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种田做美食(101)

作者: 幼和 阅读记录

蒸蛋羹蒸得很嫩,化几道口子,更能窥见里头的鲜嫩。热油也顺着间隙钻进去。

锅中剩下的油,姜南把炒螺的佐料倒进去炒香。

炒香之后,辣椒红油一起倒入,炒出红油香,再把沥好水的螺倒进去,翻炒均匀。

红辣椒油一炒,冲鼻的味道在厨房漫开,有一点呛人,姜南皱着鼻子咳了两声,又才继续翻炒锅中。

姜南转身去橱柜里找之前修屋打回来的白酒,那时候没喝完,她就留着,现在倒点进去,没有料酒,只能用白酒来去去腥味。

酱汁,倒进去,翻炒,加入清水,等待煮开。

“阿娘,大火煮开之后,就用小火焖煮就好。”

姜南趁着间隙,又切了些葱花。

大火煮开之后,盖上盖子,小火焖煮一刻钟。

一刻钟后,姜南揭开锅盖,热气上冒,一股诱人的香辣味冲入鼻腔,姜南把葱花撒进去,一勺白糖,少许盐巴,翻炒收汁。

出锅,一到香辣美味炒螺就好了。

辣椒圈,绿葱叶,鲜红的底,裹满螺上的每一个角落。

味道一股一股往人鼻子里钻,等饭菜上桌,香辣炒螺的味道存在感依旧很强。

姜南把马齿苋里头的佐料拌开,一家人的晚食也开始了。

“嫂子,螺好香啊。”

沈安盯着红油辣螺,咽了一下口水,闻着味道,他狠吸一口,才跟姜南说话。

“加了辣子炒的,闻着是要香一些。”

“小南,这几根签子是做什么用的。”

每人手边放着一根细签,姜南上桌前临时削的。

见人问起,姜南说道:“这是用来吃螺肉的。”

对面的两人齐刷刷地看向姜南。

只见,姜南夹起一个螺先吮吸一口,上面裹满的咸香辣酱汁,一下吸入嘴里。

特别是沈安,只感觉这味道好像已经被自己尝到了,眼睛一眨不眨,就差说出自己馋了。

姜南用削细的尖签,就着螺口一挑,螺肉就被挑出来。

“要把尾巴这里掐掉,这个不能吃。”

姜南一边说着,一边把挂在签上的螺肉尾端直接掐掉,而后才送入嘴中。

螺肉上同样沾了酱汁,因为没有料酒的原因,姜南觉得味道还是有点腥,不过是能接受的程度。

沈安看完,心道,学到了。

原来螺要这样吃。

沈安立马按照姜南教的,夹螺开吃。

先嗦一口,爆香的汁,他忍不住再使劲嗦两口,再拿起细签一挑,一掐,螺肉顺利入嘴。

螺肉同样的香,沈安又夹了一个。

然后就是一个接一个。

“小安,吃点饭,这肉又不顶饱。”

姜南吃着鸡蛋羹拌饭,这一口她也很爱,鸡蛋羹鲜嫩,淋了热油,也不显油腻,混着蒸汽水,饭都被泡软了。

再加一口凉拌菜,带着辣味,正好配着清淡的蛋羹拌饭,中和了味道,咸度正好。

姜南见沈安已经嗦螺上头,赶紧让人吃点饭。

“不管他,饿了他就知道。”

沈安见阿娘和嫂子都这样说,也不敢再继续沉迷嗦螺,学着姜南的模样,舀了蒸蛋羹拌饭。

吃到最后,只剩下沈安还在嗦螺。

沈安吃完,他明日想去河里摸螺了。

不等沈安继续想,天色已经暗下来,一日的辛苦也得到休息。

第二日姜南出摊比往日要早一些,她舀先去看看定做用来做酸辣粉的漏勺,还有她购置的碗筷,小桌子,这两样是需要拿到摊子上的。

还好,碗筷、桌子都做好了,姜南让店家帮着放到板车上,推着到出摊的地方。

姜南把摊子支起来,后头的桌子也添了两张,好在当时做蓬子的时候,够大,不然这还遮不住呢。

“姜娘子这小摊桌子多了两张,可是要有新吃食了。”

摊前买东西的老主顾,注意到小食摊上的变化,笑盈盈地跟姜南打趣。

姜娘子的小摊,刚开始就一张四方桌,一个瓦炉,到现在小蓬子,几张桌椅,后面还坐了几个食客,摊上的吃食也越变越多。

“您倒是没说错,是要做新吃食了,过两日在摊上售卖,第一次售卖,老主顾全都少一文银。”

“哎哟,还是姜娘子会做生意,看来这吃食我定然要来尝尝。”

“姜娘子做的,味道肯定不错,就算是不少这一文银,我也是要尝尝的。”

“说的不错,哈哈哈哈······”

摊前的老主顾,个个说起,脸上都挂着满意的笑。

别看只是少一文银,一个人是少了一文,但来姜南摊子买东西的老主顾不少,这一来二去,少的就多了。

他们心中是愈发期待新吃食。

“一定让主顾们满意,不过新吃食售卖,不在小摊吃的食客,需要自带碗,不然只怕是带不走。”

“为了新鲜吃食,我一定带着碗。”

一阵附和,姜南就是考虑到有食客会带走的情况,正好趁着现在食客多,提醒一下,免得她卖一次酸辣粉,还得添买一次碗。

想来是新吃食的刺激,今日出摊卖得快。

赵大叔应当是在照顾受伤的病人,这两日都没有来小摊。

姜南先去采买了酸辣粉的佐料。

皮芽子、蒜、桂皮、香叶、白芷、八角、椒子全都买好。

又到另一个铺子买了糖,盐,醋汁,还有芝麻。

还斥巨资打了二两白酒。

家里的已经没了。

今日赚的银子,基本上是没了。

等到家之后,姜南先看了看晾晒的粉。

伸手搓捻,差不多。

日头大的好处就是这样,晒不了多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