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食方(187)
“谢就……”
萧鸣笙在某人热烈如照殿红的笑意里叹气,微抬下巴,“大人只管和我客气,就差将树杈子都剪来给我烧火了,都说腊月不酿醋,正月不刨树,我可不做糊涂事。”
“今春的木兰繁茂,所以修剪了几枝。郡主不嫌弃,已是臣的福气。”
他望着靶子上面密密麻麻的箭孔,垂眼去瞧她发红的手指,难得没劝,只说他去找个角落安置这木兰。
萧鸣笙将弓箭放了,跟着进院。角落里,是有几个干净的粗坛。
“木兰胜雪,再精致的花器都会逊了颜色,不如就用个坛子吧。郡主是否有旁的妙用?”
谁知,萧鸣笙促狭望着他,再指着后院,“不过是几个吃空的醋坛子。已经过了腊月,正月,是适合酿醋的。”
前两日,她正吃了碗不必要的醋。
崔明端忽也跟着一笑,“坛子能装醋,亦能插花,可见其中肚量,臣自愧不如。”
“……”
——崔大人,你最好说的是坛子!
口舌之辩,萧鸣笙识趣认输,抱着花,看崔大人从池子里舀了山泉水放在坛子里。
她垂眼,还没细瞧木兰花蕊,谁知,风一吹,掉了一瓣在他靴子边。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雪白的花瓣,底部有一抹娇俏的红,仿若女儿家眉心一点红。
有人慌张解释:“可不是我辣手摧花……”
有人晃神。
崔明端是何等老成持重的君子,当即便敛了情思,只笑着道:“臣读过一本杂书,原不该说来……”
好的,“有一句不知当不当说”的变式来了。
萧鸣笙抱着木兰花枝的手松了松,戏谑道:“也不知是什么杂书,才能得了大人青眼。”
崔明端不答反笑。其实也不算是杂书,不过是《太平御览》引的另一本,说是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自后宫女竞效之,称梅花妆[1]。
时下,女子也多装饰梅花钿。
只不过她出孝不久,并未盛装打扮。等来日,他也想亲手为她描上梅花,或是木兰,才不负春光。
萧鸣笙等了半晌,千年温吞君子真没说出不当说的话,“大人吃木兰么?”
“吃?”
“嗯。”
“……”
崔明端心头郁郁,同小跟班一样跟在她身后,花枝越过肩头,似在嘲笑他的旖旎心思。
萧鸣笙将木兰花一瓣一瓣摘下,如话家常道:“再过些日子,山上栾树也该抽芽了,那木兰芽苦涩,像是不能吃的,但是烫熟后,放在流水里泡两天,有数种吃法,比香椿芽还美味。”
崔明端边摘花瓣,边翘了唇角。“因着香椿芽的气味,臣甚少吃,不想竟有木兰芽。待春来,臣再厚颜带着肚子来。”
萧鸣笙也抬眼去看正襟危坐择花的人,不由一笑,“那先劳烦大人将木兰花拿去洗了,我去调个面糊。”
面粉和芡粉比例是一比一,再打个蛋,蛋清蛋黄都要。加适量清水、盐、花椒面,鸡精——可惜,这儿没有。
葱花——想着某人还要上值,便不下了。
将之搅拌均匀,干稀度以可以充分包裹住花瓣为准。
中火,油锅炸至金黄。
起锅,便是一盘金黄酥脆的木兰花瓣。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阿草不在,但是萧鸣笙下意识夹了一片就要给她试吃味道。
今日,这木兰片已在崔明端眼下。
萧鸣笙直呼不好,此刻将手收回来,再放入自己口中,解释一下自己不过是伸展手腕。
可惜,身长八尺的儿郎能俯身教她簪花,自然是低头去吃这一口美味。
木兰花瓣肥厚,被一层薄薄的面糊裹在其中,不复枝头姿态,经中火热油一炸,绵软求和。
面糊调的口味清淡,正和他意。轻微的油香气,酥脆的口感,再有花汁悄然融入。
儿郎的腰身,便没直起来过,对着空荡荡的筷子尚且笑得眉目舒展。
“好吃么?我想着大人还要去陵安府上值,并未下葱花,或是滋味淡了些……”
萧鸣笙有些拿不准,崔大人最讲礼仪,往常都是会说一句“好吃”的,今日的评价呢?
第102章 蜂蜜梨丝
“幼时读书, 夫子们时常教诲,要如屈子般,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故而我的院子里栽的便是木兰。也曾仰头学着尝了木兰坠露, 谁知那日天寒, 险些病了。不想臣尚有追随先贤脚步之时。去年吃的菊花饼, 今春再吃木兰, 此生无憾。”
“大人口舌伶俐, 竟将这烟火小物与圣贤行径作比, 小女愚钝,便也只当是夸赞的话。”
萧鸣笙举着筷子, 对着这一番盛赞, 有些怀念那个平平无奇的评价——好吃。
什么叫过犹不及啊!
偏偏崔明端是真心的, 对着这一碟的木兰花, 再矜持的人,夹了一片又一片。最后还是萧鸣笙拦的, “大人风寒才好,实在不好吃这油炸之物,过过嘴瘾倒也罢了。”
果然, 谁能拒绝油炸一切?
在吃了半杯橘子水后, 萧家又上了一碗新鲜的橄榄,没经石臼捶开的橄榄, 青绿带着些淡黄的表皮, 是适合生吃的。这样也更耐放。
“郡主何苦添那样多的橄榄送来?”
“犹记得去年秋, 家里腌了白萝卜, 大人提醒人参恶莱菔子。可听过橄榄也能解药?”
那一回,她还搬出另一套医理来, 连崔明端也被说服了七八分。
橄榄解药,崔明端自然是听过的。故而,第一回分贡品时,特地留意了有没有她的份,得知没有时,才悄然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