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
钟声响起。
叮咚铛——
大钟小铃的声音交替回响,阮文眼前又浮现出一幕幕场景。
白色的猫儿悠然晃动着它蓬松的大尾巴。
它宝石一般的鸳鸯眼一边是天一样的蓝,一边是森林一般的绿。
“喵——咕噜咕噜。”
猫儿在她脚边转着圈,蹭着她的小腿,不时抬起小脑袋来,用那双充满悲悯的眼睛瞧着她。
『孩子。』
白猫没有开口,但它的声音完整无误地传入了阮文的脑海里。
『没事的,有我陪着你。』
猫儿会用它厚实的大尾巴盖在阮文的身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轻轻拍着她,哄她入睡。
而阮文,她总是抱紧白猫,轻抚它油光水滑的毛皮。
……她怎么就忘了呢?
她怎么敢把它给忘了呢?
明明她称呼它为:
『仙君。』
第066章 猫妖传17
南诏地处西南, 是一处远离中原战乱纷争、偏安一隅的所在。
这里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有许多中原人不曾见过的牲畜与野草,也因此各族首领相继率部前来争夺此地。
旷日持久的混战后, 各族在此缔结了兄弟盟约, 并奉大首领为南诏王。南诏由此建立。
南诏部族众多,一座山上, 山顶山腰山脚住得很可能不是同一族。
然而各族虽有混居,亦有通婚,但信仰依然独立。
在南诏,人们信仰“本主”。
不同部族信仰的本主不同,有些部族甚至信仰着多个本主——对南诏人来说,自然之力值得敬畏, 祖宗智慧值得钦佩, 神君仙人高不可攀, 英雄贤主可歌可叹。
南诏人信仰一切自己认为值得信仰的本主。赞颂一切自己认为值得赞颂的神灵。
也因此在这里,即便有人天生异能、言语疯癫,也不会被指认是妖怪化人、冤魂附体。即便山间河面有精怪出没, 只要未对人造成伤害, 便也不会有人闹着要去除妖捉怪。
这里是难得的,众神和谐相处之地。
一日, 一只巨大的玄猫叼着一个襁褓悄无声息地来到南诏一位大长老的家里,把大长老吓得三魂丢了七魄, 整个人摔倒在地差点儿爬不起来。
须发皆已染白的大长老年过花甲, 她只在年轻时见过这么大的动物。
当时是山上下来一只吊睛白额虎, 那白额虎在山腰咬死了半寨子的人, 还要继续往山下的寨子去。
山腰寨子里残存的青壮分头向周遭寨子求援,最后附近精壮尽出, 总算是杀死了那畜生。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二十几号青壮折在了那白额虎的巨嘴大掌之下。
而这玄猫,竟比那吊睛白额虎还要大上一圈。大长老毫不怀疑猫儿一掌下来,自己的脑袋都会跟个球似的弹飞出去。
竖瞳微眯,玄猫放下襁褓。它长长的尾巴环住自己并拢的四肢,看起来并没有要攻击人的意思。
这让大长老忍不住在心里拍了拍自己的胸膛,也让大长老忍不住偷眼去看玄猫身后的门框窗框。
不论是门框还是窗框,都未有损坏的迹象。
于是大长老明白了:眼前的玄猫绝非俗世里的畜生。
果不其然,那玄猫张口,发出了人声:
“这孩子是为神所爱之子。”
“她会是南诏神女。”
神女……!
大长老心中惊骇,去看那襁褓中的孩子。
只见那孩子似乎也被对话声吵醒了,居然伸长手臂打着呵欠。末了对上大长老的视线,又“呵呵”地笑了起来。
看到那孩子的瞬间,大长老理解了“为神所爱之子”的意思。
从这孩子身上,她能够感觉到那种奇特的吸引力。那是一种会让人会忍不住用慈爱长辈的目光去注视这孩子的古怪魅力。
啊啊,神女,这位果然是神女……!
不由自主地将襁褓抱入怀中,再捧高过头顶。大长老泪水涟涟,口中不断念诵着祷词。
待她回过神来,玄猫早已消失不见,而大长老依旧怀抱孩子,向着玄猫来时的方向深深叩拜。
——这便是小文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为何能不受任何质疑地成为南诏神女、连瑶华公主都要成为其挡灾替身的始末。
小文也不愧为神女。
自打玄猫将小文送到南诏,南诏果然前所未有地风平浪静。
往年冬日,少则数人、多则数十人都会埋骨雪山。这些年里雪山对待外乡来客却是格外温和,少有行商人会迷失在雪山之中不说,偶有途径雪山却恰逢暴雪之人,也会被人发现在山脚之下。
就连幽牢山那座南诏人自己都不敢进入的深山,这些年都不再吃人不吐骨头——传说战败的幽牢王在幽牢山中立下诅咒:非幽牢一族者进入幽牢山,必遭厄难,十死无生。随后幽牢王率全族自尽,幽牢一族的冤魂盘踞在深山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敢于踏入幽牢山的活人。
小文早慧,一岁便能说出完整的句子,三岁便已日日去幽牢山附近巡山。
凡有误入幽牢山者,皆会被她带出。被带出者不会遭遇厄难。
因好奇或是求财而踏足幽牢山者,小文虽也会将人带出,这些人却还是免不了遇上些倒霉事情。
一般的平头百姓不知小文来历,只当小文是大长老假借“孙女”名义带回家来的老来女,还以为小文身上的神异皆来自大长老——大长老也履巫祝之责,据传有些能与神灵沟通的神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