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园食方(145)

作者: 坐夏 阅读记录

“出了这样大的事,到底也是家里守卫懒怠松懈了。府里也有数年不曾仔细盘一盘,正好趁着年下,将各处理一理,刁钻的奴放到庄子去,要是还能生事,便宜卖了重新买一批进来调教。”

方才那个自作聪明的管事,双股战战,冷汗直冒。

崔明端一向不管府里琐事,这一管,让让胆颤。

管家先出来领罪,“小人……”

“往年我不在,母亲也辛苦了。正好今年为母亲分忧,管家把今年的账呈来,我帮着看一看。”

崔明端一锤定音,整治府里乱象,族老们倒没说什么,只是关心子嗣问题。

“郡主身子不好,陛下没让成婚,总不能让你一直等下去,要不……”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以我的年纪与资历,万万做不了皇子老师,陛下何尝不是提前给崔家脸面?臣下不敢揣测圣心,想来也快了。

来日成婚,宫里自会拨给郡主忠心可靠的奴,我打算先把府里偷奸耍滑的打发出去,免得来日与宫中来的教养嬷嬷冲撞了,让御史觉着崔家家风不正,御下不严。二来,各家蓄奴都有定数,实在不能越了规制,不得不早做打算。”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崔明端说的,自然让人无法反驳。等他走后,几位族老也商议着,“荀家娶平阳柴氏的女儿,都将院子里的人都打发了。六郎此举很是妥当,那些御史就爱揪着些鸡毛蒜皮的事。他们虽不是萧家的人,但能让崔家不痛快的事,人人都乐意做。”

“正是这个理,六郎行事稳重,我等也放心了。”

“郡主不像传言中只会舞刀弄枪,与六郎倒也般配。”

最后这句,是崔明端又送了份点心,来自梅花坞的点心。

——脆琅玕与梅花汤饼。

梅花汤饼,倒是不难做,只是送来更费功夫,崔家族老虽不如荀二郎那般热衷美食,但世家子更爱风雅之物。

而另一道,脆琅玕,是凉拌菜,贵在食材难得。

连清河崔氏都没有的东西,她有,可见天子恩宠。

族老们只是年纪大了,并不昏聩,自然懂崔明端的意思。

*

梅花坞有满山的梅花,大风一起,尽得梅花清香。

萧鸣笙如在仙境,越发专心练箭,阿草闲不住,去折了梅花回来给郡主玩。

阿草雨露均沾,红梅和绿梅都有,一红一绿摆着,难免想起那只阴阳脸的猫猫潦草。

不用来逗猫,真是可惜了。猫不在,也可惜了。

不过无事,猫不来,她可以让逗猫棒走过去。

袁志拿了主子画的梅花图在刻个模子,卢妈妈在揉面,阿草在择菜。萧鸣笙则是拿个剪子,将梅花一朵一朵剪下来,与檀香粉末泡出香水来揉面。

今日,萧家又有个不合时节的好东西——莴苣。

司汤监连夏日的胡瓜都能培育出来,春日的莴苣自然不在话下。

饶是萧鸣笙是现代人,看到鲜嫩的反季节蔬菜都惊讶不已。

福公公是一脸谄媚的笑,“这莴苣难得,养了好些日子,份量不多。除了御膳房,郡主这儿是头一份。”

但愿福公公没说客套话。头一份的恩宠,她附庸风雅,做一道文人都爱的美食。

莴苣去叶,削皮,切一寸大小,在沸腾的水里汆烫三十个数,捞出入冰水。捣出姜汁,取适量盐、糖、醋,再浇入热油,搅拌腌渍片刻,甘香脆嫩。[1]

这就是脆琅玕。琅玕,本是指似玉的石头,又是翠竹的代称。

这一寸长的莴苣,碧绿莹润,遑论口感,光是在冰天雪地里一看,清新养目,春日似在眼前。

阿草吃不来这样精细的菜,尝了一口,评价道:“和那个腌萝卜,是一样脆脆的。不过……”

接下来的话,叫卢妈妈咳嗽拦下了。

她更喜欢那几个莴苣团子,是用莴苣叶子做的。切碎,加入糯米粉团中,做成菜团子,在油锅里小火慢煎到两面微微金黄,便可出锅。

萧鸣笙加了少许的盐调味,更多的是,莴苣叶子的清香。

阿草喜欢这个的原因也简单——有糯米粉,也有菜,又有油,管饱。

萧鸣笙看她两口一个吃得香,自己也多吃了个,托腮与案几的梅花无言对望:也不知潦草吃不吃。

送去的菜团子,拢共也就六个。崔明端没舍得分一个给潦草。

偏阿藤今日没眼力见,如实道:“袁侍卫说,那道脆琅玕给大人尝尝鲜,这道菜团子给潦草……”

余下的话,不用他说,大人一个眼风便叫人闭了嘴,赶忙改口道:“想来猫儿不吃菜团子,奴才去后厨煮锅鱼汤来。”

郡主除了送菜团子,还有梅花汤饼。猫也吃不了汤饼——还是吃鱼汤吧。

萧家用了两个温碗,又分开装了梅花形状的薄面片,另外三节竹筒装了热腾腾的鸡汤。

吃的时候,只需将梅花饼倒入鸡汤里,搅拌一番,略略等一会儿。

鸡汤在竹筒里焖过,带着丝丝丝缕缕的竹香——上回她还戏言要用竹筒给他装吃食,终是用上了。

崔明端眉目如画,而不自知。

潦草闻着了香气,甭管吃不吃,总是要走过来嗅一嗅。

崔明端颇是无奈,将它轻轻带离,一松手,潦草就更快走了回来。

“貍奴是吃小鱼的,且等等。这可是我的夕食。”

后一句,像是刻意强调加上去的。她送的东西,自然是给自己的!

关于这梅花汤饼,袁志也将主子的话带到了,“主子预备的份量多了些,崔大人与荀大人一同用,也是够的。”

上一篇: 施微 下一篇: 此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