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盏万川(120)

作者: 秋水色睫 阅读记录

他吩咐门边值守的吏员,“替我将这封手书送到津阳门南元宅,交给慕氏布庄的元主事,让他转代为转交李秾。”

吏员接过手书领命而去,赵执又想起一件事,若是他自己去找李秾,是找不到的,他现在仍然不知道李秾住在城中哪里,在做些什么营生。

她正在做的事是她想做的事么?

第058章 蒹葭战事

李秾的回信是元骥替她送来的。几句话, 用清秀方正的字写在一方麻纸上。李秾说自己已然明白朝廷的意思了,再追查下去,牵扯的人也许就要使得这个朝廷伤筋动骨了。自己不至于这么天真, 水至清则无鱼, 末了郑重跟赵执道了谢。

元骥看这一来一回,竟有点密友间书信往来的意思, 便有意提示赵执:“郎主,你亲自到城中去寻李秾,自然便知道她住在哪里了。”

赵执正忙着,捏着那方黄麻纸,摆了摆手,匆匆回到桌案旁忙去了。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得, 以后元骥还要继续跑腿。

大理寺在十月底终结了人口案, 证据确凿, 潘虞二人罪行昭昭,宫中亲自批复死罪,着将二人立即问斩。

秋日肃杀, 李秾拎着一篮钱纸出了城外。城外山丘延绵, 她不知道柳兰卿母亲和弟弟的坟茔在哪一处,也不知道死后的柳兰卿会不会魂归这里。

李秾在一处长满枯草的山岗处站立, 听城内外簌簌而过的秋风。她把那篮纸钱一点点烧尽,最后哭了一场, 为那些卑微如草芥的人。

————

新帝登基数月, 朝中接连处置了几件大事。绍元先帝的梓宫正式葬入陵寝中, 礼部不久后为新帝择了年号。

国中改元, 昌祐。

新入大理寺不过数月的赵执因办案能力出色,又因大理寺正官出缺, 被提拔为大理寺卿,官阶正三品。

当第一场轻薄的雪在帝京上空飘落,秦淮两岸抹上淡淡银装时,人们仿佛才对年岁更替有了实感,昌祐元年,又是新的纪元了。

慕氏布庄在赵执的示意下更名为云影坊,他是彻底要抹去“慕氏”这个商号了,不过东家的决策不会怎么影响底下人。张掌柜、李秾和另两位伙计照例在坊中忙碌,忙着测试两种棉布的实用性。

雍州棉比起高昌棉虽然在柔韧性上差了一些,但纺织成衣后却更加耐寒。建康城冬日阴冷不输北地,李秾通过比对,还是认为雍州棉更好。

她得元骥和张掌柜的允许,亲自赶到雍州去了解当地的农户如何种棉采棉,最后做主购入了比高昌棉多两倍的雍州棉布。

李秾的预测没有错,入秋以来,坊中的雍州棉布果然更受欢迎。

东家赵执对城中的两家店铺似乎并不上心,他回来之后甚至都没有来瞧过,一切交给他信得过的元骥来打理。

除夕将至,元骥来到坊中,准备给大家打赏些银钱。

因天气寒冷,临街门脸只开了半扇门。店中只有两个人,小女孩阿棉正在一方小火炉处烤果子吃,而柜台后,李秾一个人坐在那里书写。

见他进来,李秾连忙站起来问好:“元主事,可是有什么吩咐。”

“没什么吩咐,就是来看看你们。这……东家还没说休假,他们三个倒是跑得很快。”

“张掌柜三人是有家室的人,向提前回家里过除夕。店中的事我一个人就照料得过来,因此张掌柜他们也就早些回家去了……”

元骥只是调侃,并没有生气的意思。

“你在写什么?”

“我在誊抄三年前的旧账本,这账本因放在柜中受潮,部分书页已形成粘连。若是再将原本继续存放下去,过个三五年,就看不清书簿上的字迹了。我今天闲着也是无事,准备将之重新誊写一份新的。”

元骥拿起她誊写的新账簿,上面是李秾写得一丝不茍的方正小楷。

元骥有些感慨,李秾在店中大半年来,店中的事务几乎事事妥帖。她聪慧勤奋。像是亲自去雍州采选棉布,重新誊写的账册这些事,她其实不用做到这个份上的,但是她能把很多事别人想不到的事都处置得很好。

元骥放下给李秾的东西,走到火炉旁暖手。

“元主事,我也有些事想请教元主事。”

“你说。”

“对于这个布坊,东家,也就是赵大人有什么打算吗?”

“为何这么问?”

“大人在城中的两家铺子,这云影坊和另一间香铺都在城中最好的地段,门脸宽阔,后院纵深很深,都是大店的规模。不过一年多来,两家店都没有把生意做大。后院的仓库极大,可以存放蜀锦千匹,也不会愁没有销路,不过张掌柜和我奉命去采购时,购入量都远少于库存能够容纳的。我想,是赵大人无心于此吧。大人取缔了‘慕氏’,只是留着这两间店铺有别的作用。”

“李秾,你真是个聪慧的人。你说的都是实话,不过,我也不知道郎主的计划是什么。郎主从来如此,他的心事和打算不会轻易跟人提起,我这个下属也不好问。郎主目前在朝中,得新君信任,我想他应该还是以朝中的事务为重吧。”

“原来如此。”

李秾有些玩味地点头,赵执若是以朝中的事务为重,不在意两家店铺的经营规模也情有可原,大概这两家店铺以后会派上别的用场。

“李秾,以你的天赋才干,留在这云影坊是有些浪费了。你要是有更好的去处,我和张掌柜必不强留你。”

李秾谦逊地笑笑,“元主事,李秾只是普通小民,哪有什么天赋,只是遇到事情愿意多想多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