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折竹碎玉(40)

一进门先看到了跌坐在地的公主,艳丽的石榴裙铺散开来,犹如盛放的红梅;而负手站在一侧的是自家长公子,冷着脸,犹如覆了层冰雪。

南雁跟在崔夫人身侧伺候,常见崔循。

在她的印象之中,这位长公子从来都是温和从容,未曾有过失态,更不会如现在这般才对。

崔循见她愣在原地,冷声道:“扶公主起身。”

南雁回过神,惊疑不定地放了茶点,上前扶萧窈。

“再知会松风,令他请家中医师来……”

“不必这么麻烦,”萧窈打断崔循的吩咐,在南雁的搀扶下起身,向她道,“扶我下楼,随行的内侍中有懂医术的。”

南雁正要依言照办,却又听长公子道:“伤势未知,不宜贸然挪动,传那内侍来查看。”

萧窈反驳:“我自己的伤,自己心中有数。算不得什么大毛病,用跌打损伤的药酒推开即可……”

南雁站在两人中间,左右为难,最后还是看向崔循。

“公主若真心中有数,眼下便不至于此了。”崔循瞥了眼南雁,“出门去问随长公主来的人,谁是懂医术的。”

南雁诺诺,扶着萧窈在屏风隔出的内室坐了,忙不迭地下了楼。

萧窈稍稍挪动,崔循的视线便扫了过来,倒像是她又要做什么危险的事情一样。

萧窈勾了勾唇:“少卿这般,倒像是对我在意极了。”

崔循这回却并没被她作弄到,冷漠道:“距元日祭礼不足五日,公主可曾想过,若这伤养不好,届时如何站上半日?”

萧窈便不说话了。

屈黎匆匆赶来时,房中一片死寂,两人之间的气氛比这时节还要冷上几分。

他在萧窈身侧单膝跪了,欲查看伤处。

略一犹豫,还是先向崔循躬身道:“还请少卿暂且回避。”

这样的事情原本不必提醒,崔循自己就该意识到的。只是他分了心神,经内侍提醒后才反应过来,随即离开。

隔着扇屏风,自是什么都看不到。

崔循也没想过要看,在窗边站了,垂眸望向庭院中的翠竹,耳边却还是能清晰地听到萧窈的声音。

她似是吸了口气,小声道:“疼……”

“还好,未曾伤及筋骨。用药酒推开瘀处,静养三五日,便无碍。”内侍蔼声道,“公主还是当仔细些,若不然长公主见了,岂不心疼?”

这厢正说着,萧斐已得了消息下楼,就连崔夫人也一并前来。

“长公主,”崔循颔首问候,向自家病弱的母亲迎了两步,“母亲慢些。”

崔夫人扶着他的小臂,问南雁:“好好的,公主怎么就伤着了?”

出事时南雁压根不在场,自然答不上来,面露难色。

崔循正要解释,萧窈已经抢先答了:“是我自己不小心,与旁人不相干的……”

她已穿好鞋袜,放了裙摆,由内侍搀扶着一瘸一拐地出来:“是我贪看高处那张琴,又不够仔细,才会如此,叫夫人见笑了。”

萧斐抬手在她额上点了下,半是纵容半是无奈:“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同少时那般毛手毛脚,叫人忧心。”

“是我不好,”萧窈攥着她的衣袖,撒娇道,“姑母不要同我生气。”

崔循冷眼旁观,发现她在长公主面前认错认得十分顺遂,软着声音讨饶时,更是乖巧懂事。

全然看不出方才一句又一句顶回来,同他针锋相对的架势。

“公主说的想是绿绮琴。”崔夫人面露犹豫之色,看向身侧的崔循,“若未曾记岔,这琴是你昔年所得……”

崔循看出母亲的用意,低声道:“公主既喜欢,送予她也无妨。”

萧窈连忙摇头:“我只是随意看看,实在无需如此。何况,我如今能弹的只那么几支曲子,这样的好琴落在我手里也是蒙尘,还是不夺长公子所爱。”

崔夫人微怔,见她这般急切不似推辞作伪,想了想,当下便没勉强。

“时辰不早,已打扰夫人这么久,还是不再叨扰。”萧斐笑道,“等年后夫人生辰,再登门拜会。”

崔夫人含笑应了。

她缠绵病榻数年,精力本就不济,正因此,这些年世家间的往来宴饮甚少出席。

如今见萧斐,心中虽高兴,身体却已渐渐疲累。

便向崔循道:“代我送送长公主。”

崔循颔首:“是。”

萧窈腿脚不便,原该健妇或是内侍抱她下楼,崔循正要吩咐,却只见她已经扶着扶栏,一级一级单脚跳了下去。

身姿轻盈,裙袂飞扬。

萧斐扶了扶额,到底还是没忍住笑道:“窈窈就这么个性子,虽出格了些,但如你阿母所言,确也率真可爱。”

这话崔循不便接。

无论说是,又或不是,都不那么妥当,便只道:“长公主请。”

萧斐先行,不疾不徐道:“方才与夫人闲聊,听她提及长公子的亲事,请我代为参谋……不知长公子可有属意哪家闺秀?”

操心崔循婚事的人不少,沾亲带故的长辈见了,总难免要问上两句。萧斐似是如她们一般,不经意间随口问上一句,却又似是意有所指。

崔循垂眼,掩去眸中的情绪,缓缓道:“此事自该由家中长辈决断。”

萧斐轻笑了声,向出门的萧窈道:“窈窈慢些。”

而后才回头看崔循:“就到此吧,长公子不必再送。”

崔循依旧还是送出门外,直到回宫的马车驶离幽篁居,这才又上楼去见崔夫人。

崔夫人已叫人另换了他平素喝的茶,小炉上煮着的水渐渐沸腾,热汽氤氲。

上一篇:扇子的自我修养 下一篇:游刃