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她这媚眼,算是全抛给了瞎子。
谢清崖根本未曾注意到,还在继续往上垒着石头。
等那女娘把饭递过来,与他柔声说“大人,先吃饭吧”,他也只是扫了一眼,见那上头放着两个韭菜饼,便暗自蹙了蹙眉。
他最讨厌韭菜了。
不过这种环境,自然没有他讨厌的份。
他也不想太麻烦人。
谢清崖嘴里说了句“多谢”,并没有立刻接过。
正好他这会还不饿。
打算回头饿了,再去啃几个包子好了。
那女娘未见他接过,难免有些局促,想再与他说话,劝他吃饭,又有些不大敢。
倒是他旁边几个年岁颇长的大哥,看出那女娘的心思,想着成人之美,便故意挑起话题。
也好替那小女娘问个情况。
先前给谢清崖递水的那个大哥,问他:“大人在京城可有婚配?”
那女娘一听这话,立刻竖起耳朵。
眼睛也悄悄,继续朝谢清崖的方向,飘过去。
谢清崖哪里知道他们的心思?
原本还在垒石头的他,听到这话,手里的动作忽然一顿。
过了会,他才轻轻嗯了一声,回道:“有。”
这却是众人没想到的情况,小女娘的脸色更是霎时变了。
“怎么了?”
谢清崖似乎也终于察觉到,周遭环境的不对了,他挑眉看了过来,还笑道:“我成亲,是什么,很奇怪的事吗?”
“我今年都二十一了。”
“好多跟我一样年纪的,都当爹了。”
“不、不奇怪。”原先说话的大哥,讪讪笑道,“就是想着大人这样的好模样,也不知道令夫人,该是怎样的天仙,才能配得上大人。”
“天仙吗?”
谢清崖品味着这个词。
过了会,他忽然扬眉笑了:“她啊,的确称得上天仙。”
“不过要说配不配得上,应该是我配不上她才是。”
相处这么些时日。
众人虽见惯了这位大人笑,但平时这位大人或是爽朗一笑,或是漫不经心,很少有这样柔软的时候。
看着好像整个人身上的锋芒都被消除了。
就连那双眼睛里,也满是笑意。
别说那位女娘了,就连这些糙汉子,也能感觉出他对他那位天仙夫人的喜欢。
女娘不知何时放下东西,悄悄走了。
原先说话的大哥,倒是看着谢清崖,说了一句:“看来大人很喜欢令夫人。”
谢清崖这回却没有回答。
他自然是喜欢的,只是有时候,喜欢也没什么用。
他笑笑,继续干活。
旁边另有人说道:“还真想看一看大人的夫人。”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谢清崖也只是笑了笑,并未回应。
他却不知道,他的天仙夫人,此时已经进城了,马上就要与他相见了。
第063章 第 63 章
徐端宜是傍晚时分, 到的玉田。
毕竟跟着车队,又带着一大批物资,这一路过来, 自然不比直接骑马, 或是坐车过来,来得方便。
徐端宜除了小的时候,从辽东来京城,路上走得久一些。
但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早已记不清了。
平时她去得最远的地方, 就是皇恩寺, 哪有像今日这样, 在路上颠簸这么久的?
近一日的时间。
徐端宜只觉得自己的腰, 都快被这个马车给晃断了。
昏昏沉沉一路。
难免头晕。
徐端宜靠着马车阖眼休息着。
“主子,到玉田了。”
时雨观察着外面的动向,眼见前面的旧牌匾上写着“玉田”两字, 便忙激动地跟身侧的主子说道。
这次洪灾, 玉田县几乎大部分建筑, 都被洪水冲塌了, 就连县衙里面都进了水, 门前两个鸣冤的大鼓也跟着被冲没了, 只有这块标志着玉田县的旧牌匾,依然还坚-挺着守在最外面, 就如一位坚守着城池的老将士。
徐端宜闻言睁开眼。
她也跟着,朝那车帘外头,望了出去。
十日功夫过去。
如今的玉田县已今非昔比。
马车外头, 有个穿着藏蓝色长衫的中年男人,骑着马。
这男人便是慈济堂如今的管事。
——郭天词。
平时慈济堂有个什么运作, 徐端宜和明氏不好出面的,就会由他来出面。
就像这次跟玉田这边的对接。
几次出行,都是郭天词带的队伍。
郭天词在慈济堂的时间,比徐端宜和明氏还要长,早在昭裕太后还是太子妃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慈济堂做事了。
却也不算萧家人。
要真说起来,他最初效忠的应该是昭裕太后和徐端宜的母亲。
此时看到车帘掀起。
郭天词只当是有什么吩咐,忙打马过来。
“东家,怎么了?”
出发之前,徐端宜未免惹出什么不便,便交待过,到玉田后,不要喊她长公主,喊她东家。
“郭叔,是快到了吗?”
徐端宜问外头的郭天词,眼睛却看着街道两旁。
路上还有不少泥坑,依稀也能瞧见洪灾之后的废墟样子,但也有不少崭新的房子,重新被建造了起来。
最可贵的是,路上走着的人,无论男女老少,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小孩子们搬着石头和砖块,到处忙活,女人们则拿着装着饭盒的菜篮子,过来送饭,老人、男人不是在搬东西就是在建房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
徐端宜虽然从没见过灾害之后的样子,但料想玉田最开始,肯定不是这副模样,要不然玉田县的那个知县,也不至于为躲避追责而自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