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园食方(133)

作者: 坐夏 阅读记录

柴氏也是开门见山问道:“妾身看崔大人匆匆而来,莫不是去了城外?郡主可有什么话带给妾身?”

荀二郎怀里还抱着个小姑娘。兄妹二人是双生子,人小鬼大又心意相通,一听是郡主,便晓得是那一位神奇的郡主——

城里的厨子,都没她厉害。郡主能做好吃的面包……

这刚要起身的小姑娘,霎时眼泪汪汪。小郎君也是想到这茬,又对着崔明端的嗅了嗅,仿佛只招人的小狗狗。

这连番动作,不说是柴氏没眼看,连荀二郎都打趣道:“犬子犬子……从前只道是自谦,今日真真是让崔兄见笑了。”

幸好荀小郎君也不是绪安那朵招人的大花,否则得说一声:“本公子长得好笑吗?”

上回柴氏特意去了一趟梅花坞,崔明端也有意让萧鸣笙在京城里多个友人,便美言几句,“山路难行,嫂夫人便是记挂着,也得等雪彻底化了再去。”

闻言,柴氏也焦急望着大雪天。自己在家,有两个孩子相陪,还有荀二郎——也不知他那日是怎么了。近来黏人得很,还说犬子,他就是个大犬。

床榻间,情事缠绵,也让人恼!

柴氏借故带了孩子们出去,让他们说正事去。

崔明端今儿过来,其实也算是受她所托。

柴氏送的礼物丰厚,萧鸣笙回了礼,但觉着还是轻了。

在装鱼丸时,她念叨了一个食方。

而崔明端这会儿,也学着她借花献佛了。“我带了一些鱼丸过来,天寒地冻的,要借小郎君的福气,吃一碗玉茄鱼丸汤了。”

玉茄入菜,荀家往日也会做。但今天要宴客,荀二郎又让人将炉子搬了过来,食材是厨娘们切好的。

香菇、胡萝卜也分别切成小丁,鱼丸也清洗好备用。

“崔兄既是说了个方子来勾人,又说这法子简单,可是要亲自下厨,不然可别带坏了犬子。”

荀家犬子在一旁嗷嗷待哺。

崔明端算是赶鸭子上架。要是让他一口气做数十篇诗文,都不在话下。但是,下厨,还是头一遭。

柴氏也拍了拍荀二郎的肩膀,谁知他不正经,捉了妻子的手,耳语道:“我晓得夫人想与郡主交好,我这不是也在给郡主送人情么?”

“呸,什么叫想?我与郡主,本就是相见恨晚,比你们这二十来年的情谊还好呢……”

手,却是被不轻不重捏了捏。

荀二郎呼吸霎时重了几分。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呸,好生不要脸的儿郎。柴氏将帕子甩他脸上散火,又轻咳一声。

崔明端再手足无措,也有阿藤帮着,锅里下了油,再下葱姜蒜爆香,一股脑将香菇丁和萝卜丁放进去炒香。

底下炭火足,锅里噼啪作响,让端方君子也急了,赶忙舀了一大勺水放了进去。

荀二郎捧腹大笑,谁知,除了妻子怒目而视,心肝上的两个小人也在瞪他:“爹爹都不会做饭,还要笑话崔叔叔,羞羞羞……”

荀二郎:“……”怎么着,这食方也不是多稀罕,这也还没吃上?怎么一家子就被崔兄勾走了?失策失策。

锅里再热闹,下了半锅的水,便好了许多。

这会儿,崔明端也稍稍喘了口气,靠着过耳不忘的本事,下了酱油、盐,再加几勺玉茄酱,最后一样,便是糖了。

他稍稍一顿,舀了一勺,搅拌均匀。等着开锅后放入鱼丸。

玉茄酱煮汤,酸甜适中,孩童都能吃。故而,她才念叨着这个食方。汤汤水水不方便外带,幸好他也不是只会读圣贤书。

越想,唇角越发弯了去。

“崔叔叔,你好香啊……”

“错啦,是这个汤好香……”

兄妹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崔明端亦是翘起了唇角,让他们远一点,将鱼丸和玉米粒放进去。

锅里红通通的,再咕噜噜冒着泡,该把鱼丸放下去了。

崔明端抬眸去看一眼荀二郎的“犬子”,怜爱之心大盛。

原是掌了勺,便想养人。也不知她操持今日饭食,是何心境?

雪白的鱼丸,带着一同作配的金黄玉米粒,咕噜噜在玉茄汤里翻滚着。

——丸子浮起来,便可出锅。

她的絮语,犹在耳畔。再细看其中,崔明端眉眼尽是柔情。

荀二郎直呼酸酸酸,偏偏他的犬子还没到能领会复杂语句的时候,义正词严纠正道:“明明是酸甜的,爹爹是不是牙不好了?”

“要少吃饴糖。”小姑娘又补上一句。

随着小兄妹一唱一和,崔氏鱼丸汤总算是出了锅。

崔明端掌勺,一人分了一碗。

因着这鱼丸是郡主给的,荀二郎比两个小家伙还期待。他按着两个小的,让他们记得吹气,堂屋里一时呼声大作。

不料,第一个被烫着的,是柴氏。

她着急吃,舌尖被烫了一下,吐着红红的舌尖,荀二郎赶忙是起身去看。

原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偏偏两个小不点又不约而同捂了眼睛,可惜漏了个大大的指缝,又指点崔明端:“崔叔叔,快捂眼睛。”

崔明端:“……”这下,真真是酸的。

他在荀家,当真是多余又碍事。

他不捂眼,只是垂首,凝神去看眼前的玉茄汤。汤汁浓郁,香气扑鼻,好不容易吹凉了,入口一尝,酸甜可口。

盐没放多,糖也没加多。

果真是个简单的方。

而这道汤最最关键的,便是那些鱼丸了。形状不甚规整,她说,是将青鱼肉泥聚成一团,由虎口挤出来,直接掉到水里滚熟,讲究一个快准稳。

上一篇: 施微 下一篇: 此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