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山河之妃出农门(623)
“包装是个麻烦事。”叶子衿感叹。
“我给你找。”钱多串拍着胸脯说。
叶子衿摇摇头,“火腿肠因为是熟食,如果放在空气中保存的话,根本存放不了太久的时间就会坏掉。”
“那你打算怎么给郡主送过去?”钱多串反问。
“我正在发愁了。”叶子衿叹口气说。
“十来天的时间的确有点儿短。”钱多串叹气。
“将这种条状的火腿放进密封的坛子里,可以存放一年之久。”容峘慢吞吞地开口。本来他看到叶子衿这么累,根本就不打算出主意。
不过,他实在不忍心看到叶子衿发愁。最后,他到底还是忍不住开口了。
“这个主意好。”叶良禄第一个表示赞同。古代保存东西,很多时候靠的就是罐子。刚才他之所以没有想到,完全是因为被篮子里的火腿给绕住了。
“对,越清王的脑子就是好使。”钱多串也兴奋起来。
叶子衿似笑非笑地看了容峘一眼。
容峘见她看向自己,脸上也多了几分笑容。
可惜叶子衿也只是看了他一眼罢了,一眼过后,再也不看他。
容峘……
这算不算利用完,就不管呢?
“今年赶在过年之前卖出一批,随着火锅底料一起卖吧。来年等河道完工,荒地就可以大面积种植玉米了。而玉米不但人可以果腹,而且还可以当饲料去喂鸡喂猪。到时候只要鼓励大家多养鸡多养猪,后续的肉类产品也就跟得上了。”叶子衿先透露一点儿心里设想的信息。
农业向来被各个朝代的掌权者所重视,毕竟粮食是立国之本。但古人绝对不会重视农副产品的发展。
但她觉得,要想国强,就必须先让民富。
定州一带地域广阔,但山岭却众多。加上人口少,大面积的荒地根本无人耕种,如果光让百姓种植粮食。按照先有的水平,别说这辈子,就是下辈子,普通百姓的日子也甭想好转。
所以,她首立的目标就是带领百姓们,做到农业副业一起抓,让封地上的百姓们尽快地富起来。
而这一切需要时间。
“粮食上缴了赋税以后,根本就不够吃。就算种植玉米以后,谁又会舍得拿去喂鸡喂猪?”马氏感叹一句。
叶家作为最底层的普通百姓,他们最知道百姓们的苦处和想法。
“第一年不够,那第二年和第三年呢?年复一年,只要我们不偷懒,粮食总会有结余。”叶子衿笑起来,“而且等大家分了果苗以后,要是能在其中养了鸡,也算是给家里添了进项不是。”
叶良禄见她对未来十分乐观,也不忍心打击她的积极性,在一旁笑着点头附和,“我闺女说的是,养鸡养猪,也是为家里添了进项,并不是只有出没有进。”
“你就这么说定了。”胖子兴奋得差点儿跑过去拉着叶子衿转圈。
马氏见人都到齐了,立刻吩咐家里的丫头将饭菜端上来。
叶子衿觉得累,晚饭她只吃了半碗,然后就打着哈欠上楼去睡觉了。
容峘其实想和她说会儿话,不过看到叶子衿疲惫的模样,他还是不忍心留下她。
叶子衿是真的很累,她回房后洗漱过后,就躺在床上很快睡下了。
睡熟的她不知道,容峘翻窗进去以后,直接将她收起来的那封信翻出来看了一遍。
“果然是好意。”容峘看完信以后,嘴角挂着残忍的笑容。
为了不让叶子衿发现他小人的行径,他看完信以后,直接将信又放回到了藏起来地方。
读完信,他又掀起床帘,坐在了叶子衿的床边。
床上的叶子衿睡得天昏地暗,半点儿察觉也没有。
冬季里的天色暗,容峘坐在床边,其实他看叶子衿并不是看得很清楚。
但他偏偏就喜欢这种感觉,即便是看不清楚叶子衿的容颜,就是能听到她浅浅的呼吸声,容峘也觉得幸福。
“傻瓜,我说过不会辜负你,不会让人欺负你,怎么就不信我呢?”容峘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地滑过叶子衿的嘴唇。
叶子衿似乎感受到了外来物,撇撇嘴,又翻身向里面睡去了。
容峘苦笑,这丫头还真和他杠上了,就是在睡梦中也和他反着来呀。
他一个人独自坐在床边好久,这才离去了。
翌日,容峘一大早就到了叶家坐等早饭。
钱多串比他来的更早,胖子见到容峘,颇有些得意,“王爷早。”
容峘淡淡地扫了他一眼。
钱多串脸皮已经练得很厚了,他本人认为,他已经算是叶子衿最亲密无间的战友,容峘再厉害,有叶子衿保驾护航,容峘绝对不会打他的主意。
“本王手里有种子,亩产可以接近千斤,你是否有兴趣?”容峘还真没有将钱多串当外人看,不过打不打胖子的主意,可就不好说了。
“越清王在说笑?”钱多串才不信容峘的鬼话了。
钱家几辈人做的都是粮食生意,作为钱家唯一的嫡孙,可以说胖子对各地水稻的产量,简直说了如指掌。
他老爹走南闯北多年,根本就没有见过哪些地方的水稻的产量能达到亩产千斤重的。
“本王需要大块的土地播种,然后留下种子,钱多串,你是否有兴趣?”容峘一点儿也不介意他的态度,继续淡笑着问,“当然,你也可以在其种植甘蔗或者是玉米。”
“单独僻静的地方?”钱多串马上回过神来,敢情越清王是打算拿他当出头鸟?
哼,要是有这样的好事情,越清王会想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