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旧情,爱连环,恨连环(251)
其实女社会并无什么礼仪准则方面的规定,连默契的规矩也没有。
是为了显示与“男袍哥”有区别吧?是为了显示出女人味吧?是一种自豪感吧?是为了让丈夫说声好吧?她们就变成这样了。
杜成既接管了清风茶社,就将房屋结构作些改造,将卖大饼的棚子与里面打通,放两张桌子,做了冷酒馆,大饼之外还卖酒和烧腊。
茶社这边,原先有个十六七岁的小茶倌照样做。
杜成买下清风茶社算一件喜事,才过两天,就成了双喜临门。
这天鹿角的佃客汪孝国带个女子兴冲冲走进茶馆,女子三十多岁,制服插支钢笔,看就是个□□人员。
汪孝国指着杜江氏说:“她就是杜勇的妈妈!”
杜成听了跑过来,汪孝国又指着说:“他就是杜成!”
女子满面笑容说:“告诉你们好消息,你们的儿子、女儿找到了,有下落了!”
杜江氏听了瞪眼发着呆,杜成欢喜得跳:“哪里?哪里?他们在哪里?”
汪孝国此前也不晓得女子要说的事,赶快拖条板凳塞在女子屁股后面:“坐坐——我去泡碗茶!”
后面这句对杜成说的。
女子回头说:“不泡不泡,车子在等。”
头又回过来:“先说你们的儿子杜勇,他参加义勇军出征,已经出川了,这是你们全家的光荣!”
与杜成热情握手。
杜成嘴巴打着抖:“光荣!光荣!”
等她说女儿杜芊。
女子自己也有点激动,暂时忘了旁边呆着的杜江氏。又道:“你们女儿杜芊,你现在就可以去接她,跟我一路,下面有汽车。”
金汤街汽车开不进来,车都停在城门洞下面。
清醒过来的杜江氏哭叫:“我也要去!我也要去!”女子忙对着她说:“行行,坐挤一点,你也去!”
杜成笑得像个罗汉,携妻跟女干部走了几步,想起道:“伍子,”伍子是小茶倌的名字,“你就不卖茶了,把铺板上起半边!”汪孝国说:“老哥,我在这里,不关门,照样卖茶!”
爱婴社
这天是爱婴社的月会。
清风茶社进门处的厅较小,进去左拐的厅才大,并有成排的开窗,可以了望城墙外的远方。上午清风茶社转拐处扯起一张贵州蜡染的青布帘子,将里外隔开。
这时喝早茶的鸡皮皱老者、刘二胡子等都还未到,爱婴社会员就陆续来了,来得早的有的是为了早点回去理家。
不久外面也坐了些茶客,其中有的是路过,被这蜡染的青布帘子吸引了,叫杯茶坐在这里,准备打眼睛牙祭。
有个卖花生瓜子的十来岁男孩,挎着个竹篮子,跑进来要去掀帘子。
有茶客叫他:“蒋娃!”
蒋娃回头看一眼。
茶客们嘻笑道:“你来了就朝里面冲?”
“莫管他们,你要进去就进去!”
“你男的女的?里面清一色女社会!”
蒋娃挤鼻子扮个鬼脸,钻进帘子去了。
“哈,你女人嗨袍哥了!”
刘二胡子问来掺开水的杜成。
杜成装成无可奈何的样子,摇头苦笑。
“哈哈,没得啥子,”卖草药的徐福说,“我堂客五十岁了,也想起嗨女袍哥,她无非就是一年多花几个钱。她而且气也少些了,这两年难得摔盆子打碗,哈哈哈!”
有人道:“你好大声音!”
徐福道:“她不是这个会的,她那个叫兰馨社,她在这里面,我敢大声吼?”
杜成方笑道:“不瞒各位说,我一个外乡人,能在这里落脚,还全靠她们,说是叫女社会,帮的忙!”
有人问:“她们的月会,就是吃个茶?”
杜成笑笑。
有个包青头帕的,老婆亦在帘子内,说道:“茶哪里经常吃!这回是茶馆老板娘做东,所以才吃茶。往回起码豆花饭是少不了的。”
徐福笑道:“光是豆花饭?说是月会,一般个两个月才聚一回,光吃素?”
“还要吃酒划拳!”
包青头帕的补充,说毕一下警觉了,吐了吐舌头。
有人笑道:“说漏了嘴——你不要怕,又不是说的现在!”
杜成方笑道:“这回也不是我堂客轮值。是顾老太打的总成。顾老太说听说我的大饼做得好吃,她听得都流口水了,还没有吃过,今天专门来吃我做的大饼,我另外再给她们配点别的,凉粉凉面,猪耳朵这些。”
有个蓄山羊胡须的道:“我听说她们月会,并不光是吃,剥瓜子嚼花生,还有赏花、郊游这些,我堂客都说了几次了,要加入要加入!我说她们还要做啥子善、善事,你拿得出钱来不嘛!”
杜成笑道:“她们叫做慈善,你说做善事也是它。”
包青头帕的道:“这个莫怕,钱多钱少是个意思。”
跟山羊胡须坐一条板凳的人笑道:“哈哈,你叫他莫怕,又不是他要加入!”
对面一人笑道:“你叫他莫怕,他反而怕,他实际就是不想堂客去,怕耍花了心!”
此时帘内已坐了三桌女子。
爱婴社来齐了有五十多人,可就连中元(又叫盂兰盆节)、团年、五月十三单刀会这三次大聚会,也来不齐的。
主要因为中元和单刀会,她们嗨袍哥的丈夫也不在家,家里有老有小,她们如何能够出门?团年虽不一定在年三十,不妨自择个日子,但这段时间,各家都是很忙的。
因此人来得最齐的,只有七月初七这天。
七月初七是啥日子?孙尚香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