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盏万川(174)

作者: 秋水色睫 阅读记录

赵执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不由问道:“看什么?”

李秾有一瞬的慌忙,“没看什么,”随即抬高了视线,“大人,你身后这株晚樱开得很好,蜀地和交广都没有这样的晚樱。”

赵执有一种直觉,李秾这几句话说了谎,可是他抓不到她的把柄。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你们两人怎么在这里站着?我老远看到你们,呆站着有半天了。”

两人闻声一同回过头去,是谢赓。

“今日李秾来找你,我也想听听她这次外出的所见所闻,就擅自来了,赵君刃,你宅中没有不便吧?”

“没有,两位里面请。”

赵执请两人在厅上坐了,李秾言简意赅地说,檀自明能够垄断京中的粮食,原因在朝不在野。

谢赓示意她:“你详说。”

李秾:“元庆年间,京师粮市尚有十几家米行。绍元之后,却渐渐被檀自明垄断了。粮米输送京中,运力最贵。檀家在外地采买的粮米如何运到京中,牛栏县滥用民力的事已足够显露许多真相。从阆水到长江,经长江而东,再入秦淮到达桃叶渡,这中间用的什么船,经过多少须缴纳货物税的津口,如何过的津口,恐怕都值得好好查一查。”

谢赓点头,连着问了她好几个这一路上遇到的事。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好久却没听到旁边的赵执说一句话,便都不约而同地停下来看他。

谢赓:“你怎么想?”

“我在想,我们低估了檀家在朝中的影响力。甚至,在宫里那位心中的影响力。我有直觉,这些事,若没有得到宫中的支持,恐怕也不会那么顺利。”

“直觉?”

谢赓随即想到,檀麟退了十几年,檀家人为什么能接连得到三位陛下的青睐,恐怕不是没有理由的,复杂的情绪漫上他心头。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你们两位,想到了什么?”

赵执和谢赓交换了一个眼神。赵执说道:“李秾,檀家的危险性,现在还未可知。”

“危险?”

“对,这个檀家,可能是轻易动不得的。”

李秾随即明白了点什么,三个人随即在厅内沉寂下来。

赵执看着李秾,“你先答应我一件事,现在起暂时不要自己去打探接近檀家,让我和谢继业先去碰一碰,看看他的底在哪里。”此前让李秾贸然出面,是他大意了。

李秾有些迟疑:“我吗?我孤身一人,檀家难道真的会注意到一位不起眼的民商?”

这时陈伯在厅外禀道:“郎主,院外有客来访。”

此时有客来访?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谢赓好奇:“你什么时候跟什么人有来往了?”

赵执起身到院外迎客,谢赓和李秾继续在厅上坐着。李秾看到来访的客人暗自吃了一惊,竟是祯王和长公主这对皇家兄妹。更加令她吃惊的是,祯王穿着件宽大的道袍,而皇甫初宜穿的却是一身男装。

不知道为什么,在看到皇甫初宜的瞬间,李秾悄悄往阴影里挪了挪脚步。她们都是女子,穿上男装却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没想到谢将军也在,实在是打扰了。”

谢赓连忙见礼问好。

祯王没有什么架子,像普通客人一般聊起来:“去年秋日,我和初宜在钟山汤泉和赵寺卿偶遇,畅谈了半日,听闻赵寺卿家中有一把紫杉弓,是赵寺卿自小练习骑射用的,至今完好无损。初宜一直念念不忘,近日一直求着我带她来看看这把弓。她一个女子家,不知为何会对弓箭感兴趣。我拗不过她,今日就冒昧带她来赵寺卿府上打扰了。”

赵执:“两位殿下请坐。”

谢赓想起赵执的那把旧弓,“他的那把紫杉弓,少年时我见他用过几次,确实是把不同寻常的好弓。不怪两位殿下好奇,我也是许久没见了。”

皇甫初宜被兄长一番说道也并不着恼,笑意盈盈:“你看吧?谢将军也好奇!我听京中的郡主们说,谢将军和赵大人曾在年少时一同北上从军!可惜我是女流,你这么大没有离开过京城,要不然我也想上西北战场去看看狼烟烽火,那定是快事一件!”

“在下那把紫杉弓,乃是旧时赵府中一位巧匠所制。因杉木原材难得,制作技艺高超,所以经久耐用。两位殿下既要观看,我这便叫人取来。”

赵执示意陈伯去将旧弓取来,李秾不便在厅上久站,看这里没她什么事,便悄悄退下,到西厢帮陈婶一块儿沏茶。

陈婶沏好茶,说话间又转到外间忙去了,请求李秾帮忙把茶端到厅上。李秾将茶盏放进漆盘,尽量神色自然地端到厅上,先递给两位殿下。

皇甫初宜看了李秾一眼,只觉得此人貌似有些眼熟,但因为那天在钟山并未在意,因此一时间并未认出她来。可李秾却多少有几分局促。同是女子着男装,这位长公主虽为皇家女,也有种种身份束缚,却如此明媚大方,而她多年掩饰躲藏,恨不得将身上的一切特征都抹去。

陈伯将紫杉弓取来,赵执用软布擦去上面的微尘,递给祯王赏鉴,祯王却先递给了身边的皇甫初宜。

皇甫初宜将那弓拿在手中细看,突然问道:“我想斗胆请问赵寺卿,今年年岁几何?”

她问得突然,赵执一时语塞:“这……”厅上的人都语塞了。

皇甫兆玉斜睨胞妹一眼:“哪有女子到人家做客,当面问人家年岁的?”

“这又有什么?哥哥,我看这紫杉木上的光泽,有岁月积淀的痕迹,因此想问问赵寺卿几岁开始用这把弓的,用了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