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园食方(114)

作者: 坐夏 阅读记录

只见福公公的腰是更弯了,“回姑娘话,这胡瓜,是温汤监新进的。那儿有温泉,也盖了房屋,温房里暖和,胡瓜已经是到了季节,都争先长了出来。”

反季节的胡瓜,原该是到了初夏才有,珍贵异常。

萧鸣笙就是有心想生啃一根,也得掂量掂量时下节气。数九寒冬,这一根生冷的胡瓜下肚,前儿吃的苦药都白吃了。

不能大口大口嚼着吃,但切成丝,放在口水鸡下面垫垫,好看又解腻。

切丝,阿草不用看也能切得又细又均匀,铺在盘子上,再摆上鸡肉。

萧鸣笙预备了两个调料碗,一碗放上姜葱末,用热油浇透。一碗则要复杂些许,少许的盐、酱油、糖、香油、花椒油、油泼辣子、芝麻酱、陈醋和熟芝麻拌匀。分别浇在鸡肉上头,红通通的口水鸡便成了,香气扑鼻,令人胃口大开。

萧家开饭早些,本是要开饭,正巧道长来了。

左右那粥的份量是多的。

有了道长在,阿草他们便没同桌吃着。

萧家的正屋,云来道长低头吃着热乎乎的栗子粥,并不多话。

萧鸣笙怕烫,反而是在等粥凉。“这道鸡肉,底下还有胡瓜丝。道长多吃几块。”

云来道长是崔家子弟,对冬日有胡瓜也并不惊讶,似笑非笑道:“上一回吃,还是在炎炎夏日。不想皑皑冬雪也有胡瓜可食,可见国富民安。”

“……道长,我能说几句话么?”

第061章 糟猪耳朵

“贫道又没把你口封住。”

“……我想着, 虽然道法自然,但是,或许我们能克制些。”

“克制?君子慎独,那是儒家的教诲。儒家经典又关我道家什么事呢?”

“……”

与古人论经, 是萧鸣笙做过的傻事, 与个怼天怼地的道长论, 这是最傻的。她闭口不言, 去吃栗子鸡粥。

刚吃出味道来, 只听道长评价道:“栗子软糯香甜, 白米吸足了鸡汤,好吃得很 !”

萧鸣笙暗自发笑。来自傲娇道长的找补。这夸赞, 也硬邦邦的。

她不断盘算着:崔大人似乎才二十有几, 道长的年纪……还没到知天命。然而那梳得齐整的混元髻也藏不住两鬓白霜。

“看什么?”

“……白发。”

“哼!”

虽然已经修了道, 静了心——道长这心, 明眼瞧着就不太安静。

“咳咳……我失言了……”

萧鸣笙一咳,反而是让振振有词的道长败下阵。他也将预备好的说辞缓缓相告, “如今在吃什么药?”

“就是道长给的丸药。”

“宫里给的呢?”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

仿佛是怕苦没吃药被抓包,萧鸣笙攥着帕子,眼珠子一骨碌, 云来道长便笑道:“你这样信我, 倒是教我汗颜了。我这医术,原本是为了六郎学的, 谁知上天垂怜, 小儿自幼康健, 为了给他积福, 城中小儿的病,我都竭力去看。”

“那道长往年在城里开义诊的摊子么?”

“观里有。”

萧鸣笙默默颔首, 云来道长又接道:“如今,我也不好躲懒,今夜就要回观里去了……”

“往后还来吃饭么?”

萧鸣笙的情绪尚可,反而是把见过风风雨雨的人问懵了。满腔的愁绪也化作了笑谈,“吃,你连胡瓜都有了,往后指不定还有什么好东西呢,路过就来吃。”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就该好好吃一顿,好叫这丫头知晓,不要平白无故招人吃饭。

临走前,萧鸣笙装了满满一竹筒的糖炒栗子,“放在温碗里,好是好,就是怕磕了碰了,还不如竹筒简便。道长带着路上吃吧。”

栗子还是温热,散发着幽幽的甜香与果仁的香气。他没再推辞,叹道:“这个好,有市集的烟火气。很像我少年时从学堂偷跑去西市买的栗子。”

也像他去市集给小儿看诊时随手买来逗六郎的栗子。

萧鸣笙也笑眯眯将糖炒栗子的方子说出来,“想来我便是与市集上的摊贩想一处去了。将栗子清洗干净,用锯齿刀在背后划一刀,加水没过表面,这样就得到了熟透的水煮栗子。”

“在碗里放一些油,再放糖,用杂糖就行。倒进锅里,把栗子翻炒仔细,务必每一颗都沾上糖。”

阿草也喜欢这位凶巴巴的道长,瞧郡主说久了要咳嗽,便将剩下的步骤也说了出来。

“这方子好,”云来道长也借此打量了阿草,“你这丫头,也好。”

说郡主的方子好,阿草与有荣焉,小腰一挺,好不得意。但说她好,阿草反而是不好意思低下头,小声咕哝:“将军怎么也和将军一样,爱打趣人。”

“那可不是么?”

道长也没纠正她的称呼——叫道长,萧鸣笙也与有荣焉,“自然是好的。”

——这是株能开洁白如珠的花,不是道旁的野草。

“道长的观里有茉莉花么?”

“似乎是有几棵。你若是要,下回六郎来,便叫他去挖几棵。”

“……道门清静之地,崔大人如此行事,好么?”

“我种的花,我还不能做主了?”

……

如此,移栽茉莉,提上了日程。

门外荷花池的水,淅淅沥沥接了进来。池子大,一时也没接满。

送走了道长,阿草蹲那儿看了好一会儿,“郡主,这池子水满了怎么办?”

“满了,便告诉崔大人去。工部的人,不敢在这节骨眼做豆腐渣工程的。”

“做豆腐?”

一说吃的,阿草也兴奋起来,萧鸣笙也盘算着豆腐的事。

上一篇: 施微 下一篇: 此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