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东岸来信(50)
“早。”她抿出笑,像往常的每一个早上和他打招呼。
楼津渡抬头看她,视线落到她耳鬓碎发,指了指,“头发乱了。”然后继续盯着锅里火腿,其实心不在焉到锅底散出淡淡焦味。
把碎发别到耳后根,她好心提醒了句:“可以出锅了。”又好奇,“今天怎么没人叫咱们早点名?”
“不好吗。”男人语气淡淡,“你不是说过,早晚有一天要废掉爷爷的规矩。”
“那他们人呢?”
“有事。”
不对劲。雾忱儿很快嗅到怪异。
她低头看了眼手机日期,走到餐桌旁边坐下。
一杯鲜榨橙汁推到她面前,楼津渡问她:“几点的飞机?”
“哦。”她回神,收回手机捧着玻璃杯,“九点,你的票我也买了。”
“需不需要准备什么?”他背对她问。
“不用,人到就好。”
“好。”
之后,再没人开口。
直到飞机落地梧林,天空阴沉沉的散着薄雾,乌云从不远的东边飘来,心情也一下子变得沉重。
而在这种气候的渲染下,祭拜过世的人反而更合适。
她知道,有一辆环城公车可以直达烈士墓园,于是她抓着他衣袖拖他到机场外的公交站台等车。
十五分钟,车迎面而来。
她领他上车,投入四个硬币。
带他坐到后车的两人座,她坐在靠近右窗的位置,冲他拍拍蓝色座椅邀他来坐。
期间,没说一句话。
直到公交车的下一站提示铃响起来,“梧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到了”,三三两两的老人下车,接二连三的大爷大妈刷卡找座,她才在车门关上的同时说:“这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妈怀孕六个月才因为一次训练跌倒发现我的存在,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命硬?”
他不说话。
“没关系。”她笑,“命硬克命,我早就习惯别人用这种眼神看我。”
途中路过一行林荫大道,公车停稳在梧林一中的站台,穿着蓝白校服的学生意气风发地跑上来,抓着车杆面对面地聊着一天趣事,看着她们好像也让她短暂回到在一中上学的那几年,于是笑道:“没想到现在我还会羡慕她们。”
“以前放学,我都是一个人坐在站台等车,车来了排在队伍最后上车,就算有座位空着也不敢坐,拿本英语单词书装模作样地读,其实脑子里想的都是‘什么时候也能有人陪我等车’。”
她看他,眼眶红红地笑:“谢谢你,你是第一个陪我等车的人。”
“雾……”
男人刚想开口安慰却被那群女学生齐哄哄的笑声打断。
她也跟着笑了。
那笑刺眼极了,他有一种很不好很不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下一站是她念的高中,一所管理严格的女子高中,那时的她已经是基地一名功勋傍身的优秀女子兵。
“高考结束第一天,爸妈答应我会放下工作陪我去玩两个月,只是事与愿违,他们死在了回来的游轮上。我不相信他们死了,所以一个人跑到梧林港口等他们回来。从白天等到傍晚,又从傍晚等到第二天日出,我实在太困了,迷迷糊糊晕睡过去,再醒来就在港岛基地了。”
不知不觉,车上只剩他们两人。
而车停靠的站台是梧林基地。那个她生活十八年的地方,承载她十八年回忆的过去。
“不介绍了吗?”楼津渡问。
她只笑笑,摇摇头没话想说。
可当车子开过基地,她摸了摸无名指的戒指,才说:“梧林很好,我更喜欢港城。”
更喜欢,港城的人。
“好了。”她半起身,“终点站到了。”
楼津渡跟着她下车,眼前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墓园。
乌云跟着他们一路飘来,此时终于落下沉默的泪。
“下雨了。”他抬起手掌半悬空在她头顶。
她抬头看了看,然后垂睫,抓住她上空的手牵下来,牵着他,“走吧,我的前半生你都路过了,是时候该看看我以后待的地方了。”
她说的以后,是墓园。
是梧林的墓园。
就算她为港岛基地立下无数功勋,死后她的灵魂仍然只愿意为梧林驻守。
她和他是两个地方的人。
她和他注定不可能有结果。
这是,她带他来回顾她前半生的目的。
“爸妈,好久不见。”
女人跪在地上,笑容宴宴。
看着漫山遍地的墓碑,楼津渡有些喘不上气来。
当他视线落到雾忱儿父母照片时,他只想逃避,一个侧转背对两个墓碑,昨晚预演酝酿的话一个字也没讲出口。
就这样,他听着女人独自和父母叙旧。
眼眶却被雨水打湿,俨然料想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天色渐渐暗下来,雾忱儿带他去到一家餐厅。
是个包厢,她在点餐。
这个时候他已经开始抗拒再和她待在一间房里,借口去洗手间时接到童伯打来的电话。
童伯说,楼府金门出了点事,需要家里所有人配合军事基地的调查,他在外地需要尽快赶回港城,如果不能在今晚十点前到规定的地点签到,则视为承认自己有污点。
挂掉电话,他腰一下子弯了下去,两只手掌抵着水池台子撑着半身的重量,好久好久才抬起颓废的头看着镜子里的眼睛,红得不像样子。
难怪。难怪雾忱儿要在今天带他离开港城。
她早有计划。
他还傻傻沦陷。
用凉水洗了把脸,整理好过分低宕的情绪,他才从洗手间里故作轻松地回到压抑包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