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娘娘荣华富贵(29)

原本还是个健康端丽的美人儿,这会儿显得有些细脚伶仃,更添三分怜弱。

人瘦一些,倒是穿衣裳更轻便。

沈初宜把新旧两件袄子套在身上,又戴上自己做的手套,顿时暖和许多。

她去找周姑姑取了永福宫腰牌,匆匆出了门。

路上,自然顶风冒雪。

新岁刚过,岁月如梭,已是熙宁四年正月初八。

一路行来,宫中满地桃红,绿柳新枝如翠,梧桐抽了新芽。

唯松柏四季常青,苍翠如山。

宫中一年到头,只有正旦、上元、万寿节和千秋节能燃放烟火,此时宫巷里还有硝烟未散,年味正浓。

不过因为忽然落雪,天气寒冷,又时值傍晚日落前,故而宫巷中人烟稀少,只偶尔能看到几个打扫积雪的小黄门。

沈初宜低着头一路直奔御花园行去。

同芳菲苑相比,御花园位于慈康宫之后,从东六宫过去要更近一些。

沈初宜脚程很快,低头不看旁人,一来一回用不了半个时辰。

红果今日想差了,这个差事并非吩咐给绿桃,绿桃推脱给她,一开始,应该就是丽嫔想出来拿捏她的手段。

因为在正午过后,乾元宫送来了陛下的赏赐。

其中有一支金镶玉梅花簪。

赏赐是沈初宜跟着周姑姑一起收拾的,当时周姑姑的脸色就不好看。

每次侍寝,沈初宜都是戴一支简单的梅花簪,因此这个赏赐,其实是给侍寝的那个人的。

或许皇帝陛下不记得那人是谁,只知道是丽嫔,但对于自己把玩过的梅花簪,却还是记得的。

亦或者,这只是个巧合罢了。

但无论如何,丽嫔都生了妒意。

沈初宜站在御花园前,她找了个无人之处,把头上的莲花簪换了下来,依旧戴着那支侍寝时戴过的梅花簪。

万一呢?

第16章

沈初宜把永福宫的腰牌呈给了御花园看东门的黄门。

黄门看是永福宫的人,态度和气不少:“这位姐姐,里边请。”

他甚至还问:“这天寒地冻的,姐姐来御花园做什么?”

沈初宜笑着说:“丽嫔娘娘想赏梅,我便过来取几枝,回去给娘娘打个趣。”

黄门心里腹诽丽嫔太会折腾人,口里却说:“姐姐真是忠心。”

沈初宜笑了笑,问清楚梅园位置,便径直往梅园行去。

此时的御花园一片银装素裹,银粟缓缓而落,染白了枝头。

冬日里的花朵树木本就不茂盛,即便有宫人精心呵护,依旧显得干枯凋零。

倒是这样一场雪,带来了不一样的新意。

沈初宜一个人漫步在御花园里,一颗心都跟着安静下来。

此时此刻,这景致独属于她一人。

对于现在的她来说,人生似乎都是苦涩,可生活不能苦。

她依旧能欣赏美景,为美景雀跃。

沈初宜一路来到梅园前,她径直进入,在梅园中上下左右打量。

梅园中的腊梅并非同一时刻开放,大多数枝头都只有一包嫩芽,并无绽放花蕊。

沈初宜寻了好久,才终于才梅园尽头寻到了一株正在幽幽绽放的腊梅。

她很欢喜。

惊喜之余,难得轻声笑了一下,便要伸手去折一枝花。

此时,忽然一声呵斥传来。

“大胆。”

沈初宜吓了一跳,手背一抖,□□枯却锋利的树枝一刮,立即破了一道血口。

但沈初宜却顾不上许多。

她头都没有抬,干脆利落跪倒在地,直接便说:“奴婢知错。”

她手背上的鲜血缓缓低落,在雪地上艳丽而刺目。

见人吓着了,说话之人也缓和了口吻,问:“你是哪宫的宫女,因何在此?”

沈初宜忽然心中顿悟。

方才大胆两个字太仓促,她没有听清,现在仔细听来,立即便知道说话之人是姚多福。

既然姚多福说大胆,那么他就一定陪伴在皇帝陛下身边,说沈初宜大胆,只是因为沈初宜擅自闯入了陛下的观景地。

沈初宜记得,在梅园最里侧的北边,有寿山石堆积而成的堆绣阁。

堆绣阁隐藏在假山之中,需要绕过假山和竹林才能进入,取了一个曲径通幽的意境。

堆绣阁有两层楼,上面的阁楼隔窗大开时,刚好能观赏梅园和竹林的美景。

今日风雪太大,沈初宜又太过专心选梅,难得没有听清堆绣阁上面的声音。

不过,可能堆绣阁上面本来就很安静。

一切不过电光石火,沈初宜想明白这些,便微微直起身,声音染上颤抖和哭腔。

“回禀姚大伴,奴婢永福宫宫人,特来为丽嫔娘娘折梅。”

姚多福有些惊讶。

他倒是没想到,这个小宫女听出了他的声音。

姚多福回头看去,就看年轻的皇帝陛下躺在摇椅上,身边燃着冷梅香,手里捏着一卷游记。

他今日只穿了常服,加上中午吃了酒,难得慵懒几分,过来堆绣阁读书赏景。

从萧元宸的位置,刚好可以看到下面小宫女纤细的身影。

还有她手背上的那一抹血痕。

一片白雪皑皑里,那抹红让人难以忘怀。

不知怎么了,他心中的烦闷少了些,难得生了些逗趣的心思。

“你问问她,怎么知道你的。”

萧元宸慵懒地道。

姚多福便转身问:“你怎知咱家是谁?”

他故意拿腔作势,有要刁难人的意思。

沈初宜躬身见礼,然后回答:“回禀大伴,奴婢曾在永福宫见过您,给您奉过茶。”

姚多福请示过萧元宸,才过去看了一眼。

上一篇: 碎琼探玉 下一篇: 世家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