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山河之妃出农门(183)
老叶家生了一个好孙女,居然还不知足呀。
照着大家看来,叶兰泽这位福星还不如叶子衿好了。
叶老爷子知道村里人是怎么想,也猜到村子里人会在后面议论什么。所以他并不希望叶子衿往家里送东西,但叶子衿偏偏有了好东西,总是不忘记送都老宅子来。
说实在话,老爷子和陈氏对此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不让送吧,叶子衿那丫头的手艺真的是太好了,每一次让他们都能胃口大开。
他们老两口的年纪大了,能多吃一口好东西就是赚到的。送吧,他们又怕坏了叶兰泽的名声。
叶兰泽最近也很拼,天天练习做包子。
说实在话,老爷子和陈氏从开始对叶兰泽充满期待,到这会儿基本上算是死心了。
明明是一样的面粉,到了叶兰泽那丫头手里,不知道为什么就成了一团硬面疙瘩。里面的馅料也变味,每一次老夫妻两个都不敢下口呀。偏偏上一次叶兰泽卖了包子,得了一两银子后,做包子的热情就更高涨了。
害得老两口子都不好开口让她歇着别糟蹋粮食。
“还做包子,能吃死个人了。”叶冰清愤恨不平地嘀咕。她很想去见容峘,可是秦氏和叶禾衣全都拘着她,所以她简直都要气疯了,却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难吃,真难吃。”叶苏春也不高兴。“哼,还是叶子衿那丫头做的东西好吃。”
“如果你再敢到那边要吃的,我让爹和娘打断你的腿。”叶禾衣吓唬他。
“你敢。爹和娘才舍不得打我了。”结果叶苏春一点儿都不害怕。
“子衿姑娘让送过来的。”天枢进了门,直接将东西拿出来放在桌上上,然后盯着陈氏看。
陈氏对他有些犯怵,虽然天枢没有说话,但她明白天枢的意思,赶紧找了碗,将脆饼倒出来了。
天枢将碗放进篮子里,直接走人。
“叶子衿又做了新东西?”叶兰泽从厨房出来,看到桌子上的东西,脸色又委屈又生气。“祖父祖母,我先尝尝。”
说完,她拿起一个脆饼啃起来。
嗯,又脆又香,上面还有芝麻。
陈氏一向疼爱她,有好吃的也是先紧着她。
不过陈氏也心疼老头子,每一次叶兰泽吃着吃着,说是尝尝,就会不知不觉将东西吃光了。陈氏连忙拿了两个脆饼递给了老爷子。
老爷子接过饼子吃起来,然后也拿了一个递给陈氏,“吃吧。”
陈氏知道叶子衿的手艺好,接过一个饼子吃起来,然后开始剥桌子上的茶叶蛋。
“祖父、祖母。”叶苏春站在门前,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桌子上的茶叶蛋。
陈氏叹口气,给他递了一个。
叶苏春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脆饼,发现数量不多,只好叹口气拿着茶叶蛋走了。
过了一会儿,傅氏房中的宝儿也过来了,这是叶家的大重孙子,陈氏还没有发话,叶兰泽已经拿了一个茶叶蛋递过去。
这下,陈氏心里顿时不是滋味了。
“祖母,再等一天吧。听说那丫头今天出新的调料,晚上说不定还能吃到新的菜了。”李嫣然在钱家院子里不愿意离开。
她一开口,几个小姑娘纷纷都附和着。
大家的胃口都被叶子衿养刁了,是真的必须想离开这儿呀。
“也不差这一天半天的,李老夫人,不如在这儿就多等一天。”一个妇人笑着建议。
“那就多等一天吧。”老夫人答应了。
叶子衿吃完早饭以后,用竹篮子包了一些茶叶蛋,又装了一些点心带着。
自己有现成的骡车,方便多了。
顾长运负责赶车,叶苏离还是陪着她。
摇光和玉衡不放心,也默默地陪在了她的身边。
叶子衿也不讲究,直接吩咐上路。
骡车的速度并不比马车慢,很快他们就到了陶家。
“嫂子,还记得我吗?”门是敞开的,山氏坐在院子里,正在低头绣花。
听到声音,山氏抬头发现了叶子衿和叶苏离。
“叶姑娘、叶兄弟,快,里面请。”山氏站起来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叶子衿见她脸色苍白,步子也很漂浮,忍不住叹口气。
“杏儿,叶姑娘和叶兄弟过来了。”山氏喊了一声,屋后并没有传出任何声音。
“你们先坐,我到后面找杏儿去。”山氏不好意思地说。
“嫂子甭客气,我们都是熟人,不讲究。”叶子衿笑眯眯地说。
看到山氏去了后面,她又叹口气摇了摇头。
“这位夫人看气色是气血两虚,面色浮肿、暗黄,脚下轻浮无力,如果没有看错的话,她应该是长期崩漏造成的。”玉衡忽然开口说。
“等会,你能不能帮她看看?”叶子衿问。
“小姐信得过的话,奴婢自然可以一试。”玉衡恭敬地回答。
“子衿。”正说着了,陶杏儿就急冲冲地从屋后跑出来。
接着山氏和顾氏也跟着后面出现了。
“我过来是想再买一些小坛子,你们家里可有?”叶子衿问。
“有,上一次你说过了,所以爹和我哥都忙着做小坛子,后面都摆着几百个了。你要多少?”陶杏儿笑着问。
“全要了。不管多少个,我全要了。”叶子衿笑眯眯地回答。
“真的都要呢?”陶杏儿大吃一惊,“有好几百个了。”
“全要了。”叶子衿笑眯眯地回答。她扭头又看着山氏,“嫂子的气色更加苍白了,身体还是没有见好吗?”
“老毛病了,看了就好了一点儿,但转眼又会复发。这毛病算是好不了了。”山氏听她问起病情,眼睛一下红了,“都怪我,拖累了整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