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小娘子和泥腿子(91)
之后,还有人说,看到两道人影冲进了西陵城,救下了奄奄一息的男子。
有人听闻,其中有位女子,哭得梨花带雨,脚踩胡人头颅,疯疯癫癫,恍若女鬼。
“你看错了,那人明明死了。”
“你才看错了,哪有女人胆敢对胡人下手。”
“是你看错了!”
……
那夜,侥幸活下来的百姓们众说纷纭。
西陵的百姓们也在时隔七年之后,惨遭胡人的烧伤抢劫。
第48章
几百名将士在军营西边操练, 刀剑“哐当!”经久不消。
有人步伐轻快穿过军营,来到军营后方,见到大锅里熬好了栗粥荠菜, 不免一惊喜,向掌厨的许大娘要了一碗热腾腾的栗粥荠菜。
许大娘朝她一笑, “你又给你家里的兄长送饭。”
褐色瓷碗装满了一大碗,江秋儿喜笑颜开颔首, “嗯。”
之后, 江秋儿穿过手持刀枪,镇守军营的将士,一路往东,来到搭建好的一顶毡帐,掀开布帘, 一眼看到趴在床边咳嗽不已的人。
“崔时, 你怎么了?”她焦急地将栗子放在一张用石头堆砌的桌上,小心翼翼地拍着他的后背, 想要搀扶他回到床上。
“不必。”崔时气若悬丝,全身瘦削, 脸颊消瘦可怕, 踉踉跄跄想要推开江秋儿,手一挥舞, 轻而易举被拦下。
“好了,你身子还未好,好好躺下,我从许大娘那里要来一碗栗粥, 你填饱一下肚子,之后喝点药, 歇息一番。”江秋儿从未这般好脾气过,若不是那夜实在是惊心动魄。
一下子磨平了她的性子。
崔时闻言,却猛然攥紧江秋儿的皓腕,颤抖地仰起头,昔日芝兰玉树的世家郎君,如今双目蒙上白纱,状若恶鬼附身,语气刻薄。
“阿秋,我已成为残疾,为何要活下去。”
“你可知那夜百姓血泪盈襟,我却无力为天,那群胡人该死!该死!”崔时疯疯癫癫大喊,俨然那夜,在他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
连同良好的教养,都付诸东流。
他满心悲愤,一合眼,便是百姓们绝望悲鸣,还有祖父对自己说过的话。
世家子弟享荣华富贵,视天下百姓为蝼蚁。而他也是世家子弟,汲取百姓的血肉,成为受人赞誉的君子。
真恶心。
他如此厌恶自己的身份,也在那夜,举起长剑,护住那些黎民百姓。
崔时知道,仅凭一己之力,无法保护住所有的百姓,但,只要能护住一人,便可。
他所愿不多,仅仅秉持能救一人便可。崔时将个人安危抛之脑后,举起手中的长剑,行君子之道。
在胡人用刀剑刺入胸膛的一刹那,崔时庆幸江秋儿不在,不然她就要成为寡妇。
然而,他不知江秋儿与赵蛮子会忽然出现在他的跟前,冒着死亡的危险,不惧胡人的攻势,强行将她救下。
阿秋是个瘦弱的女子,却在那夜哭得梨花带雨,一脚踹开了其中受伤的胡人,踩着鲜血,向他飞扑而来。
他以为是黄粱一梦,毕竟阿秋不过是个弱女子,怎么会踹开胡人,甚至还咬着牙,泪流满面地背着他逃亡。
那夜,赵蛮子为他们开路,凭一身蛮力,为他们闯出一条生路。
那夜,阿秋潸然泪下,背着他一路在夜色中穿行。
他们身上的血很多,已经分不清是谁的。
崔时恍恍惚惚地想着是做梦吗?耳畔却传来阿秋的哭诉声,“崔时,你莫要睡,对不起,是我不该跟他私奔。”
阿秋的哭声掺杂漫天的悲痛,崔时想要伸出手安抚阿秋。
“若是你在,我也会出去殊死一搏。”他做不到对百姓铁石心肠,做不到视若无睹。
渐渐地,崔时听不见阿秋的哭声,恍惚间,他梦到了幼年,自己兀自一人在书斋听着师父的教诲。
“君子以何立身。”
“君子应当以身作则。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
……
崔时自始至终,都没想过,自己能活下来,尤其是醒来发觉自己被救下来,双目失明,悲痛万分。
他不是因双目失明而痛苦,而是成为阿秋他们的累赘才痛苦。
乱世动荡不安,他们怎么能带着一个残疾的人行路。
崔时悲愤,忘却平日的教养,尖酸刻薄,妄图他们能够流露嫌弃,扔下自己。
可他越这般,阿秋他们越是不忍。
眼下亦是。
当他试图想要摔碗,推开阿秋,想要变成疯子,妄图阿秋能生气。
倏然,阿秋抱住了他,肩膀湿润了一片,崔时顿时坐立难安,茫然无措看向泪流满面的她。
“对不起,崔时。”江秋儿一直以为那夜是自己冲动,才会令他半夜逃出崔府来寻自己,谁知惨遭胡人的迫害。
崔时向她澄清,并将原委告知她。
江秋儿却一直以为是崔时安慰自己说的谎话,潸然涕下。
崔手脚慌忙,轻声道:“阿秋,这一切都不是你的错。”说罢,示弱地道:“我饿了。”
江秋儿这才抹了抹泪水,双眼微红地为他舀粥。
一时之间,毡帐寂静无声,唯有搅动栗粥时的窸窣声传来。
半晌,江秋儿将碗置于一旁,扶他躺下,“赵蛮子白日要去与那些将士一同操练,顾不上我们,我在军中会一点医术,平日除却给受伤的将士上药,我都会来照看你。”
那夜,他们想要向秦老道别,谁知撞见胡人进城,因担心秦老,他们小心翼翼闯入城中,却见崔时几乎要被胡人杀死,于是他们冒死将崔时救出来后,躲在了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