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食方(113)
说的正是游手好闲三人组,这两日圣驾来了,他们反而是不敢来了。这食摊计划,不能就此崩了吧。
萧鸣笙拿了一包红曲往外走,预备去灶房煮粥。
阿草跟着,帮着淘米,又纳闷:“郡主,那猪头……是要像兔脑壳一样吗?但是,我觉得它毛毛很多,味道也不好。要是拿去红烧,也怪费劲的。”
“不红烧,我换个法子做。吃来有一丝丝甜,你喜欢吃甜的,是不是?”
“是……嘻嘻,只要是郡主做的,我一定会喜欢吃的。”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
萧鸣笙要做的,是一道糟肉。
不过与传统闽菜不同的是,酒糟无需封坛发酵。她曾听一位福建友人说过,这酒糟肉,堪称是童年噩梦。
但她家祖上,与福建也大有渊源,也有一道糟肉。这是她从小吃到大的美食,周遭同龄人也是如此。有一位女性友人结婚后,甚至因为过于怀念,终于在第二年过年的时候,自己动手做了一回。
“和我妈做的差不多,真的,我都没想到糟肉这么简单。”这是那位好友的原话。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萧鸣笙想的是,卤鹅实在是费时费力,若是能用一道糟肉来分一分市场,能轻便些。
做糟肉,第一步就是先煮粥,不用在意什么米,就是日常家里煮粥用的普通大米,煮出浓稠些的白粥,在高压锅——这里没有高压锅。
萧鸣笙看着日渐丰富的灶房,也露了笑,没高压锅,但是有厨子的眼。
煮到沸腾米花刚开时——若是高压锅,便是那排气阀一动,便关火,再等气消。
静待米粥放凉的功夫,把猪肉洗干净,再切成约莫是两寸宽,六七寸长的肉条,下锅煮,只需加少许的盐,添些味道。
此时,她需要一个宽肚的坛子来装那放凉的米粥。不消说,卢妈妈的百宝库房一定有。
方才已经洗干净,在廊下晾干。
阿草搬回来时,卢妈妈又是一阵叮嘱,“你小心些走,台阶台阶……别把郡主的坛子摔了……”
“我晓得,卢妈妈你快去清点东西玩吧。”
阿草脚步快,将坛子放好,也听郡主的,米粥倒进去,也看着郡主直接将红曲米放入米粥里,搅拌开还是一粒红一粒白,谁也不挨谁,看着像是某道夹生的粥。
若是卢妈妈做的,阿草此时已经要笑出声了,“郡主……这个红……”
“红曲。”
“嗯,红米,是不是忘了煮一煮了?”
“不用,就直接放,你去把盐罐子取来。”
萧鸣笙也往里头放了一些盐,份量无需多,少量多次,这次要是淡了明日还可补救。
最后一步,直接将煮好的肉条放进去,交给时间去发酵。
“就这样吗?”
预防老鼠掉进去,萧鸣笙又找了个透气的竹筛盖上。家里能用的那些,竹篾都太紧实了。
正好,工部运来的竹子,似乎是多了些,可以再修篱笆,巴巴来问袁志是否要留下。
袁志冷眼一看,哪里是多的,不过就是要留下,这些人,脑子和嘴也不知是怎么长的?
今日,篱笆还没修,竹子便派上了大用场。
袁志要刀将竹子破开,再削出细长的竹片,由着阿草编出几个网眼稀疏的筛子。
大小都是比照着家里的坛口来的。
她乐于做事,这样便同大家是一样的。好不容易等郡主走了,阿草小声问了袁志:“大哥,郡主最近一直在给我找大夫吗?”
袁志动作一顿,险些划伤了食指。
“我的头……”阿草也苦恼,“我知道里面装了很多东西,要用的时候,就是拿不出来……”
萧鸣笙回去装了一篮子板栗出来,正听到了阿草的话,袁志也看到了她。她神色如常走过去,“拿不出来也不要紧。你看,从前我的箭术多好,是不是也像你一样拿不出来?连崔大人都送了他初学的弓箭过来,照从前,我一把就能将他的弓给折了……”
“嘻嘻……郡主,我就知道。”
大抵是这样的类比,阿草一下子就懂了,忽而眨着大眼睛。
萧鸣笙也无奈。初来那几日,从阿草的只言片语里,能推测出原身不待见崔家。
也不知是西北骨子里的自由不满这桩赐婚,还是旁的原因。
萧家人正剥着栗子,一部分,是萧鸣笙用来哄阿草的糖炒栗子。
一部分,则是要与鸡相配。
而卢妈妈则是在一旁,不忘初心问了一声,“郡主,这能煮粥吗?”
“……能。”
栗子与粥,能配伍。
萧鸣笙再看一看卢妈妈欣喜的面容,忽而也跟着笑了笑。
“不如午食就做一道栗子鸡粥吧。省下的柴火,炒栗子给阿草吃。这才是勤俭持家的法子。”
……
送来的鸡,是宰杀干净的整鸡,萧鸣笙让阿草剁开时,卢妈妈在一旁看着,要将肉全部起出来给郡主煮粥吃。
一整只鸡都放进去煮粥,也不太现实。萧鸣笙口味偏清淡,但是得照顾袁志和阿草。
大鸡腿和鸡胸部位,大块切开,用姜葱料酒在锅里小火慢煮一刻钟,捞出过一过自山上而来的山泉,急速锁住鸡肉的水分,也能让肉更加紧实,切块备用。
最最难得的,大抵是这胡瓜。
内侍省送东西的,还是福公公。前两日被天子用弓箭一指,他早已是死了上百回。
今日送的东西,无一不精细。
“冬日里,怎么有胡瓜?”没旁人在,阿草心直口快问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