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种田做美食(112)

作者: 幼和 阅读记录

终于,今日可以收摊了。

姜南和沈安赶紧收拾东西,准备跟着赵大叔去看石磨。

“小南。”

一声喊从身后传来,姜南停下板车往后看去。

孙婶子,沈贵叔。

孙柳今早出完摊子,一直想着来县上打听打听小南说过的医馆和郎中,正好撞见小南跟着人一起往另一条街走去,她就出声将人喊住。

姜南跟人打完招呼,也知道两人的来意。

今日还真是赶巧,事情都撞在一起,也是运气好。

赵志听闻这二人是来寻医馆,为了给家中儿子看腿伤,他也没有隐瞒自己的大夫身份。

孙柳没有想到会这般顺利,心中的大石头也放下,剩下的就是攒银子。

“婶子,我还得去赵大叔院子里拿石磨,你和贵叔若是着急,就先出县归家吧。”

“不着急,不着急,石磨这般重,你和小安能推得动吗?我让你贵叔跟你一起去。”

就这么一说,一行人跟着去赵志的院子,抬了石磨,沈贵推着姜南的板车,两家人一起出县,准备归家。

别说,要是今日没有贵叔的帮忙,姜南推着这么重的石磨,也是要费点时间才能回到家。

最后沈贵叔给自己把石磨搬下来,还给把两个分开的石磨圆墩迭在一起,她试了试能用,沈贵叔才走。

有了石磨,姜南心情都好了,之后磨番薯浆,不用再去孙婶子家了。

姜南心情大好,院子里晒着的仙草,也差不多了,今日可以做仙草冻。

姜南也不用操心明日的食材,番薯粉都是之前就做好的,明日沈礼该送番薯来了,到时候再做一些,这样循环往复,也不用担心不够用。

她把拢好的仙草用木盆装着,晒干的仙草是混着根茎一起晒的,晒得太干,若是不察,还有些扎手。

“小安,你去帮阿娘准备明日出摊要用的,这里嫂子自己来就好。”

沈安本跃跃欲试想帮忙,见嫂子这样说,他又转身去帮周氏。

仙草需要先泡一会,把晾晒时沾上的沙子灰尘这些泡出来。

姜南烧一点草木灰,用滤帕过滤沉淀出碱水。

洗干净的仙草直接放入锅中,加清水,沉淀好的碱水也一起加进去,直接大火开始煮。

等锅中的仙草第一次煮沸,大约三刻钟左右,转成小火,继续蒸煮一刻钟。

半个时辰过去,姜南离开灶间,她先用汤勺舀起锅中的仙草,煮过的仙草,用手摸一摸,湿湿滑滑的,差不多就算是煮好了。

姜南准备的滤帕就是之前晒番薯粉的,她把它洗干净之后,又晾干,可以重复使用。

稍大一些的仙草,直接用锅铲和汤勺捞出来,剩下一些不好捞的,倒进滤帕里,过滤出汁液。

木质的盆颜色偏黄,里头装着一盆黑乎乎的汤水。

“嫂子这是什么啊?”

沈安帮着周氏把出摊要用的食材准备好,抬眼就看见自家厨房冒起炊烟。

院子里晒着的仙草叶不见。

他就知道嫂子又在做吃食。

“仙草冻,一会我再做点芋圆,你去把蜂蜜拿出来,做好保准好吃。”

姜南舀出一些红豆泡着,一会做点蜜红豆,芋圆,加进仙草冻里,凉丝丝,甜咪咪的一定好吃。

正好草木灰水还剩了不少,豆子也是昨晚就泡着的,姜南提一桶水,先把石磨洗一洗,准备磨豆子。

如果能成功的做出豆制品,她的小摊又能多一笔收入。

“小南,你要磨番薯浆吗?”

“阿娘不是,磨豆子。”

洗好石磨,先磨糯米粉,把三色芋圆和蜜红豆做好。

时辰还早,她把泡了一夜的豆子,少量多次地放入石磨中。

推石磨很费力气,姜南和周氏换着来的。

在石磨口舀入豆子,豆水参半,随着石磨盘的转动,另一头就慢慢出豆浆糊。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等到把豆子全都磨好,放入滤帕之中,要是豆浆糊磨得多,就两个人揪住一起用力,不过姜南今日磨的,一个人就能提着滤帕过滤好。

姜南手下用力一捏,挤出生豆浆,过滤好,生豆浆倒进锅中,过滤完的豆渣,可以做成豆渣粑粑,捏紧用油炸一下,沾着辣子,比起馍馍味道也不差。

“小安,烧大火。”

生豆浆大火煮开,姜南准备点浆。

煮的过程中,要适时的搅拌,防止粘锅底,煮出来的浮末也撇出去。

煮沸之后,灭掉火,豆浆表面会出现一层薄薄的皮子。

姜南赶紧拿筷子把这层薄皮挑出来,这可是豆皮啊。

然后就可以给豆腐点卤了。

她把沉淀好的草木灰水端进来,准备给豆腐点卤。

点卤也是需要方法的,点得不好,豆腐很难成型,姜南以前在现代,倒是做过,今日她在这里,第一次尝试,又加上卤水简陋,也只能试试了。

姜南一手端着草木灰水,一手拿着汤勺。

汤勺搅动着煮沸的豆浆,慢慢地将草木灰水倒入锅中,搅拌的手不要停,一直到锅中的豆浆出现玉米粒大小的颗粒物状,就可以停止搅拌,静置一刻钟。

姜南把闲置的木盆端进屋,把筲箕拿进来放在木盆之上,铺上干净的白布。

姜南把豆腐脑全都舀进来,沈安和周氏一人提着一边白布,豆腐脑全都装进去之后,姜南接过两人手中握着白布尾端,交错栓好。

姜南起身把菜板拿下来压在上头。

“小南,这是何意?”

周氏一看菜板都用上了,心中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