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权臣的炮灰妻(144)
……
这一日,颜闻在乾清宫呆了许久,直到日沉之时,那扇大门才缓缓打开。
*
翌日,江皇后带着亲自料理的羹汤来到乾清宫——自从孝和帝生病以来,她日日前来探望,亲自照拂。
“皇上,听闻太医说您胃口不好,臣妾今日特地做了玲珑鱼羹汤,皇上用一些吧。”
孝和帝喝了两口便放下了勺子:“你的手艺还是这么好。”
江皇后目光在碗上略过,嘴角弯起一抹温婉浅笑:“皇上喜欢,那臣妾日日做。”
“辛苦你了。”
孝和帝看着江皇后,忽生感慨道:“梓童啊,你嫁给朕多少年了?”
江皇后动作一顿,随即道:“大抵有三十年了吧,皇上怎么想起问这个?”
“三十年啊……”孝和帝重复了一句,顿了许久,道:“咱们都老了。”
江皇后闻言,伸手摸了摸眼角细纹。
三十年,足够让一个豆蔻少女成为垂垂老妇,即便江皇后保养得当,也阻挡不了岁月的侵蚀痕迹。
“朕有段日子没见过景睿了,他近日在做什么?”孝和帝问道。
江皇后目光微动:“睿儿近日一直在太傅那儿念书,十分用工。”
“是吗?”
孝和帝想了想,道:“那就陪朕去看看吧。”
江皇后赶忙阻止:“皇上,您的身子……”
“无妨。一直静养着,这身子骨才叫累,正好今日阳光不错,出去走走。”
孝和帝都这样说了,江皇后自然没有再阻拦的理由,她伺候着孝和帝换好衣服,随即两人朝着文华殿而去。
路途遥远,走到一半孝和帝觉着累了,重新坐上龙辇。
到了文华殿,透过打开的窗户,可以看到里面坐着大傅,底下有道身影摇头晃脑地念书。
江皇后道:“皇上,是否要进去看一看?”
孝和帝摇头:“既然正在读书,何必打搅他?”
他在窗外看了片刻,便转身离开。
回去路上,孝和帝开始回忆起过往的日子,江皇后有些不明所以,但依旧耐着性子陪着,直到回到乾清宫。
不用吩咐,大太监自然呈上茶水,孝和帝说了许多话,也是口干舌燥,喝了两杯。
他喝得慢,等两杯茶喝完又是一刻钟的功夫,在此期间,江皇后不急不缓,只安静陪伴着。
孝和帝放下茶杯,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朕记得你刚入府时,是个急性子,现在倒是耐得住了。”
江皇后又露出那个标准的温婉笑容:“那时年纪尚小,这么多年过去,再闹的性子也该静下来了。”
孝和帝道:“景睿他已经是过了弱冠之年了吧。”
江皇后:“是,今年便是。”
孝和帝‘嗯’了一声:“朕考虑了许久,立太子一事也该是时候了。”
江皇后一愣,下意识抬起头来,脸上满是惊讶之色:“皇上……”
她压制住想要脱口而出的质问,只道:“皇上心中定是已经有了人选。”
孝和帝招招手,身旁候着的大太监立马将一道明黄圣旨取来。
江皇后强迫自己的目光不要跟随过去,直到圣旨快要呈上来,才抬起眸子。
“圣旨朕已经拟好。”
孝和帝江圣旨展开,就这么大刺刺地展示在面前。
江皇后抬眸望过去时,呼吸都不自觉地屏住了。
直到看清上面的名字,她的心头涌上狂喜之色,耳膜被隆隆心跳声充斥,有那么几息时间,她甚至听不清孝和帝说了什么。
不,现在不是得意忘形的时候。
江皇后的脑子蓦然划过这个念头,广袖下的双手交握,护甲套尖陷入掌心,疼痛唤醒了她。
孝和帝还在说话:“……不过立太子一事重大,景睿刚及弱冠,资历尚浅,亦无功勋可表,恐难以服众。”
江皇后试探问道:“皇上的意思是……”
孝和帝道:“最近户部那边闹出不少乱子,让朕忧心烦恼,就叫他去管这件事吧。”
提到户部,江皇后心中顿时一个‘咯噔’,但她面不改色,什么都没问,也什么都没说。
后宫不得干政。
旨意很快就下发到四皇子景睿手里。
圣旨到时,景睿还在斗蛐蛐玩,听到声音,还以为又是孝和帝,赶忙手忙脚乱假装看书,摇头晃脑一阵,连书拿倒了也没发现。
听完圣旨,他愣住。
前来传旨的公公道:“四殿下,请接旨吧。”
他才愣愣接过,公公朝着景睿身边的赵嬷嬷递了个眼神,转头走了。
等人走后,景睿翻看着明黄色圣旨,皱着眉十分不乐意:“怎么忽然叫我去查案?这种事不该那些臣子们去做吗?”
赵嬷嬷上前一步,小声道:“殿下,您今日还未去探望皇后娘娘。”
提到江皇后,景睿眼睛一亮,揣着圣旨去往凤仪宫。
江皇后将圣旨上的字一个一个仔细看过去,垂眸沉思。
景睿等了半天也不见她说话,有些不耐烦了,催促道:“母后,父皇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好问题。
先前听到立太子时的狂喜已经过去,冷静下来的江皇后将事情结合圣旨细细一琢磨,便发觉其中的不对。
圣旨内容要求以四皇子为主,都察院为辅,共同调查户部账目一事。
户部中,大多都是与江家沾亲带故之人,这些年来他们做了什么,江皇后多少也知道些,若当真认真调查起来,恐怕大半要进大理寺走一遭。
如此,对江家是一大损失。
皇上这是以太子之位为饵,让江家人亲手扯去自己一臂!想清楚这一点,江皇后一声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