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雀儿(159)
“她什么时候走?”
芬姨不解地看过来。
蒋淑宜浮起掩饰地笑:“这么好的公主,想去送送。”
芬姨摆手,“别想了,朝廷保密着呢。”
蒋淑宜这才反应过来,端王指不定想着搞破坏,朝廷自然不能走漏一点风声。
芬姨举起菜刀,在菜板上一刀剁开猪蹄,笑说:“其实呢,我还听到一种坊间谣传,有人说公主是因为心上人要成亲了,这才心灰意冷远走联姻。”
谁要成亲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蒋淑宜生气
京城。
一处酒楼,二楼靠窗的位置,坐着主仆二人,女子戴着白色帏帽,面前摆着一大桌菜却鲜少动筷。
银翘一直以来,并不愿意带蒋淑宜进京,是因徐清樵对她另有嘱托。
“姑娘,他让我告诉您,不论发生什么都要相信他。”
蒋淑宜淡淡点头,“放心吧银翘,我只是来听一听他要娶的是谁。”
银翘忧心忡忡,也将帏帽戴好,以防被熟人认出来牵扯出姑娘。
酒楼里的消息最是灵通。
有人喝了些酒,便高谈阔论起来。
“你们说,这蒋家的姑娘都是妖精变的不成?蒋淑宜你们记得吧,当初宁国公被她迷得五迷三道,稀里糊涂就滚了床单。”
另一个人纠正:“你还不知道啊,早就澄清了,那是宁国公看上了人家姑娘故意下药。”
“对对,他说得对,人家蒋大姑娘才是受害者,说来惭愧,当初骂她浪荡的还有我一份。”
提起话头那人也不知听没听进去,继续讲:“蒋淑宜也就罢了,现如今蒋晚不过是个瘸腿的,竟然也能勾人,最巧的是竟然也是宁国公府的人。”
清风拂过,水杯晃荡,映衬出蒋淑宜骤然冷却的眉眼。
议论还在继续。
“可不就是,状元郎这样的天之骄子,竟然愿意用护驾之功换来一道赐婚的圣旨,对象还是个瘸女,简直不可思议。”
“真爱吧,没听见京城的小娘子们夜里的哭声吗……哈哈哈……”
蒋淑宜的腿尚未好,被银翘搀扶着下楼。
刚出酒家,便见着一个熟人。
沈黎。
对面是一家首饰铺子,一段时间未见,沈黎面容惨淡了许多。
掌柜客客气气同她解释:“实在不好意思,我们店承接了少师大人业务,这段时间一心替少师大人打造婚典首饰,您要不换一家?”
沈黎勉强一笑,颔首什么也没说。
掌柜进去将门关起来,挂上一块“暂不营业”的字牌。
“换一家?这家是京城里手艺最好的,旁的哪有他家好?”
沈黎听见丫鬟抱怨,也有些不满:“算了,我们哪能跟少师大人争啊?当初瞧着世子爷眼高于顶,手送去的丫头瞧不上,连公主都瞧不上,还以为他会找个多不得了媳妇回来,也不过如此。”
“也就世子爷把那什么蒋晚当个宝,竟然还费心亲自找人又是绣喜服,又是铸首饰。老夫人现在都怄气呢,平日对世子千依百顺的人竟然也为这事红了脸。还有国公爷,找世子谈了不下十次。”
一听提到宁国公,沈黎就想到一桩糟心事,原以为国公只是受了惊吓暂时不行,没想到一直都没有起色。
若再这么下去,她可不保证还会待在国公府里。
至于国公夫人的位置,以前是个香饽饽,现在反倒成了枷锁,想到国公她就心烦,没了心思继续闲逛。
“算了,回去叫那几个姨娘唱个曲好了,反正后院现在闲得长草。”
等她们上了马车,蒋淑宜也上了马车。
银翘小心翼翼看姑娘的反应,也不知道徐清樵到底搞哪出,“姑娘,要不要我去问问阿牛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蒋淑宜起初确实很愤怒,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后来冷静下来,便能想通,徐清樵绝不会喜欢上蒋晚,至于答案,迟早会揭晓。
当下……
“我想去看看外婆。”
外婆被埋在祖坟,那里除了外婆,还有娘亲。
荒山野岭之地,马车上不去,蒋淑宜被银翘扶着慢腾腾走。
新坟是外婆的,迁过来没有多久,旧墓是娘亲的,老槐树长得亭亭如盖。
“咦,怎么会两盆花,谁放的?”
蒋淑宜呢喃:“兰生幽谷无人识……”脑海里浮现出深宫那位的模样,她笑着摇摇头,怎么可能。
凭吊完外婆和娘亲,蒋淑宜便带着银翘下山。
出城时,恰好遇见宫门口严查细作,排起了长队。
银翘担忧道:“姑娘,我们不会被发现吧……”
蒋淑宜点她额头,“瞧你说的,你该不会真是细作吧。”
“姑娘还有心思说笑呢?人家还不是看您好不容易脱离苦海,不想您再回去宁国公府。”
“说的也是,谁想回那样的缭墙重院,找个机会,我就叫徐清樵把安儿给我还回来,咱们找个乡野之地生活也不错。”
正说着,外边传来一阵马蹄声,便听见土兵齐刷刷喊:“江小将军。”
透过窗缝隙,马背上的将军神采奕奕,铠甲银光生辉,如今贵不可挡的功臣之将早已不是当初的情场失意人。
江枫吩咐城防营:“继续加强排查,一个奸细也不可放过。”
“是!”
鹰隼目光扫过长队,蒋淑宜连忙放下马车木窗。
“哐哐”两声,外面有人用力敲响马车,土兵斥喊:“出来接受检查。”
蒋淑宜和银翘赶紧戴上帏帽,才夹着嗓子答喊:“我们是未出阁的女子,不能抛头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