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权臣的炮灰妻(143)
宋倾冉忽然上前一步,张开手:“抱一下,好不好?”
昏黄烛火下,那双眼说不出的温柔。
宛若心脏被一双手捏了一下,颜闻喉头莫名有些梗塞,只能轻轻的、几乎无声地吸了一口气。
颜闻知道,他的夫人定是看出了什么,在用自己的方式宽慰他。
“……好。”
第67章 第 67 章
难过情绪只能藏在夜色中, 等到翌日白天,又变成冷静无情的颜大人。
今日的朝会依旧罢免,退朝之后, 景曦派人叫住了颜闻,将人带至一处偏殿说话。
比起昨日,景曦明显是修整过仪容的, 但眼下的青黑依旧明显。
“来了,坐。”
太监上了一壶新茶, 然后在大皇子的示意下, 带着其他宫人退出殿门。
景曦抿了一口茶水,等到颜闻在对面坐下, 徐徐开口道:“我昨日进宫, 将丽城之事禀报给了父皇。”
颜闻道:“皇上是何意?”
“父皇很生气。”
景曦说完这句, 手指下意识摩挲着茶杯沿,过了片刻, 接着道:“瑾之,我好像才发现, 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
孝和帝眼里向来容不得沙子, 听闻此事自然大怒, 胸口的火还没发出来,先变成了梗在喉头的一口气, 被这口气呛得咳嗽连连,景曦急忙上前安抚。
好不容易将这口气顺下去,孝和帝脸上是憋出的不自然深红色,他靠坐在床头, 那股火好像一瞬间从四肢百骸泄露了一般,只剩无力。
“他问我, 这件事我怎么看?”
“殿下如何说?”
景曦当时的回答是——可顺着户部的账查下去,徐徐图之。
孝和帝听了这话,露出一个短暂的笑:“徐徐图之……朕怕是没这个时间了。”
景曦张了张口,道:“父皇您正值壮年,好好将养身子,肯定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孝和帝摇头:“这副身体朕自己清楚,还能有个几年时光?”
景曦刚要说话,孝和帝摆摆手,在他的搀扶下调整了一下姿势,道:“你四皇弟天资愚钝,不堪大用,偏偏投了个好胎,其后母族江家势大,这江山社稷若是交给他,朕实在是心忧难安。”
“你自小聪慧机敏,三岁识字,五岁成诗。只可惜时间不够……朕的时间不够,你的时间也不够啊。”
“定平侯怕是也没有多少时间了。”
景曦一个愣怔,抬眸便对上孝和帝,只一眼,他就知道,颜老爷子的事情,他的父皇已经知道了。
孝和帝翻阅着景曦呈上来的折子,视线在上面的一条条罪状上略过,缓缓道:“江家,太放肆了。”
景曦没说话,孝和帝在见他之前喝了药,这会儿药效上来感受到困倦,摆摆手,让他先退下。
——
景曦描述完,有些口干,倒了一杯茶慢慢喝下,道:“你说,我父皇他是不是想要做什么?”
颜闻沉思。
既然皇上已经知晓颜老爷子的事,必然能联想到其中牵扯到的厉害关系,那么接下来多半……
“皇上可能是要对江家动手。”
景曦抿了一下唇:“江家不是那么好动的,父皇……要怎么做?”
孝和帝要怎么做?
这个问题,颜闻很快就知道了答案。
隔日,孝和帝便召颜闻进宫。
一见面,孝和帝便屏退了所有人,连平日里用惯的大公公也没留下,他坐在桌案前,看了一眼颜闻:“颜卿,上前来,替朕研墨。”
颜闻应下上前,取了墨条细细研磨,孝和帝靠坐在椅子中,闭着眼似在小憩。
片刻,他睁开眼,从旁边取出一卷明黄卷轴来。
那是……圣旨?
这个问题在心中划过,颜闻研墨的动作只一顿,复又接上,直到研磨完毕,这才放下,后退两步。
孝和帝摊开卷轴,拿取一只毛笔蘸上墨汁,沉吟片刻,便提笔落下。
笔迹行云流水,一如孝和帝本人一般温文尔雅,又不失锋芒,一刻钟后,他停下,扭头看向身侧。
颜闻就站在旁边,只需稍稍抬眼,便能看清卷轴上的字,自然也能认出,这是一封册封太子之位的圣旨。
要说与众不同之处,大概就是还未落下玉玺印章,以及……册封之人的名字位置,是空白的。
此时此刻,孝和帝提着笔,良久,终于落下,一笔一划,慢慢写上了——四皇子景睿的名字。
“是不是奇怪?明明朕一向看好景曦,为何如今却是要立景睿为太子?”
颜闻低下头:“皇上定有决断,臣不敢妄议。”
孝和帝放下毛笔:“但说无妨,朕恕你无罪。”
颜闻沉默片刻,开口道:“皇上以及知晓臣祖父之事,祖父他恐是……之前臣昏迷半年,江家便有所动作,若是知晓臣祖父一事,大抵是不会安分的。皇上此举,是为了安他们的心。”
孝和帝点了点头:“江家手掌半数军权,朕只能先按下他们的心。如今国库空虚,户部那些账啊,交给别人朕不放心,有劳你多看看,多费心。”
颜闻顿了顿,听出孝和帝的言外之意——
户部那边大多和江家连亲带故,皇上是打算以此为切入点,对江家动手。
孝和帝看向这个臣子,叹了口气道:“因你祖父一事,朕本不该叫你去操劳,只是实在是缺时间啊。众多大臣中,朕能信得过又能力出众的,只有你了。”
“其实,关于户部调查一事……”
颜闻开口道:“臣认为,还有一个人选。”
孝和帝饶有兴趣地问道:“哦?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