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医凰,重生后全家跪求饶命(247)
贾焱嗯了一声不说话。
“……伯爷……”
贾焱:“有事就说。”
“妾的哥哥被京都府尹抓了,说他不能卖炭,您说这是什么说法呀,哥哥都卖了这些许年了,怎么忽然就不让卖了。”
“明儿我叫人去问问。”
楚云娘看贾焱不怎么上心,哭道:“妾的哥哥都被抓进府尹大牢好几天了,那大牢里可没有炭啊,今冬这么冷,妾怕哥哥冻出个好歹来,伯爷,求您救救哥哥吧,妾做什么都可以!”
贾焱笑道:“你能做什么?”
楚云娘身上穿得带着吃的用的,都是贾家的。
就连楚大的那个木炭铺子,也是贾家给打招呼做起来的。
不就是生了两个孩子。
想给他贾焱生孩子的女人多,不差一个楚云娘。
楚云娘结结巴巴道:“焱郎……妾的身心都给你了,往日的情分和快乐,你总不能忘吧。”
楚云娘戏子出身,会的花样多。
不然也不能在后宅恩宠多年。
“知道了,我会叫人去把你哥哥捞出来的。”
毕竟还怀着他的孩子,贾焱不可能真的不管。
楚云娘依偎在贾焱怀里笑道:“还是焱郎对我最好。”
*
温然病了的事,人尽皆知。
不过那些被医治的贵人府里,大多没让人上门去探望。
京都的人各个都是人精。
又没有仇,干嘛上门去给温然惹麻烦呢。
让皇上知道,温然只怕更讨厌了。
不过,京都的传言渐渐也开始变了。
温然仁义皆是因为皇帝仁政教化。
温医师只是在做皇帝希望百姓应该做的事。
她是大陈人,出自己的一份力是很正常的事,不必吹嘘。
应该被夸赞的是皇帝,要不是皇帝知人善任,让她一个平民医师前去帮忙救治,她也没有这个机会效力。
经过周婶子‘无意识、无差别’聊天,皇帝英明这四个字在短短两天,人人都得说一句。
这话传到皇帝耳朵,十分受用。
魏轩看了礼部呈上来的折子,笑道:“这个温然还算识大体,百姓教化果然十分有成效,礼部那边更要上心才是。”
太极殿的几位大臣也都点头附和。
魏轩又拿起一份折子,脸色阴沉:“太常寺卿,你看看你们医官署的人,一个个拿着朝廷的俸禄,却不担君之忧忠君之事!时疫之时,居然天天躲帐篷里,人家医师都累垮了,他们到是会‘独善其身’!这样的医官,朕要他们何用!”
“皇上息怒,他们有错,赖医令也说过了。但为了不寒医官们的心,皇上还是从轻处罚吧,毕竟那几个医官,确实能力也有限。”齐威说道。
皇帝哼了一声,并不理齐威,他说道:“嘉奖书已经写好了,左爱卿你亲自拿给温然吧,念她有功,赏赐两百两黄金。”
左鸿:“是,陛下。”
接着说起了炭价。
魏轩怒拍书案,“大雪封路,炭量不足,老百姓人心惶惶,又来时疫,竟有人打着发财的心思,枉顾禁市律令,高价售卖木炭,简直岂有此理!
大理寺要严查严办,不可轻饶!朕就看看,是哪些个奸商敢如此藐视律法规定,干出这欺辱百姓的事!”
潘冰:“是。”
第200章 百姓心中只有她,没有咱们!
“朕治世以仁孝,今冬天灾降临,突发时疫,朕心甚忧,不得安眠。济世堂医师温然,率堂内医师竭心赴城外治疫于前,躬亲奔波城中诊患于后,其行径,德善仁义。朕念尔志虑忠纯,其行可嘉,特赏黄金二百两,以示嘉奖。”
温宅院中,左鸿念完手中嘉奖书,后面的人立马捧上一匣子金饼。
“谢陛下隆恩。”
温瑶一干人跟着温然叩谢皇恩。
温瑶推着温然去接嘉奖书。
左鸿身上穿着绯红官服,他面皮白皙,身材保持得很好,不胖不瘦,一看就知道是懂得饮食节制的人,浑身透着儒雅之气。
他笑道:“皇上知道温医师累病了,特意嘱咐我转告温医师好生休养,一切事宜,医官署会负责。”
温然脸上还带着苍白,笑道:“多谢左大人。”
左鸿摆摆手,后面一个小厮模样的人,送来一个匣子。
里面是两本医书。
“多谢温医师救左家患时疫的人,听说温医师还喜欢看医书,左某刚好得了两本医书,便赠予温医师以作感谢。”
“左大人客气,既如此,那就多谢左大人了。”
左鸿笑道:“何须言谢。左某还有差事,就先告辞了。”
左鸿离开后,门外的百姓还拉着阿川几个小厮打听。
知道是温然得了嘉奖书,各个都为温然高兴,当然了,他们的崇拜佩服之心更多,对温然一个女医师处处夸赞。
屋里,温瑶问道:“五妹妹,你说这嘉奖书要不要放在济世堂?”
这样一来就会吸引更多百姓来看诊,那些达官贵人也会高看济世堂一眼。
“低调些吧。”温然说道。
温瑶想了想,也觉得风头太大不好。
……
“哪个医师得过皇上的嘉奖啊,就连医官都没有!”
“还有二百两黄金呢。”
“钱多钱少无所谓,重要是那份嘉奖文书,我看济世堂以后就是京都第一大医馆了。”
“现在不是吗?”
“当然不是,顶多和杏林堂齐名。”
“济世堂看诊,以后会不会涨价啊?”
“疯了吧,现在木炭涨价,米面涨价,看病抓药也涨价?还活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