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食方(227)
崔明端来梅花坞,向来是不插手萧家的事,这一次,罕见朝卢妈妈要了祠堂的钥匙。
卢妈妈同样是惊讶得张了口,看着泪水涟涟的阿草,叹了又叹。
她翻找着祠堂的钥匙,在递过去后,又喊住了人,“这几日,奴婢偷懒,没将祠堂擦洗干净,那儿也阴凉,大人远远看一眼就好……”
崔明端开了门,不止是看一眼,更是燃了三柱香点上。
上头密密麻麻摆着的,不止是萧家的列祖列宗,更有许多异姓人。
有一些是耳熟能详的老将名字,有一些甚至连他也没听过。
唯独,萧景玄的名字没有出现在上面。
那些牌位的字,像是她所刻。
等人拜祭好,卢妈妈才小声说道:“小郎君……奴婢也有供奉……不过郡主没想起来,奴婢不敢做主添上去,就放在库房里,那儿的东西多……”
临走前,崔明端再度回首一望,在氤氲烟火里,仿佛出现了一个女子身影,他眨了眼睛细瞧,身形像极了她,即便背对着,他也能感受到那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感,全然不像她日常说着食方的模样。
再一晃神,那身影便又消失不见了。
无人能说清道明他的疑惑与恐惧,当即撒开腿,往她卧房的方向跑去。
与她说好的柔猫,还未带来。
等什么夏日过完,明日——不,即刻让阿藤回城去取。
鸣笙……
在他大力将房门推开,快步朝床榻看去,一切如方才出去之时,唯独人不见了。
“鸣笙……”
他仿佛脱力般,随即又提振着最后一股气,“阿藤,拿我手令,即刻去查——”
“查什么?”
角落里,传来了一道弱弱的声音,伴随着疑惑不解。
说话者,不就是他心心念念的人么?
崔明端冲过去将人搂在怀中,心中不住念叨,也是无尽的悔恨:管它什么礼和大局?
“大人……”
“我们成婚吧,我向陛下请旨!”
萧鸣笙被搂得极紧,无助捶了捶他的后腰,可软绵绵几拳,崔明端无甚痛感,只有她的呼疼声,才使他神思清明些许。
赶来的阿藤与众护卫也与萧家几人面面相觑:大人这是怎么了?
卢妈妈约莫知晓几分,往日换做听了崔大人这话,大抵是要念一声:祖宗保佑,将军和夫人保佑……今日是什么话也念不出来,只是拉了阿草出去。
一老一少往库房的方向去。
萧鸣笙也只能在某人的怀里,瓮声瓮气道:“大人今年也二十五了,当知婚姻大事,不是上下嘴皮子一动便能成的事。”
只听得头顶落下一声闷哼。
“你我,更是如此……”
“鸣笙……”
那便是她心里从未将成婚之事放在心上。
若要论起来,今年会是成婚最好的时机。戎狄敢上京来挑衅她,便是看她身后无人。
若是她入了崔家的门,无需他出手,父亲便能荡平戎狄。
“那我写信给父亲……”
“嗯哼,道长是你爹,又不是我爹。”
话未完,搂着她的手臂,似乎又有加紧的趋势,萧鸣笙再度捶了他的后腰,“我觉着,道长……比你清醒克制得多。”
再说下去,他便要委屈死了。
崔家六郎端方自持,哪点不克制了?
今日,若非是那缕轻烟,他也不会未经她首肯,就将佳人拥入怀中。
“今年,我再向陛下请旨。”
“崔大人……”
“父亲可不唤我崔大人……”
“你想我做你爹么?”
“嗯哼……”
“哼哼……”萧鸣笙的脚步,其实还是虚浮的。起来,也只是为了看一下这两对鹿角。
有一瞬间,她仿佛看鹿角闪了一下。
这等穿越神物,错过了,可等不到第二回。
可惜,没等她看仔细,崔大人便杀了个回马枪,还这般莫名。
*
自去了萧家的祠堂拜祭后,崔明端回家,也命阿藤开了库房,取了几节香木,对着泠泠月色开始雕刻。
月到中天,也没休息。
阿藤在外面焦急踱步,大人已经连续熬了几日了,再不好好歇息,只怕贵人还没好起来,自己就病倒了。
此时,廊下有一道身影闪入,“有急报,大人歇息了吗?”
“还没呢,是驿馆那边的吗?”
那蒙面男子摇摇头。
能有什么比驿馆的使臣更重要?
阿藤也不含糊,当即叩门,请大人定夺。
崔明端才雕了一半的牌位,便这样直辣辣出现在信纸之上。
——关外,有疑似萧景玄之人。
报信那人,显然也是看过密报的,还跪着请示主子:“如今戎狄使臣来势汹汹,郡主又一病不起,这真假郎君……该如何处理?”
崔明端将信烧了,望着东方之位,“这不早不晚,想来是都算好了。安排好人,将人护送到京城来。”
“可是贵人那边……”
“我有分寸,照我说的去办。”
这些人,大半是父亲的心腹。待来日成婚,要使唤起来,或许她的命令更得用些。
想到的此处,他又舍下方才的糟心事,重新拿起篆刻的刀,继续一点一点将牌位上的字雕刻出来。
偏偏父亲的心腹没走,多瞟了一眼,神色古怪道:“三爷的密室里,就有牌位,六郎若要供奉……”
话没完,人已经被阿藤拉走了,“大人早些歇息,我请兄弟们吃宵夜去,有事您喊我一声。”
崔明端生生是教人气笑了。合着连父亲的人都以为他不知道萧家小郎君殒命的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