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种田做美食(19)

作者: 幼和 阅读记录

周氏装好递到杨秀花手中,一番寒暄,杨秀花才离开。

周氏心疼那一罐子的树莓果子酱,这酱不仅能蘸着吃,还能泡水喝。

姜南看出周氏神色中的不舍,一家人坐下后。

姜南才开口:“阿娘,你是不是觉得我给杨婶的东西多了?”

周氏抬起头,神色略显慌张,她心中不安。

“阿娘,我们是一家人,有事一起商量,这才好嘛。”

姜南从这段时间的相处中,她了解周氏,性子有些弱,缺少主见,但心善。

她很幸运,若是遇到不好相处的家人,她只怕不会这么想赚银子。

周氏很感动,姜南鼓励的眼神,她终是说出来:“娘是觉得给多了。”

她们家本身和杨秀花不过点头之交,交情不算深。

“阿娘,杨婶瞧着性子直,好相处,沈乾叔是村长,我们与她们家交好,只有好处,没坏处。”

姜南一说,周氏就转过来,她家大儿现在不在家,发生上次那样的事情,也只能求助村长,免了闲话,事情也能得到解决。

姜南不觉周氏的想法错误,但能相互理解是最好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姜南也在攒着银子,她隔着时间在县上定做工具。

姜南看着做出来的工具,虽是贵了些,不过为了攒银子,过好日子,也值得。

“店家,你记得我剩下的东西,做好了我再来取。”

姜南验完货,心满意足回家。

“阿娘,天色还早,我去打水。”

这时候,地里的活还没做完,姜南带着沈安去河边。

现在正是摸河蟹的时候。

姜南提着桶,带着烧火的火钳,到达河边,河边有零星洗衣的婶子。

姜南提着桶离远了些。

等到上游一点,姜南到河边,清澈可见水底石,高出潺潺落流水。

她脱鞋子,挽起裤脚,下河。

“嫂子。”沈安喊一声,神色慌张,语气紧张。

沈安害怕他嫂子被河水冲走了,他听娘说过,河水会把人冲走的,他每次玩水,都有阿娘在一旁看着。

“小安,别怕,嫂子下来抓河蟹的。”

不愧是河蟹季,姜南都不用翻石头,就能看见在水底爬动的河蟹。

“河蟹!”

沈安激动地喊一声,他动作麻利挽起裤脚下水。

果然看见好些河蟹。

真的有。

沈安伸手去抓,把姜南吓到。

“小安,小心夹手。”

姜南有过被螃蟹夹手的经历,所以她带着火钳。

“嫂子,我很会抓的。”沈安骄傲地表示,不过河蟹没什么肉,做来一股腥味,还不如鱼好,村子里少有人抓,但小孩子夏季爱玩水,就爱捉来玩。

姜南倒是小看了,她嘱咐几句,自己就专注抓蟹。

等姜南直起腰,桶里的河蟹已经过半,够吃了。

两人回去,姜南又来回打水。

打完水,姜南开始清洗螃蟹。

先吐吐沙,去掉蟹脐,姜南把蟹切成两半。

周氏也跟着处理,光是处理蟹就用了一刻钟。

桶里还剩几个,姜南起身准备炸蟹需要的面糊糊。

好在家中还有鸡蛋。

姜南舀适量面粉,打入两个鸡蛋,加一点温水,先搅拌,等到有糊糊样,加盐和葱花,可去腥。

清理好的河蟹,再清洗一次,打一个鸡蛋,先裹一层蛋液。

“阿娘,可以烧锅了。”

周氏进屋,熟练起灶火。

倒油,等热。

姜南夹起河蟹,进面糊糊碗,裹上一层厚厚的面糊,进锅炸。

姜南看河蟹定型,伸手夹起翻面,炸至金黄。

沈安杵在锅边,看着一个个河蟹裹粉下锅,捞起。

一锅炸好,姜南煮了野菜粥。

上桌开吃。

沈安先夹一个金黄油炸蟹。

面粉裹着壳,一咬一个嘎嘣脆,还能听见响,想葱去腥,咸香四溢。

好吃!

姜南有些遗憾,做了一点蘸料,她明日上山去摘茱萸,顺带看看野生辣椒,若是红了,试着做点辣椒粉,之后都能用到。

一家三口,一口粥,一口蟹,脆脆香香,十分下饭。

远在几户距离之外的沈家,一声不可置信地喊声:“你说什么,二房那个小贱妮子有银子去镇上定做木制工具!”

第011章 炸蘑菇

“妹妹,我早跟你说过,当初二郎被沈家老两口赶去外头做工时,你就该趁着二郎在家把家分掉。”

“现在分家多好,也不用整日操劳着那一大家子的事情。”

孙柳跟着周氏在沈家小院后面开出的地撒菜种。

菜种是孙柳给的。

应时节的清白菜和豇豆,还有毛豆。

周氏站在阶梯坎上的地盖土,她听着坎下的孙柳一脸解气地跟自己谈话。

孙柳手上的动作没停,一手捏着种子,另一只手捡适量的种子丢入挖好的土坑中。

“妹妹得了个好儿媳,比起刚嫁来时,小南的性子倒是外放许多。”

孙柳这几天来沈家小院,周氏没有隐瞒她,姜南去码头卖东西。

孙柳也没有窥探人家隐私的爱好,家中地里的活做得差不多,她正好来帮帮周氏。

周氏听闻孙柳的话,神色一紧,见孙柳并无他意,她又才说:“若是我能像小南这般能干,家中事事,也不用小南一个新妇去抛头露面。”

周氏心中觉着对不住姜南。

但孙柳却不这么认为,她语气中略带羡慕道:“小南的手艺真的是好,我看比之县上大酒楼的师傅都要好,我要是有小南这样的手,也去赚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