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86)

作者: 蒹葭是草 阅读记录

姜舒月并不知道她的选秀之路已经被人为铺好,并且连结果都有了。

她此时正在为倒春寒发愁。

眼看谷雨都过了,也不见天气回暖,再晚怕是要误了农时。

好在没过几日,气温转暖,地气跟着上来了。

姜舒月脱去厚棉衣,换上夹棉的衣裙,带领冯巧儿和常妈妈撒种栽苗。

按照她之前的规划,前院种菜,后院种粮食。

前院人来人往,隐蔽性差,种菜最保险。

后院她打算种一些耐旱高产的粮食,但在找到保护伞之前,不会贸然推广,更不想引起太多关注。

种粮食不急,蔬菜幼苗已经培育好,急等下地栽种。

既然是实验菜地,姜舒月不会只种一两种蔬菜。她准备在前院东边的那一片菜地间作辣椒和生菜。

辣椒植株较高喜阳,生菜相对矮小怕晒。个子高的辣椒可以给生菜遮阴,避免生菜被晒坏。生菜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根系固土保湿,防止野草生长,改良辣椒的生长环境。

辣椒用途广泛,既是烤肉的灵魂,又可以拿来炖鱼烧菜,还能晒干炒熟做火锅底料。

生菜就更不用说了,易成活,生长周期短,基本是种多少出多少收获多少。春天缺蔬菜,生菜刚好弥补这一空白。

生菜可以水培,奈何水培所需工具太多,不如种在地里划算。

同时在前院靠西边的菜地,间作韭菜和番茄。韭菜根部含有抗菌物质,既能丰富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可以防治病虫害,尤其能有效预防番茄的青枯病,帮助番茄开花坐果。

韭菜收割之后,带上遮光帽,还可以长出韭黄。一种蔬菜,两种吃法。

番茄是姜舒月的最爱,番茄炒蛋、番茄炖牛腩、意大利面、罗宋汤……

在没有水果的情况下,还可以暂时充当水果。

与东边的间作组相同,西边也是一高一矮的组合,生长周期也是一长一短,保证夏秋的每个月都有蔬菜吃。

在生菜和韭菜之间,姜舒月留了一条供人进出的甬道,甬道两边各种一垅红甜菜。

不仅美观,成熟之后还能熬制红糖稀,甚至脱色凝成霜糖。

糖在古代的任何时期,都是奢侈品。

城里的店铺有糖出售,奈何价格贵到离谱,哪里有自己种出来的划算。

穿越前,在农学试验基地,姜舒月还见过师姐用红甜菜自制口红和腮红,方法并不难,使用效果也很好。

“姑娘这些小苗真能种出糖来吗?”冯巧儿不太相信,要是有这么简单,糖还会那么稀缺那么贵吗。

一般的小苗肯定不行,架不住空间里的种子好啊,耐旱抗寒,高产高甜。

当然这些都不能告诉冯巧儿,甚至种子的出处,姜舒月也做了伪装。

在育苗之前,她让常妈妈进城一趟,买了不少菜种。

常妈妈不会种地,更不认识菜种,稀里糊涂买了一堆回来,根本记不住自己买的都是些什么种子。

拿到一百两银子之后,姜舒月又托人进城买了几本农书回来。她出身高门,又是东家,能识字会看书并不稀奇。

而她又是田庄的东家,买些农书来看也正常。

书在古代很金贵。在不识字的庄稼汉看来,书中什么都有,自然也有种地的妙法。

东家病好之后,似乎对种地很干兴趣,也很在行。

种过地的人都知道,庄稼汉也分三六九等,最上等的叫庄稼把式,天生就会侍弄土地。同样的天气,同样的地,庄稼把式种出来的粮食就是比一般人多。

东家虽然是个姑娘,可她能用水在冬天种出绿叶菜,保不齐就是天生的本事。

现在见东家买农书,庄里人恍然大悟,并且对东家越发信服起来。

“糖是种不出来的,但可以用甜菜熬制。”甜菜能熬糖是欧洲人最先发现的,方法还没传入中国,姜舒月种甜菜有些冒险。

但中国传统的饴糖不够甜,蔗糖又贵还难买,她馋糖已经很久了,冒险也要试一试。

索性种得不多,熬糖的方法与饴糖有些相似,应该能蒙混过去。

冯巧儿听说果然两眼放光,拉着姜舒月问:“这种糖能做点心吗?”

话说印公子上个月没来,这个月也没来,冯巧儿已经很久没吃过甜甜的点心了。

姑娘托人进城倒是买了一些饴糖做的点心给她吃,奈何她的嘴早被印公子带来的点心养刁了,总觉得饴糖做的点心味道寡淡,甜味不够。

不仅冯巧儿这么觉得,姜舒月也是一样:“甜菜熬制的糖浆比饴糖甜上许多,但也做不出印公子带来的那些点心。”

印公子带来的点心,比她在后世吃过的还美味。如果她没猜错,那些点心应该是用名贵的蔗糖所做。

甜菜里含有蔗糖,但熬出的糖浆差点意思。

她让人买来的《天工开物》里,详细记载了糖浆脱色提纯的工艺,可以提炼霜糖。

古人所谓的霜糖,应该就是后世的白糖。

穿越前,农学基地里有人试过这些方法,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也包括姜舒月自己。

但她始终相信,古人能如此详细地记载下来,方法不会有错。

神农氏血脉觉醒之后,姜舒月自觉对天气、土壤和植物的理解,比穿越前更透彻。五感也比之前敏锐,她想用甜菜再试一次。

如果成功,至少她的田庄可以很快实现霜糖自由。

至于对外推广,还是那句话,在她找到保护伞之前,不会轻举妄动。

万恶的封建社会,对女子的约束太多,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出趟门都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