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食方(169)
这手,该放开了罢?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然而,崔明端故作不知,一味捏着她袖口不放,“郡主所言甚是,臣受教了。”
“……大人,吃过年夜饭了么?”萧鸣笙试图扯了扯,实在没抽出来。理论来说,再是不小心,也没捏着她袖子的道理。
此问,崔明端只是轻轻应声,却没说全。
崔三爷示警的焰火,崔家有人专门盯着,当即报到了阿藤那儿。
方位是在城郊,必然是梅花坞了。
那人还奇怪,“三爷走前说了,务必要日夜盯着。小人这会儿出城去看看吧。”
哪里轮到他出城?阿藤也同大人说他来看便是。
亏得崔家的年夜饭吃得早,已临近散席。
新年要守岁,他也多年不曾回京了,以防宫里传召,没吃几杯酒。本想着,用完饭,先去临近几家走走,拜个早年,不想梅花坞先出了事。
他镇定自若,侧身与她一同去看飞雪,偷闲话起家常,“寒舍有一道乳糖真雪,侄孙辈爱吃得紧。本想让阿藤送一份过来……”
可又记得她体寒,冬日里更不能如此造作。
萧鸣笙闷声提了提袖子。“夏日才有的吃食,大人何故说来馋人?”
“是……臣瞧着那碎冰,总记得这儿的雪。”
崔明端撤回手,适时从袖口摸了个荷包,除去他身上的木香气,还有一丝果香。
“杨梅果脯,守岁醒神用的。郡主,吃么?”
他没松开荷包束口,可她却好哄得紧,伸手接过,学着他素日会问的句式道:“不知是如何做的?”
这一问,便将崔大人问住了。
萧鸣笙如同扳回一局,解开了荷包束口,往里瞧了瞧,还有一个小瓷瓶装着。
真真像是他守岁所需的小吃食。
“实不相瞒,我也会做杨梅果脯。来年夏日若是有,我做一些还给大人。”
她拔开瓶塞,便骨碌倒了两颗出来,上头还沾着雪白的糖粒,与萧家常用的杂糖大相径庭。
崔明端是何等敏锐的人,当即从她手心拈走一颗入口,“请郡主先用饭,臣去去就来。”
“……”
呜,萧鸣笙就差学一学小公子,张开手缠着崔兄:送出的东西,何故还来抢她的?
*
萧家堂屋,阿藤跟着崔明端在眉州办过案子,请人到堂屋,客客气气请她们坐,“耿姑娘稍候片刻,大人即刻就来……”
“是……”
秦姑娘应完,嬷嬷咳嗽一声,她才慌忙去看阿藤的反应。
谁知他像是没听见似的,只是站在一旁。
秦姑娘便又先说道:“方才没来得及回禀,小女姓秦……”
“是,耿姑娘。”
“……”
等崔明端过来时,阿藤将两人的户籍文书递了上去,“大人请看。”
眉州产茶,多少人挖空了心思要贩私茶。
伪造的官府文书五花八门,粗劣的,一眼就能辨别出。精致的,比如手里这份,乍一看,确实像真的。
辨别文书也无需什么技术,崔明端自幼看的便是真的,若是假的,不用过手,一眼便能识别出来。
“姑娘特意挑在年三十来,不知所为何事?”
“小女有冤,请大人明鉴。”秦姑娘蓄着泪,当即要跪。
“本官记得山阴县,并无冤情。”
“小女……”
秦姑娘犹豫了半晌,反倒是叫阿藤寻到了话,“要说近日何处有大案,也就郡主的封地了。姑娘莫不是来自吉安府,而非越州?”
崔明端自顾自坐下,看二人形容憔悴,再翻着手里文书,走的官驿。
像,是有几分像。
可惜,崔明端鼻息甚灵。那日他回京,也是走水路,坐的渔船,以至于身上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腥味。
主仆二人,与他和阿藤一样,都是在梅花坞渡口下船的。
第092章 假蛤蜊
“吉安府的冤情, 也轮不到本官来申辩……”
“可是,大人是郡主未来夫婿,郡主封赏诸事不明不白,大人可能甘心?”
耿姑娘也未嫁人, 同外男论起这些, 多少有些羞赧。可走前就被爹爹叮嘱过, “去京城, 找崔家, 只有崔家才能救我。”
然而, 该如何救,耿康太也没说仔细。也怕闺女半道落入旁人之手, 反倒成了要挟他的筹码。
崔明端也没多逼问, 只道一声:“既是吉安府的案子有内情, 姑娘自去敲那登闻鼓就是。郡主当日亦如是。”
耿姑娘又是哭得不能自已, 下船的时候打听到,这案子, 登闻鼓院已经判了。爹爹秋后问斩。自己便算是逃犯。
荣安郡主能走到登闻鼓院去,自己能么?可是能保住命?
崔明端起身出去时,耿家姑娘都没将底牌交出来。
他到灶房时, 人也巴巴等着。“怎不用饭?”
“饭又不走, 不急。”萧鸣笙关切道,“她孤身上京来, 或是带了比密报更重要的情报来?”
崔明端摇摇头, “或是有, 不过没交给臣。”
“这就怪了, 她巴巴来我这儿,不就是想见你么?”萧鸣笙也费解, 丝毫不知这话多少有些不妥当。
崔明端暗自吸气,“家父如今是吉安府尹,有什么冤屈,耿大人向家父申诉,我一个陵安少府,哪管得到?”
萧鸣笙便是有意想帮一把,可这位秦家表姐除了哭,也不开口,实在是难办。
偏崔明端看多了,施施然走来,“郡主也制了盏蒸羊,臣爱吃。”
“……”
萧鸣笙生生是教他气笑了。“大人爱吃,就多吃点!”
几乎是咬着牙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