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国旧情,爱连环,恨连环(193)

作者: 让之 阅读记录

樊星讲完了,眼望着江水,像还在回忆,又像在体味自己刚才的尾音:这座少城……

漱玉感到樊星是在体味少城,她唯愿少城能够拴住樊星,拴住东工。遂笑拉着樊星的手道:“少城欢迎你们呀!就是不晓得你们这些稀客、洋客,瞧不瞧得起我们这个土头土脑的小城?”

樊星方回过神来,笑道:“本来嘛,真的是个土头土脑的小城。可是,不是还有个叫姊归的小城么?我想我们若到了姊归,光看它的位置它的房屋,一定也很土。但是有一个人就决定了它的品味,它其实并不土。”

“你说得当然对,姊归出了个大诗人屈原,还土?”

“我说的可不是什么大诗人,而只是一个小女人,但她的名气,比起大诗人也不算小呢!”

“昭君!”

“嘻,懂了吧?这个少城,我刚来也觉得它很土,现在不敢了。”

“懂什么呀?”

“少城也有个小女人呀,真真的是国色天香,就是和昭君比,也不逊色呢。”

漱玉瞅她调皮的神色,似有言外之意,便笑了,道:“哦,你说的是黄帝素女?她只是传说罢了。”

“哼,对于传说,我真的不屑一顾!月白风清之夜,满城中有异香,那并非传说呀!那就算是传说,此时此刻,就有异香,我是真真切切闻到的呢!

“那鼓瑟吹笙,就算是传说,悠扬的洞箫,宛转的歌喉,我也是真真切切听到过的呢!等到她出嫁当了妃子那天,我若也能见到,那就更好了呀!”

漱玉还怔怔地听着。樊星见她仍未开窍,就站起身,笑着凑向她颈项说:“呃,让我闻看,这异香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呀!”

漱玉笑了,跳起来叫道:“樊星,你疯了呀,你乱说!”

伸手去抓她。她俩这是在漱玉家花园的石桌边,石桌上还摆着茶杯和莲心、桂圆几样碟子。

樊星嘻嘻哈哈绕着石桌跑,跳上石桌,漱玉也跳上石桌。后来又钻树丛,攀假山,樊星爬上假山去蹲着,像猴儿一样。

漱玉这才不追了,理着头发说:“哼,我不同你在这里闹了,真要闹,改天我陪你到山坡上去追去闹吧!”

又放低了声音:“下来吧,我妈来了!”

樊星笑道:“你吓我,应该说你爹来了!我又不怕温太太,只怕你爹,你爹真的是个绅士,在和气里边藏有威严!”

漱玉焦急地皱着眉:“我妈她是……唉,不好说,你先下来嘛!”

温太太年龄看上去只像是漱玉的姐姐。樊星对此自然有好奇心,乖乖地下来了。一下来就被漱玉捉住,两人又是一阵疯闹,直到都笑得喘不过气来了,才罢。

她俩住手时不仅头发全乱了,身上粘着花草泥土,连裙子都几乎划破。

这是东工的游校长!

少城的温家是名门望族,祖上在朝廷做过官。

温庆和的祖父是进士出身,历任山东、湖北一带的知县。温庆和的父亲本也欲走科举之路,后来科举被废,才顺应时代的变化潮流,投向了李鸿章的洋务运动。

所以温庆和无论居家、修养和做的事业,也都有亦洋亦中的味道。

温庆和爱登山远足,女儿才四五岁时,他就带着她去郊游。

漱玉的生母早故,后来的继母比她大不了几岁。因漱玉心中没有芥蒂,故年轻继母和她也是很亲热的,竟有点像两姊妹,从不去管束她。

故漱玉的个性能够得到纯天然的成长,她真是心想事成啊,想怎样就怎样,想有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想读个好学校,父亲就送她到上海进了有名的泰西女校。这所由传教士开办的学校,所培养的是中西合璧的新型淑女。这样在泰西女校,她的生活方式来了个逆转,变成了笼中的鸟儿。

学校校规,平时不仅不可走出校门,甚至不可随意站在校门口观望;除寒假三周、暑假六周假期,以及西方圣诞节、复活节之外,寻常事情概不给假。

学生大都是娇生惯养的小姐,但学校执意培养她们简朴的生活习惯:

不准乱花钱;不准佩戴首饰和涂脂抹粉;一年四季包括寒冬都只准盖一床统一的薄棉被,为了保持空气新鲜还不准紧闭窗户;私人的点心,也须集中摆放,到了规定吃点心的时间,才准去吃。

由于规定吃点心的时间很短暂,故时刻一到,女孩子们都匆匆忙忙,狼吞虎咽,所养成的淑女风范在此一刻遭受践踏,也顾不得了。

不过有成效的教育措施总耐人寻味。泰西女校这一套教育并未泯灭学生的个性,相反它的教师和课程设置还是很尊重学生的个性的。

学校有许多选修课,对自然学科、艺术和家政课的内容,学生可以选其所好。

有的学科,教师尽量带学生到室外或到校外去上课。甚至像缝纫和刺绣课,有时也由教师带到野外去上,明媚的风光既陶冶了情趣,还给手上的女红带来了灵感,感觉真是好极了。

再如师生之间吧,学生可以批评老师的错误。

学校聘了文化界的有名人士来校兼课,这些名士中,不修边幅者大有人在。

女学生们会当着面问:“先生,你的指甲长了,写粉笔字会不方便吧?”

“先生,你刚才是走热了吧,现在已经凉了啊!”

对于后一句话,当先生的自然意识得到这是说自己领扣是叉开的,就会赶紧扣好。

漱玉在女校的学业,不仅英文、国文好,而且家政课也好。她在战争即将爆发,父亲专程前往接回她,行色匆匆之际,还记着带回了一架外国牌子的缝纫机。

上一篇:婚后甜心 下一篇:将军且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