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旧情,爱连环,恨连环(258)
记者面狭无肉,钩鼻子,大眼睛有点鼓起。不过二十七八岁,笑起一脸的皱纹。
好在先已拍了几张,就不拍了,干脆向女子走去:“哈罗!我是记者。你从哪里来?让我猜看——嗯,行李一大包,刚毕业的大学生?”
漱玉笑道:“猜对了,你们记者眼睛很厉害。”
“哪个学校?”
“昆明,西南联大。”
“很远哦,那你现在……”
漱玉不语。游、方二人曾说将为她联系沙坪坝一所中学的教职,不知究竟如何。
二画家也走过来了,加上记者,三个都是鬼灵精。
见她迷茫的神情,记者就道:“不要紧,渝州有很多工作的机会。”
长袍画家道:“大胆猜测,应该来接你的人,没有来。你跟我们走就行了!”
伸手去提她的行李。
漱玉忙道:“哦,谢谢你们,我在东工有朋友。我现在来市区,就是想先看一看,炸不垮的陪都的景象,见了你们的壁画,我好感动,我还要去看精神堡垒!”
长袍画家惊讶的口气:“东工?太远了!现在来说……”
话被衬衣画家打断:“中午了,你饿没有?现在先跟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
话又被记者抢去:“哈,不是火锅,也不是大餐,很好吃。吃了饭再说别的,给我们一点面子!”
面对如此热情的三人,漱玉不给面子真说不过去了。她刚点了点头,行李就被记者和长袍画家提在手中了。
衬衣画家手上没捞着,转身帮工友收拾梯子桌子。
记者和长袍画家带漱玉爬上梯坎,穿过城门洞,到了清风茶社,冷酒馆这边坐下。
长袍画家脱了长袍朝凳子上一丢,对杜成道:“五个人。大饼留起的吧?”
杜成笑道:“留起的,两张,够不够?”
“不够吃米凉粉。先来一瓶酒,烧腊——你去看。”
后一句对记者说的。
他便到后面浣洗去了。
小茶倌过来摆了五个茶碗,先冲了三碗。
记者对漱玉笑道:“我叫鲁力。没有请教芳名?”
漱玉笑道:“我叫温漱玉。”
鲁力道:“他两个一个姓林,一个姓丁,是他们请客。”
鲁力到摆放烧腊和卤菜的纱罩前,叫漱玉来看喜欢吃什么,漱玉说都喜欢,他便自己选了几样。
抬头见杜成正看着漱玉在笑,心想这家伙一大把年纪了!
口里道:“老杜,这几样,烧腊鸭子、卤兔、菌干、豆腐干、猪耳朵、花生米,一样都来一盘。”
杜成答应着。
因觉得刚才鲁力的目光带着点嘲讽,便说:“我看这位小姐,要是我女儿没有找到的话,我差点会……就是穿得没这么好看,模样也要差点。”
长袍画家走来听见了,道:“这样说,你女儿……今天我们来了,刚开始画,看见有个女娃儿,穿的素花衣服,一闪过去了,进了城门洞。
“脸没看清楚,梳的独辫,是不是她?是你叫出来看!”
鲁力笑道:“老林,你在梯子上画画,你的眼睛!”
“哈哈,我眼睛长来就是寻找美的!”
杜成笑道:“你说的就是芊芊,难得来,今天刚好来了,跟她娘一路去参加爱婴社的月会,要吃了饭才回来。”
鲁力问:“她也加入了女社会?”
“没有。来了碰上她娘要出门,她娘说不去了,她说去嘛,我陪你,就去了。”
衬衫画家和工友也来了,到伙房洗脸洗手。
鲁力兴致勃勃对长袍画家道:“你这家伙,光看见背影,就寻找到了美!她如果转过身,你恐怕要从梯子上掉下来了!”
“咋个,未必一脸的麻子?”
鲁力把眉头皱起,一脸深沟浅壑,险些对长袍画家动怒。
长袍画家哪管他神色如何,继续道:“哈,对了,你隔两天就跑来买大饼吃,你一定认得她!”
在那次为义勇敢死队饯行的集会上,鲁力初次见到杜芊,便心生叹惋,这样的少女十里八乡找不出第二个!一年后,他去军服厂采访有名的“七仙女”,立刻认出这仙女便是那少女,多好的机会!
可小姑娘“岔生”(怕生),没说几句话,就借口说活堆起的溜了,而由厂长作答。他后来故意留下吃了饭才走,但始终没有再见到她,徒呼奈何。
另外那次是个阴天,他还担心是否自己这副尊容显得老相,他自我感觉自己这张脸,要在晴朗的日子里,才对女性有吸引力。
然后就在不久之前,他在清风茶社才又见到了杜芊,现在一门心思,除了工作之外,就是要把小姑娘追到手了,这当然首先要摸清楚她的情况。
鲁力忍下刚才听长袍画家说小姑娘“一脸麻子”产生的怒气,转向漱玉,微笑道:“杜芊小姐和温小姐,说像也像,说不像也不像。
“说像,是有一种韵味,这与文化程度无关。杜小姐只念过初小,呃呃,她曾经有过一个秀才爸爸!”
长袍画家笑道:“你说得很好,这种韵味,或者是风情,你看容貌还不容易理解,最好是看背影。”
这时工友和衬衫画家来了,在桌子空着的一方坐下。
鲁力对衬衫画家笑道:“老丁,你去坐老林的板凳,让他坐到温小姐背后去!”
“嘻,为啥呀?”
“他爱好看背影。”
漱玉一直笑着,对他们风趣的言谈插不上嘴。她还真想见到杜芊。当听说别人有点像你,都有这种想法吧?想看她长的模样,看她有种什么样的韵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