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园食方(170)

作者: 坐夏 阅读记录

“那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于是乎,年夜饭分成了两桌。

主子们又在灶房里,阿草他们去了堂屋。

五辛盘、盏蒸羊、假蛤蜊、东坡豆腐、红烧鱼、椒盐虾。这么一分,本就不大丰富的年夜饭,倒成了家常样子。

卢妈妈是最讲规矩的人,“郡主和大人先吃……”

萧鸣笙笑道;“那可不成。等下菜冷了,还要再起火去热,费柴火呢。嬷嬷就安心带阿草去吃,今夜让她多吃两杯暖暖身。”

卢妈妈哪里不知这是郡主的善心。下人收拾主子余下的饭菜,也是莫大的恩典了,哪里就需要重新起火去热?

阿藤得了大人示意,熟门熟路帮着将菜移过去。

“记得点个炭盆。”萧鸣笙很是不放心,就算不为耿家姑娘考虑,也别把自家人冻着了。

而身后,崔明端净过手,看着桌面上略显简单的年夜饭,心里莫名安定。

“内侍省好歹是将鱼羊都送了来,否则今夜还不知拿什么招待大人呢?”

萧鸣笙跟着坐下,要将那碟盏蒸羊挪到他面前去。

崔明端不着痕迹摆正,话起家常,“今日臣进宫去看了郡主的仙鹤。”

“体型可大?”

“已经贡来几年了,灵气逼人。”

黑白配的生灵,总是自带一股惹人怜爱的气质,譬如熊猫,奶牛猫猫。

萧鸣笙尚且出神想着那对仙鹤,与房中的鹿角,碗里已经叫人添了块鱼肉。

是鱼腹的位置,刺也被剔了。

“大人从前也伺候天子用饭么?”

这话换做旁人问,就算是荀二郎,崔明端必得训诫一声,可换了她,他如实道:“天子厚赐,臣吃得多。”

所以会剔鱼骨。

礼尚往来,萧鸣笙也替他夹了假蛤蜊。

送鱼来的福公公,特意说这鳜鱼是新鲜的,用来做蛤蜊正正好。

可不是正好么?要不是她正好也会这道菜。

鳜鱼沿着鱼骨将鱼肉片下,去除鱼皮和鱼刺。将片下的鱼肉切成薄片,模仿蛤蜊的形状,加入少许盐、料酒、胡椒粉和葱姜水,抓匀腌制一刻钟,使鱼肉入味并去腥。

腌好后,轻轻拍上一层薄薄的面粉,增加鱼肉的嫩滑度和口感。

假蛤蜊外形要像,口味也是关键,还要虾汤。内侍省也让人省心,虾子也有。将虾头和虾壳洗净,放入锅中熬制成虾汤,加葱段、姜片去腥增香,待汤色变白且浓郁后过滤掉虾头和虾壳。

将腌制好的鱼肉片逐一放入沸水中汆烫,用笊篱轻轻拨动鱼肉片,防止粘连。待鱼肉片变色且微微卷曲时迅速捞出,沥干水分。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最后一步,将汆烫好的鱼肉片摆入盘中,浇上热腾腾的虾汤,撒上少许的葱花、香菜为点缀,俨然像极了蛤蜊肉。[1]

不过,阿草说了一句,“原来是用鱼肉来做蛤蜊肉……”

后面的话,让卢妈妈咳嗽着打断了。

眼下,崔大人瞧了半晌,萧鸣笙才想起:“忘了大人不吃香菜……”

“臣并不挑嘴。”

在家,也吃过这道菜。他自幼在京城长大,对海货也不怎么上心。只是时人不常吃到,所以鳜鱼蛤蜊风靡一时,不单是宫廷世家,连家境富裕的百姓也要学这道菜,过过吃蛤蜊的嘴瘾。

他夹了一片入口,嫩滑爽口,口感似比蛤蜊更好,虾汤的味道也融合得巧妙。“甚是美味……”

“大人爱吃,便多吃几个。”

剩下的虾子,还制成了椒盐大虾,金黄酥脆,好吃到让人吮手指。

阿藤随了崔大人,真把梅花坞当成了自家,跟着袁志碰杯后,再夹了个虾子,“这虾可真香,也不知小人是烧了几世的高香,才能吃着郡主做的饭菜。”

“那可不是么?还用鸡蛋液炸的呢……”

阿草也赶忙夹了一个,本想给小草也夹一个,扭头才发现小草好像没跟过来。

而在上首位置坐着的耿姑娘,一听这些菜都是荣安郡主做的,更是惊讶。

即便她在吉安,也听过荣安郡主很得陛下圣心,怎么要亲手操持年夜饭呢?

家中仆妇……也不多。

她在家偶尔也会下厨,不过都是由下人将琐事都操持好,过去调个味罢了。

*

年夜饭,阿藤也在崔家吃过的,虽然克制,但也吃撑了。

灶房的崔明端,自然也吃撑了。只是,他有橘子水。

不是上回用新鲜橘子烤出的果汁,是十月贡来的南丰蜜桔。

她用盐腌制后,泡在玻璃罐里。眼下取一个,加蜂蜜,再用温水化开,酸酸甜甜,既能助消化,又能治治某人隐隐的咳嗽声。

也不知是哪道菜不对,崔明端吃后,总时不时咳一声。

萧鸣笙也细细看过了,好像是五辛盘的缘故。五辛盘是由大蒜、山葱、韭菜、芸薹、胡荽五种辛味蔬菜组成,寓意祛病健体。崔大人是清雅之人,只夹了一筷子芸薹。

“大人从前吃过芸薹么?”该不会是芸薹过敏吧?

这过敏源,也太小众了。

崔明端约莫晓得是在家宴吃了几杯酒,又快马疾驰而来,吃的凉风。这会儿发散出来,不要紧。

“不是芸薹缘故,无事……咳……”

“我就说吧……”萧鸣笙大抵也晓得了,就是他不戴帽子受凉了。她起身去找橘子,又把手炉给了他。

“我瞧卢妈妈过年缝了个新帽子,等会儿大人回去带着走吧……”

潦草吃了几个水煮的虾子,本是窝在他身上睡得正香,一咳一抖,便将它吵醒了。

上一篇: 施微 下一篇: 此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