家里没人了, 那些都是你的伤心事,就……”
“伤心是谈不上,心寒却是真的。”
“你家里还有人在?”冯妙嫦有些吃惊。
这么久也没见七爷的家人和他来往,他也只字不提的,冯妙嫦就以为他这一房只剩他一个了,而别房的已成了陌路。
穆宗时那场对世家的清算,不少世家就此湮灭,如今的八姓世家里,陈、范、裴、谢四家都是旁支上来的,主支即便没死绝也被排除在外了。
那会儿的世家可是连皇室都不放在眼里的。
大熙初立朝,姬家坐了天下, 圣祖到高宗都曾为皇子求娶八姓女,八姓自诩高贵,竟无一家肯许, 卷了三代皇帝的颜面。
结果遇上硬气的穆宗, 一场铁血清算后, 八姓之家再不复之前的高傲,陆续和姬家低了头。
到如今,八姓又只推崇姬家了, 即便皇室式微, 八姓也还是只找姬姓皇子们站队, 下头的军镇再强也入不得他们的眼。
只褚家靠上了七爷,要知褚家在八姓里是往前数的, 这就很不合常理了。
怕是七爷的出身不止是湮灭的世家那样简单,他很可能是那四家里主支的后人。
如此才解释得通褚家的种种行为,甚至还主动和冯家联了姻。
只听七爷的语气,他家人竟还在。
七爷现在真心知道了,从编第一句话开始,后面就是不归路了。
为了圆上第一
句,他得不停地接着编,无穷无尽。
可怎么办呢,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不过毕竟是有一千六百个心眼子的人,这会儿就开始铺垫起来,怎么也要为将来说破的那一日争取个情有可原。
“我阿娘在我两岁上就不在了,家里有我阿爹和一帮庶出的兄弟姐妹,我从小就养在外面,和哪个都不亲。”
除了姓姬不能说,余的七爷都不打算瞒着。
七爷语气里的嘲讽很明显,冯妙嫦却很理解。
两岁失母后就养在了外头,只能是家里容不下他,多狠心的爹才能坐视那样小的孩子离开家,此后又是不闻不问的。
想象一下若是换成了阿眠,冯妙嫦心里就揪疼起来。
她给睡着的阿眠放到小榻上,回身握住七爷的手,柔声道,“往后只尽你该尽的孝,别的都别管了,现在你、我、阿眠才是一家。”
七爷两手一起包住她的手,“只是这样也罢了,我阿爹自以为是给我找了出路,一不给银子,二不给人,就打发我到这儿自谋生路。
等我这儿好不容易挣出条路来,又怕那几个庶出的不喜,想叫我低头做人呢,连阿眠都要退后一步。
叫嫡出的容让庶出的,也只我阿爹不觉着丢人现眼了。”
虽不好说长辈的是非,冯妙嫦心里已对这位未曾谋面的公爹没什么好感了。
拧眉问道,“不会是要往我们这边安插人手吧,那我不能答应。”
七爷抬手给她的眉尖抚平,“放心,河西是咱俩辛苦打下来的,就是给毁了,那几个也别想往这里伸一手指头,谁来剁谁。”
七爷确实也不是会受窝囊气的,冯妙嫦放心了,“那后面要来往起来么?”
“不必,你和阿眠只当不知道他们就是,等那些生死都由我说了算时咱们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