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食方(131)
崔明端查看了历年贡品的单子,才知这几日是青鱼上供时。冬日水冷,青鱼不爱动弹,最是肥美。
她在练箭,很适合吃一吃鱼眼睛。
种花家向来讲究以形补形,萧鸣笙也不知崔大人是误打误撞了。
但是大雪日送来的青鱼,是该好好料理一番。
分给她的青鱼,足有一小竹筐。
卢妈妈和阿草都是第一次看见,无比稀罕。萧鸣笙有些纳闷:往年自己不得天子重视,鲜活名贵的青鱼不分给自己是情理中,但今年境况是稍有变化吧?即便不分一筐,一两条总是有的吧?难不成崔大人是督促送鱼的?
但转念一想,光风霁月的崔家六郎不像这样傻乎乎的。
萧鸣笙让客人坐着烤火,甚至是贴心送了几本经史子集,“外头雪大,大人留下吃午食吧?”
眼瞅着人起身,崔明端口微张,“客随主便,郡主不必费事。”
“晓得晓得,大人自便就是。”
……
萧鸣笙应得顺畅,心里已经有了几个食方。
一同送来的,除了青鱼,还有几只螃蟹。
按理来说,她一个养病的郡主,理当是不适宜吃螃蟹的。但东西在,说明份例如此。
看来,这箭,还是得好好地练。
皇家的异姓郡主是难当了一点,但福利是真不错——这得是她得宠的情况。
这时代,有些东西,钱能买到。有些,便只能靠命了,这与生俱来的命。
她一个穿来的小厨子,又没有推翻帝制的能力与野心,不得不认一认了。
将青鱼宰杀后,小心剥取出附在鱼肠上的两叶鱼肝,剩下的鱼肠则是收拢在一个旧木盆里,预备深埋在照殿红下面。这可是上好的花肥。
撕去两条黑线,有两条不慎沾上了青蓝色的胆汁,萧鸣笙也切了。如果为了一时俭省,便会让整道菜都沾上苦味,实在是不值当。
鱼肝难得,足足宰了十五条青鱼,才凑够一盘。洗干净后,用葱姜黄酒浸泡半个小时去除腥味。
这时间便将用锅煎一煎鱼头,煎透,再转到砂锅去,加入切好的冬笋片和豆腐,中火熬制。
她取了中间的鱼段,让阿草帮着处理,去皮取刺,再细细剁成肉泥。
“郡主,这个也要做成香肠吗?好贵的,是好东西,还是留给郡主自己吃吧。”
“不做香肠,做鱼丸。是好东西,留着我们自己吃。”
这下,阿草更是干劲十足,挑的一丝不茍,就怕有什么漏掉的鱼刺卡了郡主嗓子。
剩下的几块青鱼,萧鸣笙抹了一层盐,预备留着明日再吃。
因着要招待贵客,崔家六郎又矜贵,萧鸣笙没用上鱼尾这样难吐刺的部位,打算留着夕食自家红烧了吃。
最最要紧的鱼肝,腌制好后,下锅滑油,快速定型,锁住水分。用上拆分下来的,蟹黄蟹膏。保持鱼肝的形状不散,只能颠锅一次,两面煎到黄而不焦,放入萧家吊着的高汤,烧透入味。[2]
蟹粉青鱼肝出锅时,崔明端在堂屋也坐不下去,本是要打发阿藤过去搭把手。
阿藤也为难,“奴才方才去看过了,嬷嬷和阿草都在,就是袁侍卫,也在烧火……”
他去了,就光占了灶房的空位了。
崔家主仆坐立难安,萧家的青鱼盛宴终是上了桌。
有蟹粉青鱼肝、红烧青鱼、鱼头豆腐汤,怕吃腻了鱼,还有一道芋头蒸排骨。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都不是什么费功夫的菜,摆上来,也尽是家常的样子。
萧鸣笙分了一部分在灶房给卢妈妈他们吃。
阿藤要伺候着布菜,她有心让人也跟着去——
“这儿不用伺候,去用饭罢,谢郡主赏。”
崔大人很会御下,这便将人打发走了。
萧鸣笙哑然失笑,也示意他坐,揶揄道:“那我这儿可没有丫头给大人布菜——”
话未完,崔明端倒朝她阔步走来,直教人惊得后退一步。
“郡主怕臣作甚?”
“……”
萧鸣笙真真是冤枉的。她已然是换下了处理青鱼时的外衫,但冰天雪地又没有浴霸来洗个澡,身上多少是留着些味道的。
她面色有些为难,崔明端更是告罪道:“郡主千金之躯,为臣预备饭食,已经是臣莫大的福分,臣若有一丝不敬之心……”
“大人可别学旁人赌咒发誓。”
“……”
她性子活泼,徒让预备了满腔话语的人无处施展。
崔明端只能将揣在袖中的东西递了过去。
一只手炉,个头比她素日用的那只大了一些些。外头罩着的套子,在雪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粗鄙小物,郡主拿着暖暖手。”
方才她换完衣物过来,确实没将手炉带着。
萧鸣笙犹豫了一瞬,看清上头的松柏,莫名笑了笑——
如同松林间吹过的风,高远而舒缓。
这是那句古语的大白话,确实与崔大人很相宜。
她没再客气,抱着它入座。
有了手炉在,崔明端便做起了布菜的活,为她盛了半碗的鱼汤,尚且要提醒一句,“小心烫。”
调羹也是轻轻放在一侧。
“嗯,大人也别忙活了,尝尝这一道蟹粉请鱼肝——”
也不知是哪里说错了,头顶的威压好像重了重。
“莫不是大人不能吃蟹。”
身强力壮的崔大人自是能的。只是不能吃的某人全无自觉。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郡主在病中,大抵不能吃蟹。”
“我晓得,这是给大人做的。”萧鸣笙脱口道,“快尝尝,这要是冷了,可要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