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园食方(95)

作者: 坐夏 阅读记录

给自己夹的,是一块肥瘦适中的鹅肉。一尝,顿时眼神发亮。

如果只是吃鹅肉,口味略显单调,有了各色配菜添香,鹅肉劲道入味,还有一丝丝幽微的酒气。

“吃呀,这可是郡主给的食方,我又不诓人。”

说罢,荀二郎也夹了一颗板栗。

崔明端依言试了,果不其然,板栗软糯清香,滋味比炒栗子更丰富,如荀二郎所言,是她给的食方,便觉开胃许多。

这顿,像是乡野人家一锅炖的做法。换了雅致人,还真不一定爱吃。

荀二郎只认口味,瞧着新鲜,接连吃了几大碗。最后,也让人去后厨取一些面条来。

“郡主说,若是不想吃米饭,将口味调淡些,也好白口吃着。吃到最后还不饱,添点水,下面条,顺便吸一吸鹅肉锅的精华。”

华灯初上,荀二郎有心赏风月,就在临近回廊处设的桌案。有屏风遮挡,也有几个暖炉烘着,这锅子也是暖的,不怕寒风萧瑟。

佐了酒,人微醺,月正圆。

崔明端今夜也从心多吃了几杯,遥想父亲制的图——若是当年诸事顺利,工部如数造来,也不知是何人间盛景。

酒足饭饱,他也该告辞了。

出了荀府,马车该往前面走,踩上脚凳的那一刻,崔明端回首,看的是城南的方向。

“大人,再有一刻钟便宵禁了。”

是了,即便他快马出城去,也赶不及在宵禁前回来。

“回府吧。”

崔明端终是俯身弯腰坐了进去,有些懈怠倚靠在车厢之上,莫名想起了今日荀二郎说的那几句:

“什么味道?”

“像是银耳羹的味道。”

今日,实在是过分贪恋了。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不只是贪那一盅汤羹,也想知晓此时此刻,她是否安歇,咳疾是否有所舒缓。

今夜月,终究不甚圆满。

*

梅花坞的月,却是比内城更加清幽孤冷。

不用入夜,日头下山后,萧鸣笙便觉着身上冷飕飕的,早早用了饭,便在小榻上躺着。

屋里燃着三盏灯,她还在看那本《雪心赋》,卢妈妈也只认得封面那几个大字,“外头还没下雪,郡主要不要歇着了?”

萧鸣笙颇是不舍放了手中书,看卢妈妈把书放回书架,又去吹灭两盏灯,不禁叹气。

这咳疾,甚是恼人。坐着时还好,躺下,总觉着喉咙发痒,时不时要咳几声。

被窝里,有两个汤婆子,也有崔大人送的那块大暖玉。

阿草碰了碰,只觉是凉的,“郡主,我把这大笨石头拿走吧,要冻死人了。”

“阿弥陀佛……”卢妈妈赶忙是念了一声,这样不吉利的话,趁夜风大赶紧散了。

萧鸣笙手凉,摸着它是暖的,她反手在脸上摸了摸,也是冰冰凉。再盘一盘崔大人的玉,真是带着些些的暖意。

“暖的呢。等改日我身体好起来,这玉就找个位置供起来。”

“郡主,我偷偷跟你说个事……”

好不容易熬到卢妈妈出去找个什么东西,阿草趴在榻边,“我觉着,郡主身体没好,是不是没骑马射箭的缘故?要不,我明日找些东西,在院子里弄个靶子,每日射几箭,这病就好了。”

萧鸣笙也忧心阿草的病。偌大一个京城,就没有一个能治头疾的大夫么?

为着哄一哄阿草,她笑着颔首,也催阿草去睡。

*

翌日,萧家的靶子还没立起来,就有一群人乌泱泱上山来了。

最最紧张的,不是袁志。而是梅花坞的村长,一听包子说有不认识的人来,都让人抄家伙预备着。

来的,是荀二郎的心腹。只是,这阵仗大了些。

带来的东西,也略略丰富了些。京城里时兴的各式东西,珠花帕子、绫罗绸缎、胭脂水粉,能送的,都送了一遍。

卢妈妈看着单子,难得没笑一笑。这位荀大人心善阔绰是好事,只是,送这些女儿家的物件——合适么?

从前崔大人家也不曾这样送过。

萧鸣笙也扫过那单子,再配上卢妈妈为难的神色,更是忍了笑。

荀二郎确实会来事。不单是给她送礼,连带着给阿草的也有,就是一些哄孩童的小玩意,像什么拨浪鼓,彩绘小木马。

萧鸣笙原也以为阿草会喜欢,谁知她拿起一看,便皱了眉,“哼……这人好不识趣,把我当三岁小儿呢……我只是不记得些事了,又不是真傻。”

就连是袁志也无奈跟着笑了笑。阿草当真是不傻。“属下听说,这位荀大人比崔大人年长一岁,不过他娶亲早,膝下儿女双全……”

“哼……我就说,他定是将我当小儿打发了,我才不爱玩他家孩子的东西。”

阿草不玩,只能和其它东西一样先放进库房。

满院子的东西,入库也要好一会儿功夫。萧鸣笙便成了闲人,对着后山小径看了又看,也默默计算着时辰。

这个点,道长该出现了,今日怎么不来了?

第051章 蜜汁山药

这一次, 荀家送来的,还有满满一筐山药。

补脾益气,确实是好东西。

这几日饮食清淡,除了早晚吃一杯道长哄人的止咳膏, 口中发苦。

她抬着袖子看了看——或许, 阿草说的对。原身好几年没接触弓箭了, 或许练一练就好了。

自己也不是原身。做好吃的东西来打打牙祭, 保不齐这病也能好得快些?

且先拿这一筐铁棍山药来试试。

阿草是第二回来处理这棍子, 动作比第一次利落得多, 刮皮、切段,一切有条不紊。

上一篇: 施微 下一篇: 此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