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盏万川(119)

作者: 秋水色睫 阅读记录

“此事,查到虞道济这里也够了,朕答应。”

“妾身谢过陛下。”

皇甫震霆将视线由仕女图移回她雍容的脸上。“皇嫂跟我还客气什么。”

卢氏淡淡一笑,眼尾有两根纤细的皱纹延伸到鬓边。她虽然不再年少,但不减风韵。

十月初,秋风刚刚扫过建康城,一道旨意便从宫中传出来,震惊朝野。新君下旨,令大理寺将时任建康令虞道济锁拿下狱,审问他身上关联的人口买卖一案。虞道济下狱,一时间朝中大臣都有些胆寒,纷纷私下忖度到底是虞道济真的犯了重罪,还是新帝要拿人立威。

虞道济下狱七天后,忍受不了牢狱之苦,老泪纵横,颤抖着声音坦白了罪行。

虞道济元庆十九年入仕,先在鸿胪寺,后调任都水监。都水监掌管舟船及水运事务,秦淮河上一切船只货物的查验登记都归都水监。正是在都水监任上,他开始了和潘如善的“生意”往来。虞道济只管利用职务之便,为潘氏货船在秦淮和长江各关卡和津口打开方便之门。绍元初年擢为建康令后,更是凭借建康令对京师民政的直接管辖,帮潘氏建起数处用来藏匿人员的窝点。

因为打通了建康令和都水监这两处关窍,潘如善贼胆包天地组建起打手,在城中绑人,为了不惹来风波,专盯流民和底层百姓动手。十年间,绑走二千余建康百姓,卖往北滦和海外,这一项“生意”的暴利,直接让潘如善近些年力压鹤鸣楼东家,成为建康城第一首富。

被绑的少男少女,约有小半在途中不堪折磨而失去性命……其余人终身几乎不再有可能回到大晛。

“虞道济,你的罪行,罄竹难书。”

赵执坐在对面,一边盯着有气无力的虞道济,一边放慢问话的速度,等专做审问记录的书吏全部将他的话记下来。

“你和那潘如善,到底怎么分利的?”

“六四分,我占四。”

“四分也是暴利了,那这样看来,你在京郊山中的两处别馆,还有你家乡的近千亩良田,都是贩卖人口得来的了。”

虞道济低着头,意识已经有些混乱,一时没有回答,这个赵执动作比他和潘如善都要迅疾。恍惚间一个模糊的念头涌上心头,大概是他以父母官的身份为恶过多,赵执是那个上天派来收他的人。

突然,监狱外的皂吏急匆匆地跑进来。

“何事?”

“赵大人,方才宫中的冯内侍遣人来传话,陛下已启程从宫中向大理寺而来。”

消息来得突然,监狱中正在忙的人俱是一惊。

“准备迎驾。”

狱中弥漫着腐臭之气,赵执正打算出去换身衣服,却听到门口内侍的声音通报:“陛下驾到!”随即内侍领着便装的皇甫震霆走了进来。

赵执和书吏狱卒全部下跪:“参加陛下。”

“都平身吧,无事,人口案牵动京师民心,我就是来看一看审得如何了。”

已经半昏迷的虞道济似乎听到有人来了,睁开浑浊的眼睛从狱室内向外看,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突然用濒临沙哑的声音低声嚎哭起来。

皇甫震霆没有过多看他,而是走到方桌处,拿起书吏记的招供文字。

“混账!”

读完那些文字,皇甫震霆吩咐道:“你们该干嘛干嘛吧,不要耽误公务。君刃,你跟我监外叙话……”

他叫了表字,很是亲近的叫法,赵执有些疑惑地跟在皇甫震霆身后,到了堂屋之中。屋内没人,赵执给他斟了茶。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我今日来大理寺一行,一是看看审虞道济的进度,二是有些事想交代你。”

“是臣疏忽了,未能及时向陛下表奏。”

皇甫震霆摆摆手,“你后续将结案陈词写好就行了,我要说的事不是这个。”

赵执躬身:“请陛下吩咐。”

“赵卿,人口案关系重大,此事交给你,我十分放心,这事目前交给谁都不会有你办得快。既已查到虞道济这个人,此事已经办得十分漂亮,依然给满朝臣工一个震慑。那么便到虞道济为止,不用再追查了。”

赵执心思急转,一时间却还是不好确定他是什么意思。

“你可懂?”

“臣愚昧,请陛下赐教。”

“朕的意思,审完虞道济,便在虞道济身上结案,此案不再审了。”

赵执从这声音中听到了一丝不耐烦。

“你既不懂我的意思,你就按照旨意办就行。本月之内,将结案文书交给我看。”

赵执一瞬间想到虞道济背后,还能有什么人能被牵出来?建康令官居五品,再往上,可就是六部长官和钱漱徽了……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你可听见了?”

赵执回过神,沉声道:“臣谨遵陛下旨意。”

“这便是了。记住这话,朕这就回宫了,辛苦了赵卿。”

皇甫震霆带着两位内侍,轻车简乘,很快消失在街巷尽头。

庭院中跪了一地恭送圣驾的吏员们方才心有余悸地站起来。

一位跟着赵执办事的书吏忍不住问赵执:“赵大人,没事吧?”

赵执:“无事,陛下就是来视察。你们各自忙去吧。一定看管好虞道济,不能让他提前死在狱中,要等待陛下的裁决。”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是。”

赵执连着忙碌了半个多月,连青溪宅都没有时间回去。现在旨意给他加了个本月底的期限,更加离不了身了。

赵执转身拿笔墨,信手写下一封信,信没有具名,但是能看出来是他的笔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