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食方(251)
他来时,已经在别院里匆匆沐浴过,下了不少热气。可握着她如冰如玉的手,一股莫名的热气急速上涌。
再看佳人唇色艳红,恍若外头未曾开放的照殿红。
“不吃一口么?郡主……”
这一声,唤得格外幽怨绵长。
萧鸣笙忘了他指尖烫人的温度,才要张口说他一说,便叫蜜糖沾了唇,再下下意识舔舐。
耳畔已有儿郎的叹息。
“看罢,可是你先捉弄我的?”
“郡主……”
到底是她先挑起的火。
崔明端也不敢过了,将她吃了一半的勺子抽走,再若无其事去将那碗佛手果拌开。
“咳咳……”
任凭萧鸣笙如何暗示提醒,最讲究的人仿佛听不见,拌开后还舀着尝一口,颇是镇定道:“甘香怡人。”
“……”
评价竟然也不是好吃了。
萧鸣笙再想着那是自己用过的调羹,便羞愤欲死。
她想遁走,偏崔大人厚颜起来,直教人招架不住。他悠悠然吃着佛手蜜水,偏还有闲暇望着她,仿佛在说:你该不会想逃吧?
逃,是不可能逃的。
不就是摸手手吗?她几时这样纯情了。哼……
想通了,萧鸣笙即便红了面颊,也要泰然坐下,再和从前一样,说着这方子,“这佛手蜜,有增进食欲、理气化痰功效,我看 的那册佚散的医书还说,可治胃痛、腹胀、呕吐、嗝噎、痰多咳喘……秋日干燥,大人的身子也不强壮,等下多带两瓶回去,咳嗽了可吃一吃。”
“……臣的身子,康健得很。“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嘻嘻……”
好极了,终于是捉住了崔大人的痛点。
萧鸣笙也搞不明白这有何可争辩的,“我可记得年初时,大人病了许久……”
不说则罢,一说,崔明端便含着那口果水,甚是哀怨瞧着她,像是要讨个奖赏,也怕她再度说些离心的话。
“哦……”
萧鸣笙后知后觉,低低道歉,“是我失言了。”
“是臣不知好歹……”
原是个清心寡欲的人,可遇着了她,便贪心起来。
这一桩亲事,原只想着能相安无事,得个举案齐眉,便是世家里的美谈了。
可近了,他才发觉,他想要的,远远不止如此。正如那日在水边初见一般,伊人在水一方,总有瞧不真切时。
他也见不到她的心,是否和自己一般,非君不可?
“父亲没在家书里提战报的事,不过袁志也托了口信回来……”
“呀,袁志么?我去喊阿草来听一听……”
只可惜,她才起身,又教人迅速伸手一拉,眨眼间便落在滚烫的怀抱中。
儿郎沉重的脑袋,也如高山倾石,轧在她肩膀上。
他不敢全力压着,收着力道,也收着自个儿过分热烈的情意,“鸣笙……”
“嗯?”
“不过是一句口信……”
“嗯哼?”
萧鸣笙也得空去揪着他的袖口,“六郎也知只是一句口信,便讨了这么大的酬劳。”
她未将自己推走,也晓得他的幽怨。崔明端抿着笑,却也不抬头,“臣无需酬劳……只是,快入秋了……”
等冬雪再至,一年又过去了。
她出孝已满一年,是该将日子定下了。
只是,原先萧家的嬷嬷多少有些暗示的苗头,今年都静悄悄的,徒让他无比煎熬。
“入秋好呀,等菊花开了,我打算酿几坛菊花酒——”
“几坛?”
“就几坛。”
耳畔的声音轻柔又欢快,二人似乎又不是那么心有灵犀了,他刚刚吃的蜜水,怎变成了一肚苦水?
“鸣笙,我把父亲的家书念给你罢。”
第132章 菊花酒
——秋序将至, 吾儿可好?念着酒了,勿忘。
也就寥寥数语,崔明端善于体察旁人心思,更何况那是儒慕敬仰的父亲。
粮草充足, 又有五十万大军。将士们都听说了荣安郡主在宫宴上大挫戎狄。更何况, 军中还传言, 与郡主对战那位, 就是戎狄令人闻风丧胆的阎王, 如今人就扣押在驿馆里。真正的小王子也与崔家六郎比试过, 也是稍逊一筹。
失了阎王,戎狄便去了一条臂膀, 他们还有什么可怕的?
难怪这些日子, 戎狄都不敢来城门口叫嚣了。
边军个个摩拳擦掌, 就等着将军下令, 一举击垮戎狄,成就千秋功业。
萧鸣笙听着家书, 也故作糊涂,“这可是六郎你念给我听的……我又不是你们崔家人,听不懂其中暗喻, 你也不要拦着我酿菊花酒!”
“不拦着, 我给你送花来。”
“免了……”
她想起穿越初,庭院放着的菊花, 那时是十分欢喜的。只是, 回头去看, 早想明白了:崔夫人年年送的礼, 不过是面子工程——
本不该强求什么。只是,这亲事, 不合她老人家心意,那她倒是去同皇家抗争去,来糊弄原身做什么?
唉,想想就烦。
崔明端多少也知去年的菊花是一笔糊涂账,无颜抬头,只悄悄去捉她袖口,“要的,我亲自送来,和照殿红一样。”
“那还劳烦荀大人么?”
“鸣笙……”
“柴姐姐也跟着来么?”
“来……”
崔明端借故多与她温存片刻。也让她出出郁气,她原就不该受一丝丝气的。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
日子过得也快,没等寒露,京中苗圃早开的菊花,已经全由崔明端定下了。
这消息,自然是瞒不住。
就连在户部里为粮草忙得团团转的荀二郎,都特意找了个时间与挚友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