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忘前尘(172)

作者: 某不知名写手 阅读记录

《过横山》武戏多,排场大,底下就起了一片欢呼。台下又走上来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给大家拱手,乐呵呵地说:“谢谢各位父老乡亲来给殷某贺喜。晚饭做好了,谁饿了渴了,就过去吃啊!”

底下人听了,立马往外走,孟琅和巨尸就给夹在人流中裹出去了。孟琅看向巨尸,问:“要不要凑凑热闹?”

没等巨尸言语,他已经抓着他往人堆里挤了。人流进一个大院,里面摆满了桌子,桌上都是肉,冒着黄灿灿的油,肥腻的肉香探出钩子,勾着人的馋虫。男人一上桌就不再说话,只顾往嘴里塞,女人带着孩子在另一边吃。

孟琅站在院里,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很高兴。这个村庄看起来富实又安宁,他打算今晚就歇在这。一个穿绿袍的男人忽然过来,瞅着他们问:“二位也是来给我孙儿祝贺的?”

“路过罢了,看您家宅院宽敞,想在这借宿一晚。”孟琅从袖子里掏出一把长命锁,说了些祝贺的话。那人脸色稍缓,说:“听口音,你是徐州那边的?”

孟琅一愣,微笑道:“您听得出来我是徐州的?”

“我在那边做过生意,你说话跟那的人一模一样。”那人豪气地说,“来者是客,你们也吃去吧,别站着不好意思。”

孟琅说:“我们吃过了。”

“客气啥!你们这年纪的小伙子我能不知道吗?都能吃下一头牛!”那人把两人往桌上赶,忽地眼睛一亮,喊道,“亲家,来啦?”

殷县令过来了,看见孟琅两人,先是一愣,而后问:“这是......”

“过路的过路的。”那人迎上去,和县令到另一桌去了。一个年轻男人忙过来迎接,喊爹喊爸的,让二人坐了特意空出来的上座。坐在孟琅旁边的人好奇地看着他们,打探道:“你们哪个村的?”

“徐州来的。”

“那远啊!是罗叔的客人?”

“罗叔?”

“怎么?你们不认识他?”

“我们只是路过。”

“那你们可真是赶上了好时候,今儿罗殷办百日宴呢!快吃快吃!”那人大笑,热情地把一碗肉拖到孟琅面前。

盛情难却,孟琅便动了筷子。他飞升后已经许久不吃五谷,吃到这金灿灿的猪肉时不禁想起了还是凡人的时候。虽然徐风成了徐州,却还保留着几百年前的风俗,那就是过年要吃蒸肉,且必是杀了年猪那天蒸肉待客。

那算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孟琅从大清早就盼着杀猪的人来,可真杀猪时心里又觉得怕了,就闭了眼不看,他哥比他胆大,眼睛瞪得老大,好几次都想自己下去试试牛刀。

年岁长些后,孟琅对杀猪不再感兴趣,人家杀猪他就去父亲房间里读书,一直读到晚上才被母亲揪出来,那时候桌上已经摆好了一个大木桶,里面盛满了热气腾腾的黄灿灿的蒸肉......

“你咋不吃啊?”

孟琅以为那人是在问他,却听那人接下来说:“哥们你戴个面具吃啥饭?你傻呀?”

孟琅忙解释道:“他胃不好,吃不得。”

“肉有啥吃不得的咧!”

孟琅笑笑,心里想还是得给巨尸捏张脸,这样下去实在不是办法。

“哥们你也是个秀气人咧!”那人说完了巨尸又掉过头来说孟琅,“吃这么少?姑娘啊?”

孟琅依旧笑笑。巨尸却站了起来,直接往外走。饭桌上的人就笑了:“他恼什么!”

“真不对住。”孟琅怕巨尸闯祸,赶紧追了出去。

另一桌,殷金山自从看见那个道士模样的人,心中便不禁盘算起一些事。他本想吃完饭后去找那个道士,却看见他突然出去了。他想走,亲家的酒却已经递过来,殷金山于是对亲家罗银宝说:“我看之前那两外乡人中有个是道士?”

“是啊,那道士还给了我一把长命锁呢!”罗银宝悄悄对殷金山说,“银的,做工顶好。”

“彩凤跟我说,最近她儿晚上老哭,她怎么哄也没用,正好百岁宴上又来了道士......”

“那得让他们写个禳词啊!”罗银宝顿时紧张起来,这可是他的头孙孙!成器那小子,这么大的事也不跟他说?小儿夜哭魂不守,顶不吉利!

他忙起身找那两人,一眼就瞧见鹤立鸡群的巨尸,正大步往外走,那道士就跟在旁边。罗银宝撵上去喊道:“二位留步!不是说在我这歇下吗?”

那头孟琅还真以为巨尸生气了,追着他说以后还是好好造个头,至少得捏个嘴巴。

巨尸只闷头朝前走。一出院门,两人便看见一个凤冠披霞的女子站在门外,忽地一声唢呐划过夜空,院里有懂曲的人叫起来:“《抬花轿》!谁嫁姑娘了?”殷金山却手一抖,不敢置信地望向唢呐的方向。外面罗银宝终于赶上了孟琅,看到那姑娘时,他脑子嗡地一声,浑身血都凉了。

那女子,罗银宝不认得,那衣服,却是他亲手裁做的嫁衣。

第100章 百日宴(二)

罗银宝站在那,唢呐一声厉响,恰如那天殷家女儿出嫁时一样。那也是个黑沉的夜,却不像今日这般热闹。家家户户都闭了门,罗银宝也关在屋子里不出来。他媳妇缝着衣服,听见声一抬头,说:“是殷家的女儿吧?”

罗银宝抽着水烟,默不作声。媳妇叹道:“作孽哟!”末了又埋怨一声:“她娘也真能狠下心。”

“她能有什么办法?钱财都散尽了,县衙还是不放人。总不能叫两个都死了呀......”

媳妇埋怨地说:“那你也不该给他家做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