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种田做美食(114)
剩下的豆腐块,同样步骤做。
姜南游刃有余地翻着锅中煎炸的豆腐块,裹在表面的淀粉鸡蛋液被热油炸到酥脆的金黄块,再煨一息时间,倒入准备好的酱汁。
酱汁一倒进去,随着火候慢熬,香煎咸辣味道也跟着飘出来,等到酱汁被熬得浓稠,这道香煎豆腐也差不多快完成。
姜南快速地切好葱花,撒进去,起锅。
郁郁葱叶洒进浓稠酱汁的香煎豆腐中,也被裹上酱汁,切破的葱花圈,内里颜色较浅,酱汁顺着破口钻入圈中,葱花裹挟着油香,味道分外的好。
“小安,端桌上去。”
“好!”
香煎豆腐上桌,晚食就做好。
“阿娘,小安快来吃饭了。”
一道香煎豆腐味道足,周氏做菜一向清淡,味道都被香煎豆腐的香味盖住。
“这菜好香啊。”
周氏不是第一次感叹,今日这道菜味道不算重,只是透着淡淡的油煎香,没有放辣子,但很香。
“快来尝尝。”
一家人坐下来,开始今日的晚食。
沈安第一道菜夹的就是香煎豆腐。
一块四方的香煎豆腐,酱汁裹满,葱花缀在上头,金黄油亮的表皮四周是炸好的薄蛋皮子,沈安一口咬下去,浓香四溢。
仿若置身于春日的山上,野花开遍,满山的花香,又或者是蜂蜜化成的水,一样能吸引着蜜蜂。
沈安已经说不出话,真的太好吃了。
周氏吃得还算冷静,只是眉眼微抬,眼神睁大。
她感受着留于唇齿间的咸香,吃一口米饭,味道实在是刚刚好。
姜南吃一口香煎豆腐,果然是那味儿。
好吃,就算这是她自己做的,她也觉得好吃。
葱花的味道,沾着酱汁,咬一口香煎豆腐,里头被炸熟的豆腐,透出白嫩,嘴里未咽下的酱汁,正好让藏于里头的豆腐也变得味道十足。
解一口馋,越解越馋。
她有点想吃臭豆腐了,奈何臭豆腐发酵时间长,又费时,只能等她之后空闲下来之后,看看能不能做,明日回来先做霉豆腐。
吃到最后,沈安把香煎豆腐汁全倒进碗中,拌着饭,香的嘞。
“看来这香煎豆腐是真的好吃。”
姜南早就吃不下,只剩下沈安还在吃。
话一出,周氏无奈地看着沈安。
沈安这几月下来,长了不少肉,全都是小南做出来的美食养出来的。
吃到最后,姜南也没去管,她到厨房收拾剩下的豆腐,明日把食料买回来做霉豆腐和豆腐干。
等到日头偏西,鸟鸣渐起,天色渐暗,沈家小院白日的热闹也陷入沉寂。
黑夜里传来几声惊起的犬吠,姜南翻身摇着蒲扇,缓缓睡过去。
第二日,姜南装好一块豆腐,启程去县上。
酸辣粉还是一样的受欢迎。
“还请稍等,立马就给您煮上。”
铜板进竹筒铛铛的响声,实在是让人愉悦。
姜南手脚麻利地做粉,粉落,开煮。
转手开始做菜码。
一碗碗酸辣粉上桌,一碗碗又被带走。
做酸辣粉的间隙,姜南还要看着沈安炸土豆,拌凉皮。
等到摊子人逐渐变少,姜南才得了休息。
赵大叔如约而至,今日却不是来吃粉的。
“赵大叔今日不吃粉?”别说是姜南,就是赵志自己都不敢信。
他从昨日就一直想石磨能做什么新鲜吃食。
他着急,但又不能催促姜丫头,所以他还特意晚了时辰来摊子。
姜丫头摊子上的人果然变少,但他扭捏半晌也只说出个不吃粉。
姜南说完,见赵大叔不说话,心中奇怪,看着人一直盯着她的摊子,左看右看,就是说不出所以然。
这怎么还扭捏上了。
不消片刻,姜南想过来了,她嘴角勾起微笑,一双眼紧盯着赵大叔,仔细看,还能窥见赵大叔脸上难得一见的羞赧。
“赵大叔是不是想来问我新鲜吃食做出来没。”
不是问句,而是肯定。
咳咳咳。
赵志难得被一个小丫头问住。
“我是那么着急的人吗?给我来碗凉皮,好久不吃,我都有点馋了。”
“好,我给大叔做一碗凉皮。”
姜南没有拆穿,她给人快速拌好凉皮端上,也没有说其他的事情,又去前头照顾着摊子。
赵志吃得慢慢悠悠的,姜南食摊上的客人来了去,去了来,他还在篷子后头坐着。
终于忙完最后一拨客人,摊子上的东西也差不多卖光。
赵志的粉也吃光,可人还没走。
姜南把东西都归置到板车上,又跟赵志道别。
“赵大叔明日再来,今日我就先走了。”
“行,回吧。”
赵志后几日也准备来,终能让他等到的。
“哎呀,这怎么多个东西出来。”
赵志还未走远,听见姜南的声音,他还以为是出事,自然也转过头去看人。
“赵大叔,这多出来的吃食,看来是赵大叔最后离开食摊的馈赠物。”
一听这话,赵志高兴了,他哪里还不知道,这小丫头就是在逗弄自己。
明明是给自己带了吃食来的,却一直不告诉自己。
“你这小丫头,还真是蔫坏。”
豆腐块,姜南用大叶子包好的。
赵志接过去,好奇地打开,里头白嫩的方块,没闻到什么味道,心生困惑。
“这是何物,怎么吃?”
他倒是不关心这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他最关心的还是怎么吃。
“油煎,放点料汁,葱花蒜末,便足矣,再有就是买点三线肉,和着一起炒,味道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