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家夫君有点凶(91)

毕竟,今年也不用他们一家去服劳役。

二弟和三堂弟因为小哥儿被卖的事情,有点埋冤他,但是这能怪他吗,谁让他们两个夫郎生了小哥儿。

好在今天这个看好戏的事情,让他们兄弟三人紧张的关系缓和很多。

毕竟,沈意才是他们的敌人。

一致对外,自然内部关系会团结起来。

“我们这次不用服劳役,毕竟以前我们年年都按时服劳役的。”沈大秋笑着开口。

沈意听到后冷哼:“你也好意思开口,所谓的年年,不都是我去的吗。”

“今年,怎么着也该轮到你了。”沈意提醒。

沈大秋听到后哈哈哈笑出声:“你小子放心,今年绝对不会有我们。”

“族长……”还不等沈大秋把话说完,他突然瞪大眼睛,不敢相信的看向不远处高台上站着的捕头。

此时,高台上的王捕头,正在念里正陈林提供的服劳役名单。

而且,正正好念到沈大秋。

“老沈家沈大秋,快点出来,带上东西和家人告别。”王捕头开口。

沈大秋听到后一脸不敢置信,他看向阿爷张柳,又看向阿爹张小春,你们不是说今年我们家不用服劳役吗。

为什么,为什么我会在上面?

王捕头继续往下念:“沈意家,沈意。”

“好了,名单念完了,正好三十个。现在,愿意出钱的,可以把钱交上来,没钱的,那就带上东西,过半个时辰,跟我们走。”王捕头朝着下面闹哄哄的人群开口。

沈大秋听完后,直接腿软的靠在墙边,站都站不起来。

他从成年后,就没有去服过劳役。

都说劳役很苦,很苦,死亡率很高,他不要去……

“阿爹,阿父,我不能去,我,银子呢,我们家银子,我交银子。”沈大秋拽着张小春崩溃的喊。

沈意把手里的袋子交给陈高山开口道:“这个斜挎包,里面有一些杂粮饼,还有一小包盐一小包糖。中午太热,汗出多了,就加一点点盐和糖进去喝。”

随后,沈意把脑袋上的斗笠拿下来,拍在陈高山脑袋上。

干完这个,沈意朝着林大喊道:“林大过来。”

林大正在和阿爷阿爹弟弟告别,听到沈意的叫声,他拿着小包裹和竹水壶跑过来。

“沈意。”林大喊道。

沈意指着陈高山道:“你去服役跟着陈大哥。”

随后沈意又压低声音给两人讲到:“我在包里放了三两银子,该使钱的时候使钱,该买吃的时候买吃的,别省着。”

“来,斗笠带着,能挡雨,也能遮阳,每天水要带足够。我还准备了薄荷干叶,你们不要喝生水,要记得煮开。包裹里有个小锅,早上早点起来煮好水,记得在里面放一片薄荷叶,可以解暑。”沈意一一交代。

“包裹里还有一瓶小药丸,如果你们中暑了,头晕恶心想吐。就那五颗吃,记得,别随便给人,没有多少的,价格很贵的。”沈意特地交代了一句。

交代完两人,沈意才跑到前面高台前。

他把自己的户籍木牌拿出来,随后拿出五两银子开口道:“王捕头,这是我的银子。”

王捕头接过后满意的笑了,在五两银子底下,还有两钱银子,很上道的小子。

不动声色的把银子收起来,王捕头拿起毛笔,把沈意的名字划掉。

另外一边,沈大秋崩溃,他自己手里只有三两银子,不够。

张小春安抚儿子,陈高山带队,隔壁林大也去,不会有事,肯定可以安全回来的,再说,他现在也没银子,没办法帮儿子……

主要是张小春不敢,他家老二现在因为小哥儿被卖,对家里意见很大。

他敢拿钱帮老大,老二夫郎说不定敢把家砸了。

第 41 章

张小春的安慰根本没用。

所有人都说修路死亡率不高, 但是不高,那也是死亡率的,他是酒楼的跑堂。

从来没有大夏天的在外面暴晒过。

中暑死亡, 光想想沈大秋就很崩溃,他会死的。

何况, 如果他去服劳役,那他的酒楼跑堂的工作岂不是要丢。

“阿爹, 阿爹我知道你有银子,你有的,我一年能赚七、八两银子,一旦我走了, 工作肯定要丢。阿爹, 阿爷你们帮帮我。”沈大秋抓住阿爹的衣服不放。

眼看着沈大秋快要把张小春和张柳说动了。

张柳脸上表情开始松动。

沈二秋家的夫郎王雪脸色变大无比难看。

在家里小哥儿被卖那一刻,王雪就已经破罐子破摔, 明明家里有那么多地,阿爷肯定还藏有银子,阿爹手里肯定也有藏着。

何况, 就和沈意骂的那样, 家里猪都能卖三两银子,还有沈意那些孝敬粮食,存粮, 怎么可能交不了人头税。

沈意厉害, 能赚钱, 王雪妒忌也没用。

现在,王雪就盯着沈大秋, 沈三秋和他家一样,也被卖掉一个小哥儿。

人就怕患寡而患不均, 凭什么他们的孩子被卖,而老大家的两个孩子屁事没有,怎么可以,怎么呢。

“阿爹,家里别说没有银子,就算有银子,修个路而已,谁家不是去服劳役,你看看,整个村子,就秦墨一个舍不得夫君,才交银子。其余人全都去服劳役,何况,五叔读书不要银子的啊,现在家里有钱,就该留着给五叔考试用。”王雪拉着他现在仅剩的一个儿子开口。

王雪目光扫过三堂弟的夫郎蒋甜。

将甜现在也是恨毒了老大家的,凭什么他的孩子被卖掉给这些人交人头税,孩子不是从他们肚子里出的,他们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