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园食方(43)

作者: 坐夏 阅读记录

“那小人先去用饭了。”阿藤一贯会察言观色。

“……”

大人没说话算是准了。没等着他跨出门槛,大人传来一道舒缓的口令:“误了些时辰,府衙的堂食怕是没饭了,去外头买一些罢。”

“谢大人恩典。”

阿藤暗自盘算着:大人还没看里头的东西,更没尝过,就这样大方。下回再去,定是要哄得贵人再送几道菜回来才是。

……

好不容易耳根清静,崔明端才提了那食盒上桌,只觉有一股甜香扑鼻而来。

难怪阿藤要备了清茶。

他并不喜甜,方才腹中饥饿,吃一些倒也无防,眼下才用过饭……

虽是已经着意少吃了几口,到底是人多,诸事也不能做得过于显眼。

他再将盖子尽数取下,便看到那一盘拔丝地瓜。红彤彤的,颜色倒是不错。

如阿藤所言,还没尝呢,唇角便先翘起,眉眼更是弯了弯。

不如就尝一块吧,好不容易从那边带回来的。

这样想着,他便也伸手夹一块。这地瓜不如刚刚出锅的时候热乎,糖丝更加黏稠,好在没有完全冷去。

咬一口,还是温热的。放了些时辰,表皮不那么酥脆,带了些韧。甜,是稍稍甜了些,味道——

他一时也说不上来,想着再吃一块品品看,谁知就这样连着吃了好几块。

等回神时,大半的红薯进了肚子,他举着筷子,瞧着上头藕断丝连的糖丝,不禁哑然失笑。

这会子,阿藤没在守门,要来同他讨教公务的同僚象征性地敲了下门板,迈步而入。“还想着是否打扰大人歇晌,不想大人在这儿吃独食呢……”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大家都是京城世家里的儿郎,平日是能见着的,他不止打趣,还上前动手拿了一块,“我晓得大人是有洁癖的,不敢去抢崔大人的筷子,见笑了。”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

崔明端眼睁睁看着他拈了一块地瓜,或许是他站着的缘故,这糖丝拉得格外绵长。

“好好好……光是看这丝,我就晓得崔大人家中厨子的手艺不错。”

他再放入口中嚼了嚼,当真是就着拔丝地瓜评价起来。可是没嚼一下,眉头皱起,“崔大人果真是我辈楷模。陛下宠信大人,大人也最能领会圣心。”

“……谬赞。”崔明端也不知为何就突然吹捧起了自己。

来人只道崔明端谦逊,处事不欲张扬,眼下吃着了好东西,还得得将话敞开说说:“不说大人是清河世家的儿郎,已有数百年的基业,就是个小有家资的商户,谁家还用南边运来的杂糖?”

崔明端一下便掀了眼眸,灿若星辰。这下,诸事便明了。为何这道拔丝红薯与旁人做的很不相同。

他脸色微变,那位大人也没停止客套,“这杂糖,价格便宜,还是市井百姓用的多一些。不想用来做菜滋味甚好。这法子可不要被酒家的人知晓了,都说无商不奸,他们如果用杂糖的味道更好,只怕是要将这东西的价格抬高了。”

“大人所言甚是,今日,还请大人帮着保密。”

“自然自然……下官就算不为大人喜食甜的名声着想,也要为百姓的生计考虑。“

于是乎,作为封口费,余下的那小半碟的红薯,便一骨碌进他的肚子。末了,也不忘吃几杯清茶再走,走前更是满足抚着肚皮,全然忘了自己来此是为公事。

而崔明端,不过是新官上任,理着陵安府往年的文书。这下,有一个更大的案子摆在眼前。

荣安郡主,在用百姓的杂糖。

她家用来待客的茶叶,或许也是家中唯一的茶,不是那位嬷嬷或是神智逊于常人的侍女拿错了。

然而,当年陛下的封赏,相当丰厚。封号是御笔拟的,取京城之一的“安”字,也是要萧将军唯一的血脉尽享尊荣。

封地,也是挑了吉祥寓意的吉安府。那是极是富庶的地界。就是如今当朝皇子,都不曾有过封地。

何况这是临近江南的好地儿,物产丰饶。

当年郡主的身子实在是坏透了,千里迢迢回京,已是万难,再难去封地养病,陛下又把京郊清静宜人的梅花坞也赐了下去。

如此种种,她怎么会用起了杂糖?

莫不是真如同僚所言,是因为杂糖的滋味更与众不同些?

崔明端甚是头疼,揉着额角,也去看窗外那一树轻黄的桂花。

初见时,她在河滩,俨然如诗里说的那般,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可惜,那时她的怀中,抱着一大丛菖蒲果束。

就是文人清供,挑两支插着也罢,哪会折那么多?

菖蒲果束,水蜡烛——在民间,它是当蜡烛用的。

早该想到的,早该想到的。

崔明端望着那壶早已冷去的茶,眸光凛冽,秋老虎的余威也不能变一变。

*

萧鸣笙送出一盘拔丝红薯,不想是无心插柳。

自己不用开口,就将萧家最大的难处传了出去,搞不好还是震惊朝野的贪腐巨案。

就算他不是未婚夫婿,依着崔大人公正严明的性子,朝中大臣抑或是封地的官员,胆敢欺上瞒下,自然是要向陛下告发。

萧鸣笙暂且还不知,就吃着一盘鲜枣。家里条件一般,新鲜果子难得。枣子清甜,实在很合心意。

阿藤今日送去的,有鲜枣,有石榴,也有新鲜的鲫鱼、豆腐。

不用郡主琢磨,菜式是摆着的,卢妈妈也能做。

今日折了红薯梗,趁着日头好,在煮熟后挂在竹竿晾干。活计不重,只是琐碎,费人也耗心神。

上一篇: 施微 下一篇: 此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