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食方(62)
荀二郎也不说是从何处听来的, 只是不住赞他做事合宜,“这案子, 你确实不该掺和进去。到时候, 万一是真钓到了大鱼, 人家反手参你一本, 就算你们证据确凿,坊间总会留下些传言, 于……崔兄美名有损。崔兄高瞻远瞩,实在是我辈楷模。”
“荀兄今日这样客气,反而是叫我汗颜了。”
“自家兄弟……”
荀二郎来, 自然不是为吹捧, 反而是贱兮兮说起了一事,“上回听说你路过了那家果脯店, 难得有你钟意的小食, 你且放心, 愚兄旁的没能帮上你, 已经是在他家存了一年的银子,只管去取便是, 全当是愚兄添置的一点小心意。”
“……”
崔明端亦是无法言明,他那次只是路过那家店罢了。
回崔家的路,原该是不会经过这家店。他家店不在市集主道上,位置是稍稍偏了一些,但是,偏也有偏的好处。店门外排起长龙,也不妨碍过路的车马。
这会儿,崔家的马车便稳稳停下。上车前,荀二郎朝阿藤附耳密语。这会儿,阿藤已经下车去了。
崔明端更是喟然叹息,遥想那片青山。二人的婚约是既定之事,前几番相见,似乎也比料想中的要好上不少。便是他没有一丝男女之情,也不会冷待了她。
公正严明的崔家六郎丝毫不知斟酌此等人生大事时,眉眼间已然带了丝丝温情。
阿藤取了东西,再往前走一走,荀二郎府邸也到了。荀二郎也知自己的礼没送错,拎着自己的那袋子玉茄果脯下车,若非下车前还要说一声:“贵人身子一直不好,都说是冬病夏养,可惜夏日之时你尚在眉州,现在说来大抵也是晚了,听闻贵人的身子另指派了一位御医在照顾,这位郑御医,医术倒是不错,与我也有几分私交。”
崔明端亦是颔首,郑重谢过,“我到底比荀兄不经事,往后,还望荀兄多多提点。”
“提点倒也谈不上,我不过是比你多娶几房妾室罢了。”
说罢,荀二郎又是爽快一笑,俯身而出。
余下另一袋玉茄果脯,放着有些孤伶。
冬病夏养,冬病夏养……念叨到第三回之时,崔明端忽而清明,今夕是何夕。
九月,九月十九。
“阿藤。”
崔明端突然喊住了人,掀开帘子看时,正好是日暮西山,秋来晴空万里,晚霞绚烂,铺设不知其几千里。
*
梅花坞的天,似是比城里更暗一些。
萧家已然用过了夕食,阿草在灶房里烧火,卢妈妈趁着天还亮着,赶忙记下今日所用。
萧鸣笙就在院中溜达消食,看看远山,赏赏晚霞,也别有一番趣味。
数次踱步后,她如常往院外探头一看,又见那一抹绯色官袍。
嘶……这不是日理万机的崔大人吗?
她见他,总有一股不太好的预感——皮毛案,没查出来,抑或是查出了,于她十分不利?
这一回,萧鸣笙没即刻回避,只是往身后看了看——无人。
袁志也不知是在何处警戒着。
那一抹绯色官袍,而今已经现出了整个身子。玉面郎君,顷刻间也在眼前。
霞光绚烂,照在他身上,也成了作配之物,不过尔尔。
萧鸣笙是头一回这般光明正大仔细瞧他的眉眼——神仪明秀,朗目疏眉。
若披烟雾,如对珠玉。
原是真的。
为缓和剧烈的心跳,萧鸣笙也凝神往他身后看了看,传说中那位处事圆滑的仆从呢?
“瞧什么呢?”
“……”
这一回,他也没用臣子之礼,萧鸣笙下意识答:“你身后……”
崔明端策马而来,这时辰,多少是有些尴尬的。梅花坞的人家,炊烟袅袅起,便是出行,也不会是在夕食前后。
上回那只棕马闹出的声响过大,若是她已然歇下,实在是罪过了。
“无人。”
崔明端亦是一板一眼答。
萧鸣笙反而是轻轻笑了笑,这笑远比晚风轻,“幸好是无人,否则可要吓坏人了。”
家在山野,可不兴谈非人之物。
她捏着帕子,也不知人是为何而来,半晌挤出一句;“是要来喝水?”
“……”
崔明端略略侧身,缓缓吐息,也是借此平复心绪。
霞光尽收眼底,眸子越发粲然。
萧鸣笙大着胆子多瞄了几眼。不怪崔家仆总是炫耀着说起崔六郎——要是她家里也有一位,可不得广而告之?
崔明端只是侧身站着,并非全然不知。落在自个儿身上的目光是越发灼热了。
莫不是他骑马来得急,身上出的汗?
思及此,一向爱洁的人又不动声色往外挪了一步。
萧鸣笙见了,更是警铃大作:好极了,一位谨守本分的君子正用行动提醒她,越礼了。
“咳咳……想来崔大人是有公务?”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是……”
这一回,崔明端应得极快,也不给萧鸣笙愣神的功夫,又敛着袖口说道:“皮毛料的案子,陵安府还在查。我不便介入,只是……不管是何人来问,皆答一句养病不知世事。”
“嗯。”
萧鸣笙又觉着单一字显得略显敷衍了,赶忙是补上一句,“这话,上回大人叮嘱过,便一直记在心上……”
崔明端未再应声,只觉另一侧也叫霞光烘得火热。
这时候,阿草的声音自远而近,“郡主,要歇息了么?”
萧鸣笙比院子外头的人还紧张,慌忙应了一声好,又胡乱让人去铺床。幸而阿草没先来扶她,否则便该露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