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医凰,重生后全家跪求饶命(248)
“走了走了,我要去正大粮行买米了。娘的,其他米行粮行都涨价了,只有正大粮行没涨价,但每天只卖五百斤。”
“我也去!”
粮价跟着炭价涨是老百姓万万没想到的。
这雪一天比一天大,没有炭就算了,还没有米面,那真真是要死人了啊。
正大粮行每天二百斤精米、三百斤糙米,且每次买不能超过十斤,故而排队的人很多。
也不知道怎么的,粮行的伙计若是认出是前两日买过米的,就不卖给那个人。
刚开始大家会怨声载道。
后来才发觉很公平,也就接受了。
但其他粮行不觉得。
姚记米行最是。
“东家,我们这几天糙面都卖不动了!”
穷人哪里吃得起精米精面,有糙米糙面就不错了。
因为正大粮行卖糙米,现在大家连糙面都不买了。
姚力行如何不心烦!
原本想靠着木炭赚钱,结果司市明着说不让高价售卖,还抓了一批卖炭的人,他是不敢打木炭的主意了。
京都所有米行粮铺都涨价了,只有正大粮行没有。
导致现在他家的炭铺米铺生意都十分惨淡。
他心里憋着气呢。
“你先照看着,我去找长大粮行的东家谈谈。”姚力行说道。
*
也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温宅门口渐渐多了鸡蛋青菜这等算不上好价钱但又很实惠的好东西。
阿川每次一打开门就有。
起初他还去问是不是谁掉了或者暂时放在他们温宅门口的。
知情的婶子说:“都是感谢温医师。在城外,温医师所作所为大家都知道,温医师没有收我们的诊金和药费,就只有拿些东西来感谢温医师了。还请温医师不要嫌弃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阿川哈哈一笑,“婶子说什么呢,这鸡蛋和青菜可是好东西,怎么会上不得台面,我家姑娘一定会喜欢的。不过,我家姑娘做好事不图回报的,婶子,您让大家别送了。”
“不嫌弃就好,不嫌弃就好。”
婶子说着话就走了。
阿川问过温瑶,便叫人把东西收进去了。
不过几个小子轮番在门口守着,再看到有人拿东西来,坚决推回去。
不仅是温宅,就是其他医师门口也有这些东西。
这样的事传开来,医官署里的气氛就十分冷淡了。
赖春雨前头把他们都骂了一顿,太常寺卿也来发了一通火。
有两个人被革职了。
不过大部分人心里都是不服。
“我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好几个医官也被传染了,我们研究出的方子也多呢,合着就她一个人出力了。”
“人家可是有嘉奖书的!”
“呵,嘉奖书怎么来的不知道吗,她那群‘学生’编造一个小册子吹嘘来的!一个女子,不好好找个婆家,靠医术争名夺利,啧啧……”
“你可别说,老百姓送那么礼去呢,百姓心中只有她,没有咱们!”
“霍医官有个方子,和她的方子就差了两味药,不见得霍医师的方子不行啊,凭什么用她的方子。”
被点到的霍医官谦虚道:“其实差了五味药之多……”
刚才说话那人立马冷下脸。
他给递台阶,居然有人不接。
周固在一旁说道:“龚医官,我听说你也累晕了,现在身子好些了么?”
被叫做龚医官的人不再去看霍医官,讥讽道:“可不是累晕了,不过没有那人好命,连皇上都关切好生休养着,我还要拖着一把骨头来医官署,还要宫里给那群宫人看病。”
周固嘴角微勾,这狗东西当时装晕躲了几天懒,还以为别人不知道呢。
不过想到龚医官是淑贵妃的亲信,他笑道:“龚医官,等会儿我同你一起去。”
有人搭把手自然是好的,龚医官没拒绝。
医官署里一共十六名医官。
龚医官明显是淑贵妃左宰相一派,故而装晕躲祸,太常寺卿也没把他革职。
周固想,自己背后那人,应该也是左宰相一派的。
不然早就被革职了。
他巴结龚医官自然是为了让龚医官在淑贵妃面前说几句好话,能让他在医官署早点被提拔。
龚医官当然明白周固的心思,他带着周固先去了一趟觅桐宫见淑贵妃。
第201章 她收的礼全部捐给及幼局
觅桐宫。
雍容华贵的淑贵妃却满面愁容。
“魏天禹真是命大,时疫都没要了他的命!”淑贵妃气道。
左鸿叹口气,“娘娘为何要使这种手段?他在益德宫不病不伤,皇上心中对他永远都会有芥蒂,你让他病了一场,他还捐炭捐钱。
现在皇上想起父子之情,动了怜悯之心,他才是赢家。况且,他正愁找不到你的把柄呢,现在可好,你自己倒送上去一个。”
淑贵妃不觉得自己有错。
错的是那个温然。
“若不是那个温医师多事,魏天禹夫妇死在益德宫,我们心头大患就除了!贤王还可以趁着他的丧事进京,皇上体察贤王手足情深,说不定封贤王为太子——”
“你母亲就是她治好的,你说她多事?”
“……女儿不敢……”
“咱们以前就说过了,魏天禹这个人暂时不能死,他死了,真的回来了,那就是为他人做嫁衣,你当如何?
他要死,也只能是皇上认可贤王堪当大任后死,如今贤王还没有回来呢,有他在,就不会有其他皇子在皇上那里讨得便宜。”
“万一,万一他复位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