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园食方(134)

作者: 坐夏 阅读记录

他垂眸看着自己的虎口,霎时面一热。

早知如此——

便不分给荀二郎了。

也不大想带回家去,她亲手所制之物,皆想私藏起来。

与满腔私情的大人不同,小兄妹好不容易给鱼丸吹了数十个气,再张口一咬,不费劲。

小郎君已有荀二郎一二风范,正儿八经点评道:“弹牙,鲜甜,好吃。”

最后这个“好吃”,倒更像是词语匮乏的崔叔叔会说的。

崔明端亦是觉着,好吃。

玉茄汤酸甜开胃,一人一碗,吃得身上暖乎乎。

吃完了还意犹未尽,小兄妹去看那口光溜溜的锅,勾肩搭背道:“爹爹比崔叔叔还不中用啊,下回还是靠我们去拜见郡主吧。”

第072章 芋头煲仔饭

柴氏好不容易哄着兄妹两个去睡会儿, 荀二郎其实也想去榻上歇一歇,但吃着了好东西,总是要听一听挚友的烦恼。

“知我者,荀兄也。”

崔明端来, 说的便是吉安府的案子。原不过是普通的争议。

两家人要起屋, 碍着中间是一棵极大的柳树, 这部分是谁的, 谁也不让。

这搁康熙朝大学士张英身上, 便有“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1]的诗文传世, 再有六尺巷的美谈。

萧鸣笙如果知晓崔大人瞒了这事, 势必要念叨他几句:寒冬腊月的, 这多么适宜打发时间——她一个无所事事的郡主听个乐, 他心怀百姓办个案,两全其美!

这事, 本也不是个多要紧的案子,只是出在她的封地。

两家原本只是面上闹着不好看,但其中一家的小郎君却不知为何, 突然夭折了。

那家人四代单传, 觉着邻居杀了人,告到了衙门。但县太爷判邻居无罪。

可没过两天, 邻居家的孙子失踪了。如今生不见人, 死不见尸。

“既是人命官司, 又是吉安府的案子, 怎么也轮不到你们陵安府管吧。”

荀二郎换了个姿势靠着凭几,再三思索道, “我记得郡主家,似乎没有旁支在吉安……崔兄是烦恼何事?”

崔明端本也是如此想的,但是萧家一脉已无男丁。吉安民间流传着一个荒谬的流言:郡主受过伤,子嗣或是难了。出了孝要来封地养病,会择一两个好的养在膝下。

“哈哈哈哈……京城最胆大的说书先生都不敢这么编……”荀二郎笑得前俯后仰,又凑过去,“崔兄,我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即便是郡主身子不好,难不成你的身子也——”

“咳……”

荀二郎行事乖张,对着他赤裸裸的打量,崔明端当即拂袖将身上某个部位盖了盖。

“我数数,崔兄如今也二十有四了吧……莫不是还……”

“非礼勿言。”

荀二郎后头跟着什么,二人心知肚明。

崔明端耳根都红了起来,荀二郎若真是守礼的人,便不会开这个话头。他搭了挚友的肩膀,收敛过分肆意的笑,难得有几分正经,“崔兄觉着我在玩笑,我却是认真的。虽说你们成婚的吉日没定下,但有些事,是该好好想一想。”

譬如,子嗣。

这二字,不用荀二郎提,崔明端自能领会。

世家大族里,主母若是不能有孕,自有妾室诞下婴孩。

这下可好了,崔明端的烦忧没解,反而再添一桩。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荀二郎也知他与郡主,不过是春心微动,来思虑这些怕是为时过早——然而,到婚后情淡时,再没孩子牵绊着,是纳妾还是过继?若是争辩起来,倒白白辜负了这段情缘。

“这桩婚事,是先皇御赐的。但是,你们清河崔氏的声望摆那儿,总不能由一个异姓郡主拦着不让纳妾吧?”

崔三爷,倒是不曾纳妾。依他看,崔明端相貌秉性,都随了崔三爷。

“便不扰荀兄歇息了。”崔明端没答,荀二郎也没和他客气,由着他如来时一般出府去,只对着漫天飞雪幽幽一叹。

柴氏不知几时回的,对着自家夫君就是一阵冷哼,“你若要纳妾,可趁面皮还能看多纳几个……省得还要挑拨别人也纳。”

——柴氏即便不留和离女子,她也要带着孩子别地而居,省得给他带坏了!

荀二郎不想将这小祖宗惹着了,当即是勾了人过去。柴氏性子直,脑筋也直,他一招手,还老老实实走过去。

不想只一个动作,人已经是落他怀中。

“夫人当真是冤了我。郡主身子不好,还做了好些美食,都说吃人最短,我荀二郎再混账,也不是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吧?”

“哼,怎么不是了?当年你就是骗了我,骗走我的银子不说,还扯了好些谎,哼哼哼……”

当年事,那可有得说道了。

……

崔明端踩上脚凳时,下意识回头看一眼,荀家门口的石狮子落了好些雪,再望城外青山,何尝不是白头之意?

荀二郎做了两回的坏人,不想挚友还能如此想,枉费他白白唱了一回白脸。

柴氏也啐了他一口:“小——”

后面跟着的话,没来得及说,又教人压住了。再如何伏低做小,这“小”字,绝不能出现在床笫之事上。

*

内城纷纷扰扰,山里清幽宁静,可萧鸣笙也忙着呢。

忙着吐刺。

天下人都知道荣安郡主孝顺,要为双亲守孝六年,故而内侍省从没送过一丁点荤腥来。

卢妈妈是西北人,又老实本分,不觉得有什么。

眼下,有了青鱼,招待客人用剩下的鱼尾巴,家里人竟吃不了——

上一篇: 施微 下一篇: 此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