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山河之妃出农门(184)
“嫂子。”顾氏拦着不让她说下去,“我们都是一家人,说什么拖累呀。你要是再说,我们可不依了。”
“就是,嫂子,以后可不许再说了。”陶杏儿也板着脸附和。
“好,不说了。”山氏忍着泪水点着头说。
“我身边的这位婢女,懂点医术,如果嫂子信得过的话,不如让她看看。”叶子衿开口。
“那敢情好。”山氏对病情其实并不抱太大的希望,毕竟这些年看过太多的郎中,但身体几乎没有天大的气色。看叶子衿身边的婢女,年纪也不大,又怎么能一下子将她的病治好呢?
“冒犯了。”玉衡坐在小凳子给山氏把了脉,然后问,“如果有笔墨的话,我给你们留一张药方。这位夫人的病不算是大病,按照我开的药方,只要吃了五剂药,就能止住血,如果五剂药还没有完全止住血,那就再多吃两副。吃完了以后,再去叶家村找我,我再给夫人改换一些调养身体药,一月以后,夫人必然和常人一样了。”
“真的?”猛地听到自己的病能治好,山氏惊喜得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给姑娘拿纸笔去。”杏儿欢喜地跑进了屋子里。
“多谢姑娘。”顾氏也不停向叶子衿和玉衡道谢,“大嫂,你的身体马上就要好了,太好了,以后不用再受苦了。”
“娘。”
“娘。”
“妹妹,别跑得太快,小心跌倒了。”从门外进来几个孩子,最小的一个才蹒跚会走路,她一进院子,就蹭蹭地往顾氏身边跑,“大伯母,慧儿今天很乖。”
“好,慧儿真乖。”山氏疼爱地摸摸她的脑袋。
叶苏离见了,沉默地到外面骡车上将篮子提下来,然后将里面的茶叶蛋和点心分给孩子们。
几个孩子都摇了摇头,最小的陶慧儿伸出了手,可是她见哥哥们都不拿,立刻也将小手放在了背后。
陶家的教育真的太好了!
叶子衿对几个孩子不禁也喜欢起来,“嫂子,这些就是带来给孩子当个零嘴吃,你们就让孩子们拿着吧。”
“多谢你,你有心了。过来怎么还带了礼物。”山氏苍白的脸色有些发红,可能是兴奋的缘故,她的精气神看着也好了不少,“叶姑姑让你们接着,你们就拿着吧。”
“谢谢姑姑。”
“谢谢叔叔。”
几个孩子不停向叶子衿和叶苏离道谢。
“不用客气,都是姑姑自己做的。”叶子衿笑着说。
“听杏儿说,你的厨艺了得。这丫头回来,都不知道念叨多少遍了。”顾氏笑着说,“还有,多谢你们上一次送的素油。”
“都是自家做的,别客气。”叶子衿笑着回答。
“我将点心送给祖父尝尝。”最大的男孩子小心翼翼地将蛋收好了。
“我也去。”小一些的两个也没有吃。
“吃吧,篮子里还有不少了,这些留着给你们的祖父吃。”叶子衿笑眯眯到地说。
可能是被叶子衿说中了心思,几个男孩子红着脸跑了。
陶慧儿坐在顾氏的怀里,小口小口吃着茶叶蛋,吃得十分认真。
这番家教,让叶子衿不禁又感慨一番。
“给。”陶杏儿将纸笔递给了玉衡,玉衡连思考都没有,直接写了一张药方递过去,“一日三顿,饭前喝下。”
“多谢姑娘。”陶杏儿再一次向她道谢。
过了一会儿,陶词、陶秋和陶庆仓果然随着孩子们一起回来了。
“叶姑娘,这一次要什么样的缸?”陶词一进门开始询问。
“这一次我们只要坛子,上一次一样大小的坛子,我全要了。”
“全要了,家里可是有好几百个了。”陶秋吃惊地说。
“对,全要了。”叶子衿给了他们一个肯定的答案。
“既然姑娘要的多,我们就算便宜一些。”陶词大方地说。
如果是别的人家,叶子衿或许真的会压价,但陶家人比较实在,上一次就给了自己最低的价格,要是再算便宜的话,陶家赚到的就很少了。
“子衿。”沉默的叶苏离轻轻地拉了拉她的胳膊。
叶子衿噗嗤笑出声,“别人都帮着自己的妹妹,你倒好,不说话就想着胳膊肘往外拐了。”
叶苏离本来就老实,不善言辞,被她这么一调侃,顿时脸色一红。“陶家给的价格已经够低了,再压的话,他们就没有多少利润。”
陶杏儿见他憨憨的模样,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陶词等人也笑了起来。
“陶大哥,你们小本生意本来就不容易,我也不白占你们的便宜。这样吧,按照别家的价格,我再给你们涨一文。”叶子衿笑眯眯报出价格。
“那咋行,你们愿意拉扯我们一把,我们已经感激不尽了。这样,还是按照原来的价格……”陶词激动地说。
“陶大哥,你先听我说完了。”叶子衿笑着解释,“大缸是放在作坊里用的,算我个人掏钱。但这些坛子,我肯定是要收别人的钱。换一句话说,我是在帮别人买坛子。你懂?”
陶词和陶秋被她说的一愣一愣的,这位叶姑娘也太不按常理办事了,谁见过卖酒的人还要算酒坛子的银子?
但叶子衿还就这么任性,“你放心,我亏不了。杏儿姐姐,跟我们一起去玩吧。家里的西红柿熟了,你带一些回来尝尝。”
“好吃。”陶慧儿用几颗新长的小牙啃得十分高兴。
“妹妹别急,我这个也留给你。”陶家另一个男孩心疼地看着陶慧儿说。
叶子衿再一次点点头,陶家能教出这样的孩子出来,人品是真的无可挑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