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走的?”
连翘:“好像走了有一个月了。”
姜宓愈发惊讶了。
“一个月?你确定?”
连翘点头:“她们是这样说的,二夫人是在皇上赐婚那日走的。”
姜宓觉得这件事太不对劲儿了。郭氏的娘家是她大嫂管家,她那个大嫂和郭氏不对付,郭氏一向不喜欢回娘家,这一次怎会走了那么久。
“你再去打听一下,务必打听清楚了。”
连翘:“是,夫人。”
连翘没见过郭氏,并不知她有多么厉害,她觉得此刻还有一件事比这件事更重要。
“夫人,方才侯夫人来过了。”
姜宓:“何时来的,你怎么没通报?”
连翘:“刚刚你和世子在屋里时过来的,她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就离开了,走前还让我守在门口,不让人进去。”
姜宓不解:“为何让你守着?”
连翘摇头:“我也不清楚。”
姜宓仔细想了想方才她和盛怀隽在屋里做了什么,好像除了捏肩,并未做别的事,也没说什么话。
突然,姜宓想到了什么,脸上浮现出来不自然的神色。
连翘还没明白过来,继续道:“难道侯夫人突然有事又离开了?咱们要不要去看看?”
姜宓:“不用了,中午吃饭时再过去吧。”
连翘出去后,屋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昨日姜宓睡得早,今早起得晚些,此刻也不困。
不知是不是郭氏不在的缘故,她竟觉得侯府的事情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复杂了。
过了一会儿,刘嬷嬷来了。
“夫人,老刘刚刚传信了,他说您的嫁妆是从桃花巷的一处院子里抬出来的。”
姜宓:“可知是何人放进去的?”
刘嬷嬷摇头:“不知道。”
姜宓拿了些银子递给刘嬷嬷:“再让刘叔去打听打听。”
刘嬷嬷连连拒绝:“夫人给的银子已经很多了,花不完的。”
姜宓硬塞给刘嬷嬷:“给你你就拿着,在外面办事少不得得花些银子的。你也瞧见了,我嫁妆多得很,办差要紧。”
刘嬷嬷想到那近两百台的嫁妆,没再推辞。
“好,老奴明白了。”
因为新妇刚进门,中午时侯府中的主子们一同去了福寿堂用饭。
姜宓没有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直接站在了温夫人身边。
前世一家人也曾在一起吃饭。当时她本来已经坐下了,可不知怎么回事宋氏突然站了起来,主动提出来要服侍郭氏。这件事弄得她尴尬极了,她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后来因为郭氏说了些阴阳怪气的话,温夫人便让她去旁边服侍着。
与其被人叫起来过来服侍,倒不如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权。
姜宓已经做好要在温夫人身边服侍的准备了,结果温夫人却让她坐回自己的座位上。
“你忙了一早上,辛苦了。咱们府没那么多讲究,坐下吃饭吧。”
姜宓怕温夫人只是随口客套一句,于是又说了一遍:“儿媳不累的,还是让儿媳服侍您用饭吧。”
盛怀隽看了姜宓一眼。
他记得前世姜宓也经常在母亲身边服侍。在他小时候,母亲和二婶儿也曾在祖母身边服侍。他一直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直到此刻看着全家人都坐着唯独姜宓站着,他顿时觉得刺眼得很。
“母亲让你坐你便坐吧。”
桌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盛怀隽身上。
盛怀隽:“还不快过来?”
儿子刚成亲就对儿媳这般体贴,真是有了媳妇儿忘了娘,温夫人心里突然有些不是滋味。不过,她也是真心喜欢儿媳,不想让她在旁边站着。
温夫人:“快过去吧。”
温夫人和盛怀隽都开口了,姜宓便回去了。
其实,在盛怀隽开口之前,姜宓就看到温夫人又想开口让她回去了,她能看得出来温夫人是真的没想让她站在旁边。温夫人对她的态度怎么和前世有那么大的不同。
老夫人想说些什么,想到老二媳妇儿,又憋了回去。
老二媳妇儿之前做的事情得罪了老大媳妇儿,又是大孙子将这件事捅出来的,她若此刻说了反对的话,怕是一会儿她要是提出来让老二媳妇儿回来会被反对。
往常温夫人说一句话,要么是郭氏要么是老夫人定然要怼她一句,宋氏也会帮着说一句。今日老夫人安静了,宋氏的婆母不在,她也没敢多说。
这一顿饭竟然吃得出奇地安静。
姜宓觉得屋里的氛围怪极了。
侯府何曾这般安静和谐过,仿佛跟前世的侯府不是一个世界。
等吃过饭,老夫人看向了盛二爷。
“你媳妇儿在娘家待了也有一个月了,如今府中新妇进门,该接她回来了。”
说完,她的目光又滑过了盛怀隽和温夫人。
见他们二人没开口,这才松了一口气。她且再忍忍,等老二媳妇儿回来再说。
盛二爷:“知道了,母亲。”
这一个月没见夫人,他耳边清净了许多,竟不想接她回来了。
两个人说完这句话之后就没再提此事。
吃过饭后,众人在福寿堂坐了一会儿就各自离开了。
第090章 婆媳
出了福寿堂的院子, 温夫人和姜宓走在前面,平北侯和盛怀隽走在后面。
温夫人指着各处为姜宓介绍着:“那边是个花房,以前你祖父在世时找工匠弄的, 后来荒废了几年,我不忍闲置, 又在里面种了些花草。我听怀隽说你对花草有些研究, 你若是喜欢的话以后这里就交给你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